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浅析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是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有力措施和主要抓手。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是学校礼仪教育评估的主要内容,明晰其重要意义和作用,遵循主要评估原则,形成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文明礼仪;学生礼仪规范;评估
  随着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广泛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礼仪规范的评估问题,以分析和检测礼仪教育的实际状况,促进学校礼仪教育扎实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着重强调,文明礼仪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工作要遵循这一基本要求,形成一整套科学、客观、准确、可行的学生礼仪规范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克服当前礼仪教育中形式主义及“一阵风”的倾向,推动学生将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以保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
  1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受教育的主体是中小学学生群体,对于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评估重点也就是学生礼仪规范实际状况的检测、诊断和评价。所谓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是对学生礼仪规范状况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礼仪教育发展程度做出评判,以达到增强学校礼仪教育实效的过程。在各类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大力提升学生礼仪素质的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信息,把握学生礼仪规范的实际状况,从而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开展提供规划部署和实践指导。因此,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是促进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评价和检测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归根到底要看文明礼仪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要看礼仪教育活动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礼仪素质养成的目标方向发展或转变。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对文明礼仪教育有着诊断作用,能发现学生礼仪素养的进步和亮点,也发现存在问题,又有鉴定作用,衡量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处于什么水平,通过评估梳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路和措施;还有促进作用,通过评估给予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反馈和改进,有力地促进学生礼仪素质和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对促进学校德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学生礼仪素质养成是学校德育的起点和基础,礼仪素质是学生品德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礼仪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贯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是从一个侧面对学校德育的评估,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重要参考,有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理清文明礼仪教育思路,增强学校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的主要原则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是在一定学校核心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手段,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相关信息,对学生礼仪规范实际状况作出判断和评价的过程。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礼仪评估的主要原则,以构建评估目标,明确评估标准,选定评估项目,形成评估指标体系。
  2.1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的方向性原则
  评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就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中学生礼仪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考察、评价,不应以评估结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而应注重评估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在诊断问题的同时,进行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个人和学校提出建设性的发展方案和对策建议,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方向,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发展”的评估目的。
  2.2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的科学性原则
  评估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来进行,既要遵照文明礼仪教育的指导思想确定评估标准,又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选择评估项目和评估方法。探索如何依据礼仪教育相应的理论将学校礼仪规范践行分解成不同的行为变量,如何设计各维度的观测点和观测指标,发现学生外显行为背后的礼仪涵义,反映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求真状态。如收集评估数据兼用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即定量分析以问卷调查和量表统计为基础,再将实际的现场观测和访谈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从而获得较为科学、客观和真实的评估结果。
  2.3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的全面性原则
  学生礼仪规范实际状况,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评估工作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兼顾到学生礼仪规范状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在评估标准上,既要看个人仪表仪容状态,又要评析各种交往礼仪,还要观测公共礼仪表现;在评估方式方法上,既要进行静态系统的礼仪项目评价,又要开展动态随机的礼仪表现抽测,等等。学生礼仪规范评估,要做到综合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与相互评估、组织评估相结合,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终极性评估相结合。
  2.4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的可行性原则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标准的确定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评估项目设计要有整体性、可测性、同层次指标相互独立和可比性。评估标准要体现评估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使之更加明确和细化,并能为全体师生所认可和接受。在评估标准确定前期,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各校师生以及专业相关人士,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尽可能列出与目标相关的所有项目指标;在评估标准确定后期,要根据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实情选择和甄别项目指标,以更有利于操作、方便实施。学生礼仪规范评估项目及标准,应更多反映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际的共同特征,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指标体系
  3.1 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评估和随机评估两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反映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礼仪规范状况。基础评估和随机评估,可结合具体学校结合起来进行实际操作。
  基础评估:由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项目分值5分,评估分为ABC三个等级。
  随机评估:由10个一级指标测试题组成,每个指标项目分值若干,评估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3.2 评估项目内涵与标准
  3.2.1 基础评估
  一级指标:①仪容仪表(25分);②言谈举止(25分);③道德修养(25分);④礼貌交际(25分)。
  (1)二级指标:①衣着整洁、朴实、大方(5分)。②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5分)。③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衣着不过于暴露(5分)。④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5分)。⑤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5分)。
  (2)二级指标:①会使用礼貌用语和基本体态语言(5分)。②在学校、公共场所讲普通话。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5分)。③不骂人,不说脏话,不说谎话,不大喊大叫。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5分)。④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不追逐打闹,不打架(5分)。⑤认识交通标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5分)。
  (3)二级指标:①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5分)。②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出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5分)。③爱护环境,自觉保持教室及公共区域的整洁、卫生(5分)。④不到处写画涂抹、不乱抛、乱扔、乱吐,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5分)。⑤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路(5分)。
  (4)二级指标:①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对长辈、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5分)。②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学会悦纳他人,宽以待人(5分)。③守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按时做到,不随便承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5分)。④拜访亲友,选择适当时间,穿戴整洁,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不可随便动主人家贵重的东西,离开时要郑重其事地告别(5分)。⑤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5分)。
  3.2.2 随机评估
  根据具体现象随机评估,十项内容如下:
  (1)学生的仪容仪表。
  (2)课间休息。
  (3)下课放学上下楼梯。
  (4)学生进老师办公室。
  (5)学生在图书馆自习。
  (6)学生在食堂打饭。
  (7)学生看到地上有杂物或垃圾。
  (8)人多拥挤不小心踩到学生脚。
  (9)学生在走廊看到老师书掉在地上。
  (10)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是是否打招呼。
  3.2.3 评估方法
  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基础评估和随机评估分别进行。基础评估和随机评估分为优良(A)、合格(B)、不合格(C)三个等级。其中基础评估总分100分、共分20个评估单项,根据个人表现,逐项进行评估。基础评分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班级组织互评和组评。随机评估由评估小组组织实施,并设定统一分值。记分方法:总评分=(互评分+考评小组)优良80%—100%、合格60%—79%、不合格59%以下,按一定权重汇总基础评估和随机评估测评成绩,以确定学生礼仪规范评估分值或等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Z].[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0(12).
  [2]陈耀玲.学校文化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
  [3]陈化文.高职高专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估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理论,2011(02).
  [4]龚展.基于绩效评估战略的大学生礼仪教育水平提升研究[J].吉首大学学校(社会科学版),2011(03).
  [5]张东娇.王颖.学校文化评估:主体.模型与工具[J].教育科学,2012(08).
  作者简介
  高秀梅(1974-),女,汉族,现为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
  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其他文献
摘要 大型仪器设备是科研单位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也是科研单位综合实力的体现。加强仪器管理与维护,提高仪器利用率已成为当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实验室运作绩效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实验室;大型器;管理与维护;运作绩效  中图分类号 S-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5-12788-03  随着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
本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组成,着重介绍了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性能特点、内部结构、测温原理及其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
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设置偏少、校外实习基地短缺及实践导师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实践能力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消除高密度椒盐噪声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充分利用了直方图在受椒盐噪声污染前后形状基本不变的稳健特性。通过计算相邻灰阶直方图的差得直方图梯度,并据此界定噪声范围,确定噪声点。对噪声点,结合图像直方图和图像局部相关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噪声判别及噪声滤除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试验需要,采用迭代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滤波效果。试验表明,本算法对椒盐噪声特别是高噪声率
土木工程测量中,有效数字在数据处理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些细节方面尤为值得注意。本文从基本入手,对有效数字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然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处于弱势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难中之难。本文在分析女大学生就业艰难成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