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不断地深入,当下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而言,通常是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素养,这些能力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之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第一个方面是从化学实验核心素养以及基于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进行分析,第二个方面阐述阻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原因,第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对高中化学实验核心素养培养途径进行概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核心素养 意义 策略
新课程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得当下的教育界迎来了重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逐步浮现。当下的教育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强调教师在传递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高中化学这门课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一种方法。同时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更有利于落实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加强探究核心素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的方法。
一、化学实验核心素养以及基于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所提出的一个学科教育目标,其具体是指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能力。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包含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变化的观念以及科学的态度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部分,属于化学科目的实践活动。该实践活动中的核心素养是指对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对方法的明确、科学性思维以及探究的精神等各项素养。其中创新素养以及合作素养等是实验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且会影响到个人未来的发展[1]。
(二)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实验课堂中学生探究的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化学方程式的由来,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并不会让学生参与。往往是教师在讲台前操作,学生观看教师的整个实验操作环节,甚至代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进行阐述,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参与整个实验环节。久而久之,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也逐步降低。将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参与到探究环节,对实验的现象及时地进行观察猜测。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也会被调动,对于实验课堂的兴趣也会逐步提升。
2.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每一个学科都会具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要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无论是实验的开展,探究、观察还是总结,都应该由学生为主体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逐步突出,核心素养也开始形成。
3.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化学科目中学习的能力
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化学实验科目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操作环节主动思考、分析、探究以及总结,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2]。
二、阻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跟上时代的步伐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提出之前,我国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中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学习并记忆,课后练习,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新课改提出之后,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进,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转变。加之课堂时间较短,教师无法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这也导致化学实验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开展为主,这必然会影响了化学实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有些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但是在讓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所提出的化学实验步骤为主,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动性、创新性。一味地按照老师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实际上就是重复实验步骤。加之教师未融入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等模式,让学生互动和探讨,往往学生脱离课堂之后,对于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果就忘得一干二净。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实验进行探究和分析[3]。
(三)学生对化学实验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压力较大,每天需要面临多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由于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难以发挥出主动性。加之长期以来学生都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也使得学生化学实验课堂的参与度不高,一味地等待教师分析和归纳。
三、高中化学实验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如若学生对某项事物缺乏兴趣,在学习该项事务时,效果必然会很差。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时,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鼓励学生发现、分析、提出并解决问题。就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很多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已学习某些物质的特性。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一系列的猜想,在猜想的引导之下,便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如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水解的应用》涉及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水中所包含的杂质、生活用水的处理方法、能够用盐类的水解反应对水处理工艺进行解释。在这节课中,会涉及污水处理的一些化学方法以及原理。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出天然水,引导学生回答天然水中有哪些杂质?如果想要对其进行净化,要怎么处理呢?学生:先将水中的固体杂质以及悬浮物处理,再消毒,除去异味。接着教师继续引导,那么同学们认为水中的悬浮物该如何处理呢?除杂试剂中最常有的就是混凝剂了,比如像铁盐、铝盐等。此时根据问题的引导,有学生提出采用硫酸铝进行净水,接下去就是对实验操作需要使用的工具、实验可能产生的结果、实验的依据进行思考。整个实验的过程是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方式循序渐进开展,在无形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4]。 (二)基于实现现象,引导学生对实验深度分析
高中是学生学业最为紧张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每天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但在化学这门课程上,所安排的时间并不多,任务又比较紧,所以不可能每节课堂都让学生自主对实验进行探究。基于此,教师就要充分的把握课堂的时间,尤其是要注重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提升学生对实验深度分析的能力,继而掌握化学相关原理。例如在学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中关于氯碱工业生产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对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设备、流程等进行了解,还涉及粗盐的精制。在进行粗盐的精制实验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所需要使用的器材,实验的步骤。如在精制食盐水的过程中,加入NaOH、BaCl2、Na2CO3,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的现象,并分析每个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加入药品的顺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挑选学生回答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目的,提升学生对整个实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化学课堂中,除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之外,让学生开展分組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器材以及实验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建小组合作。通过小组的力量,对实验进行改进、完善,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工具、步骤等严格进行规划,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与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氯气的制取与性质》这一内容时,可用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洁厕灵与漂白液来代替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构建实验活动,验证氯气制取的原理。在小组中,每一名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如一名成员检验装置是否合理,一名同学进行实验操作,一名同学观察并记录整个过程,还有一名同学对整个过程进行汇报。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的思考,提出自身对实验的见解,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实验过程。教师再通过班级展示的方式,了解学生探究的思想,最终进行总结。整个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5]。
(四)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提升学生的反思以及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一些实验的方程式和现象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去理解、分析。虽然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手操作实验的次数不多,但是无论是多媒体进行实验展示,还是教师演示,都是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的一种方式。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回顾,包含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运用的原理、装置、现象以及是否存在可优化的部分。可以从实验的操作是否简便、是否会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等多种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优化,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反思以及实验创新能力。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课堂学习的兴趣,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也可以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实验深度分析。抑或是融入小组合作,对实验进行开展,提升学生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最后通过对实验的回顾,提升学生的反思以及创造能力,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1):27.
[2]吴渊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9.
[3]栗艳菲.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34.
[4]张敏.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2020(10):28.
[5]张醒,马荣华.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J].山东化工,2020(10):214.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核心素养 意义 策略
新课程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得当下的教育界迎来了重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逐步浮现。当下的教育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强调教师在传递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高中化学这门课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一种方法。同时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更有利于落实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加强探究核心素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的方法。
一、化学实验核心素养以及基于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所提出的一个学科教育目标,其具体是指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能力。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包含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变化的观念以及科学的态度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部分,属于化学科目的实践活动。该实践活动中的核心素养是指对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对方法的明确、科学性思维以及探究的精神等各项素养。其中创新素养以及合作素养等是实验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且会影响到个人未来的发展[1]。
(二)高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实验课堂中学生探究的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化学方程式的由来,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并不会让学生参与。往往是教师在讲台前操作,学生观看教师的整个实验操作环节,甚至代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进行阐述,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参与整个实验环节。久而久之,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也逐步降低。将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参与到探究环节,对实验的现象及时地进行观察猜测。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也会被调动,对于实验课堂的兴趣也会逐步提升。
2.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每一个学科都会具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要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无论是实验的开展,探究、观察还是总结,都应该由学生为主体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逐步突出,核心素养也开始形成。
3.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化学科目中学习的能力
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化学实验科目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操作环节主动思考、分析、探究以及总结,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2]。
二、阻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跟上时代的步伐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提出之前,我国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中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学习并记忆,课后练习,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新课改提出之后,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进,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转变。加之课堂时间较短,教师无法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这也导致化学实验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开展为主,这必然会影响了化学实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有些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但是在讓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所提出的化学实验步骤为主,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动性、创新性。一味地按照老师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实际上就是重复实验步骤。加之教师未融入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等模式,让学生互动和探讨,往往学生脱离课堂之后,对于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果就忘得一干二净。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实验进行探究和分析[3]。
(三)学生对化学实验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压力较大,每天需要面临多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由于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难以发挥出主动性。加之长期以来学生都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也使得学生化学实验课堂的参与度不高,一味地等待教师分析和归纳。
三、高中化学实验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如若学生对某项事物缺乏兴趣,在学习该项事务时,效果必然会很差。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时,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鼓励学生发现、分析、提出并解决问题。就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很多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已学习某些物质的特性。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一系列的猜想,在猜想的引导之下,便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如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水解的应用》涉及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水中所包含的杂质、生活用水的处理方法、能够用盐类的水解反应对水处理工艺进行解释。在这节课中,会涉及污水处理的一些化学方法以及原理。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出天然水,引导学生回答天然水中有哪些杂质?如果想要对其进行净化,要怎么处理呢?学生:先将水中的固体杂质以及悬浮物处理,再消毒,除去异味。接着教师继续引导,那么同学们认为水中的悬浮物该如何处理呢?除杂试剂中最常有的就是混凝剂了,比如像铁盐、铝盐等。此时根据问题的引导,有学生提出采用硫酸铝进行净水,接下去就是对实验操作需要使用的工具、实验可能产生的结果、实验的依据进行思考。整个实验的过程是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方式循序渐进开展,在无形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4]。 (二)基于实现现象,引导学生对实验深度分析
高中是学生学业最为紧张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每天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但在化学这门课程上,所安排的时间并不多,任务又比较紧,所以不可能每节课堂都让学生自主对实验进行探究。基于此,教师就要充分的把握课堂的时间,尤其是要注重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提升学生对实验深度分析的能力,继而掌握化学相关原理。例如在学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中关于氯碱工业生产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对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设备、流程等进行了解,还涉及粗盐的精制。在进行粗盐的精制实验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所需要使用的器材,实验的步骤。如在精制食盐水的过程中,加入NaOH、BaCl2、Na2CO3,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的现象,并分析每个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加入药品的顺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挑选学生回答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目的,提升学生对整个实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化学课堂中,除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之外,让学生开展分組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器材以及实验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建小组合作。通过小组的力量,对实验进行改进、完善,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工具、步骤等严格进行规划,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与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氯气的制取与性质》这一内容时,可用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洁厕灵与漂白液来代替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构建实验活动,验证氯气制取的原理。在小组中,每一名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如一名成员检验装置是否合理,一名同学进行实验操作,一名同学观察并记录整个过程,还有一名同学对整个过程进行汇报。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的思考,提出自身对实验的见解,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实验过程。教师再通过班级展示的方式,了解学生探究的思想,最终进行总结。整个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5]。
(四)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提升学生的反思以及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一些实验的方程式和现象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去理解、分析。虽然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手操作实验的次数不多,但是无论是多媒体进行实验展示,还是教师演示,都是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的一种方式。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回顾,包含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运用的原理、装置、现象以及是否存在可优化的部分。可以从实验的操作是否简便、是否会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等多种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优化,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反思以及实验创新能力。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课堂学习的兴趣,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也可以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实验深度分析。抑或是融入小组合作,对实验进行开展,提升学生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最后通过对实验的回顾,提升学生的反思以及创造能力,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1):27.
[2]吴渊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9.
[3]栗艳菲.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34.
[4]张敏.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2020(10):28.
[5]张醒,马荣华.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J].山东化工,2020(10):214.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