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品种演变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山东省1949年以来9次更换的部分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及相关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逐步提高,株高矮化;主要性状在演变过程中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从20世纪50年代的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高,演变为现代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成穗数〉株高;产量结构渐趋合理,产量潜力得到很大提高;株高、主穗长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产量潜力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大白菜的基因组中解析出两个成花素基因BrFT1和BrFT2,并对这两个基因的结构、顺式调控元件以及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rFT1和BrFT2都含有4个外显子,编码区大小均为528 bp,二者预测编码蛋白的序列一致性为90.29%, 说明这两个基因序列存在某种程度的分化。进化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应为拟南芥FT和TSF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另外,这两个基因都含
利用植物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NBS)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以抗、感黄曲霉病花生品种J11和金花1012的种皮基因组DNA和RNA为材料进行DNA-PCR和RT-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