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四种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iegfiusbkufbakue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技能属于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传统的听力课堂中,教师仅仅充当录音机的控制者,放录音—对答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听力材料,听录音—对答案,难以形成高效互动的课堂。“听”成了影响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瓶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听力课的课堂教学,其中听力策略的改变才是根本性的。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计划策略、预测策略、选择性注意策略和文化意识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
  一、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是学习者对语言目标、资源以及资源的利用、优先考虑的语言项目、学习语言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做出决定的策略。听力训练中,学习者根据个人学习风格对某项听力任务提前组织、计划、预测结果,对听力要点定向注意、选择性注意,进行听力动机的自我管理等。
  计划策略在元认知策略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与制订学习计划、规划学习进程密切相关,也将其称之为听前策略,要求英语教师在听前组织计划安排,帮助学生了解所听内容的主题,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明确听力目的,并鼓励学生预测听力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做“英语听力自我指挥者”(Selfdirector),使英语听力活动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学生都希望能获得听懂英语广播、电视的能力,笔者教给他们的做法是:(1)先定一个远期目标(在高中三年内能听懂CCTV News或BBC广播),再定一个近期各阶段计划(每两星期听懂一则新闻广播)。(2)以“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地震”这则新闻广播作为第一周学习的材料,把它录下来。(3)补充关于“地震”方面的中文知识,从汉语资料里找出与之相关的常用语、关键词,并查阅英文辞典,阅读记熟。(4)以泛听领先、精听跟上为原则,利用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耳朵”获取一定的信息。(5)反复播放录音,根据自身程度,重复听。(6)摸清哪些部分听不懂,和其他同学一起听,猜测那些部分说的是什么,并请教师解释该部分的意思,教师只是“提供方便者”(Facilitator),最后听者要比对自己先前的猜测。(7)重新再听,目的是要分析先前听不懂的原因:发音听不清?语速过快?词语没学过?句子结构搞不明白?相关背景知识不足?还是几种原因并存?(8)持之以恒,三年内便能听懂至少72则新闻,回顾一下,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了多少东西,也知道哪些困难有待于克服,明确努力的具体方向。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多听多练,开阔视野,让学生从多渠道获取更多信息。课外听力训练的选材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感兴趣的主题或最适合自己理解的部分入手,设法让自己对听力材料易于上手;(2)英语听力材料要力求博,力求新;(3)英语听力材料要力求真实(Authentic discourse)。
  通过形成性考核、建立每周听力作业册等方式布置学生制订个性化听力学习计划,填写单元听力学习进程报告,督促学生将听力学习计划付诸实践,不断加强听力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
  二、预测策略
  预测策略是根据一定的背景知识,对即将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的策略。运用于听力教学中,就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具备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积极利用已知信息来判断即将听到内容的可能范围,在听力材料播放前或听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未知信息,达到“未闻先知”。预测策略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跟听”为“主动猜听”,加强针对性,提供补偿性。
  听力过程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记忆并输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学生对材料初步感知后的预测。“预测”是指学生根据听力材料的标题、选项或听前所知的相关信息,利用自身固有的知识来猜测情节的发展或话题的中心。笔者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一技能。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先看选项,预测情节发展,预选答案,然后再来检测他们的预测。也可以教会学生运用比较法,观察选项的异同,从而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筛选。还可以采用故事接龙等游戏的形式,通过看听力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赛一赛谁的故事与听力材料内容最接近。实践表明,该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听力教学的双向互动,极具实效性。
  例如一段关于邻居投诉一位女士,警察来调查的对话,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1)What did the woman do that made trouble?
  A. She played music loudly.
  B. She quarreled with neighbors.
  C. She beat her dog during the day.
  (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beating dogs?
  A. Most people beat their dogs.
  B. Her neighbor is crueler to dogs than her.
  C. She can do whatever she wants to her dog.
  (3)What will the man do?
  A. Ask the woman to apologize to her neighbor.
  B. Take action against the woman and her neighbor.
  C. Take away the woman’s dog.
  学生根据选项,预测听力内容,编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根据听后的故事结局,我们开展了评比。学生的听力热情高涨,训练效果很好。
  三、选择性注意策略
  选择性注意策略指的是事先决定对输入的具体方面或辅助完成任务的情境细节进行处理,通过查寻关键词、概念以及语言标记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对语言输入的具体细节进行处理的策略。听力训练中,这一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关注重要信息,减轻记忆负担。   听力训练中,听者的注意力不可能平均分配到听的每一个词或句子上,只能选择重要信息加以关注,使其在记忆中得到进一步加工,进而进入长时记忆以满足任务需要。许多学生存在这样的不良习惯:不是在获取英文信息(not listen for information),而是在寻找单词,尤其是自己听不懂的词(but listen for new words),有时还忙于英译汉,认为自己抓住所有单词才能“听懂”,完成这些单词的英译汉才是“听明白”了,完全忽略了这些单词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英文信息和意义。结果是,根本无法明白或记住speaker说了什么。笔者以为,听语篇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单词都听得很清楚,或把整个单句完全复述下来。善于通过预测选择要点的学生往往能对听到的语篇心中有数,从而解题时及时准确地筛选出所需信息,并将其与题目匹配,完成答题。笔者的做法是:
  提醒学生注意过渡性词语,如for example,as a result等,它们往往表现出说话人的态度意图。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表达时间和空间、举例和例证、对照和比较、引申和转折、推论和总结等的逻辑关系词,理清speaker的逻辑,判断其语气、观点。当听“独白”时,提醒学生注意开头、结尾段和每段首句,因为它们大都是表达中心思想的主题句,会简明扼要地告诉听者该段落的内容。当然,这种能力培养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见成效。
  为有效获取英文信息,避免“被单词淹没”(embedded in determining the meanings of individual words),建议综合尝试以下方法:(1)做一些“虚、泛”听力训练,选择一些主题明确、内容性突出的听力作品进行训练,索取“梗概”,如影视作品、新闻、故事、日常热点话题等;(2)尝试“实、精”听力训练,选择一些需要确认事实、细节性突出的听力作品进行训练,搜寻“详情”,如商贸会话、专题发言或讲座等;(3)开展有逻辑地“猜测”英语信息的相关技巧训练,如针对关键词与信号词、上下义的训练等。
  四、文化意识策略
  文化意识策略就是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例如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的策略。
  当今语言教学中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授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语境。在听力教学中,一方面要有计划地选取介绍东西方文化差异及蕴含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听力材料,如新闻报道、体育娱乐、文化时尚等方面的材料;另一方面则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了解、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增加对所听材料的熟悉程度,进而更准确地理解其内容。例如:
  W: John, 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oday?
  M: Sure. But I can’t leave now. I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 at three o’clock.
  Q: Why can’t John go swimming now?
  A. He must meet his teacher.
  B. He must attend a class.
  C. He must go out with his girl friend.
  D. He must stay at school to finish his homework.
  在英语中,“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习惯指“与教授约定时间进行讨论或者要求解答问题”,如果把“appointment”误解成“与女朋友约会”的话,在听力理解中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总之,学生的英语听力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训练逐步地提高。英语听力差的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规范化的听力策略训练而提高听力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计划策略、预测策略、选择性注意策略和文化意识策略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梅,马永峰.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效果及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基绍,徐笛佳.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进行元认知策略培养的实证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张海凤.中学生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J].中学英语之友,2010(3).
  [5]朱湘华.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训练模式与效果分析[J].外语研究,2010(2).
  [6]J.Michael O’Malley, Ann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坚持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要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以语言实践为基础,一改过去重视语法知识讲解的倾向,通过重点句子与重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应用
江苏省进入新课改已经整整七个年头。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回顾新课改下的教学经历,我感触颇深。新课程改革更关注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新旧教材相比,其中新教材多了很多探究式实验,使用好这些实验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很有好处。下面我就自身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探究式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  探究式实验是在一
体育对增强情感、树立信念、规范行为、培养习惯和提高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体育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更培养正确的道德观。而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学生乐于接受,所以就德育的渗透性来说,体育活动有着其他活动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初中体育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体育教育的途径除了课堂教育外,还有课外活动,主要包括体育讲座、游戏、体育录像和社团活动。课外体育活
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把这种关系处理得当,教师和学生就会相互信任,和睦相处,友好合作,这样才会真正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整个教育过程就会顺利地进行,教育效果也必将是理想的。教师作为教育者,要不断地分析自己与学生之间相处的问题,及时处理其中的不和谐因素,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他们融入知识的海洋,
素质教育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为基础,充分开发其身心潜力,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和个性化的个体。柳斌说过,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但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作保证,否则素质教育的实施仍只会是空话一句。就英语科来讲,素质教育不仅要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但要从语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