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同教育“场” 探索共育新途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童心家庭”课程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我们发现,学生在习惯和品德养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家校的不一致性。比如,学校提倡孩子自律团结,家长有可能鼓励孩子好胜竞争。家校共育的最关键之处在于要在不同的教育时间空间中保持一致的教育行动,这就需要营造共同教育的"场‘’,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弥补渗透。为此,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德育课程为途径,通过‘‘家政课程"‘‘爸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但每次交上来的作文,人物、事件、主题等雷同者大有人在。语文教师大伤脑筋,大声呼唤“作文要个性化”。但如何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化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能力,不可忽视语文课本。以课本为蓝本不断引导学生积累、鉴赏、运用,对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积累美文佳句,锻炼个性化的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考场作文要想得到理想的成绩,必须有意识地布设若干亮点,以赢得阅卷老师的赏识。如何布设亮点呢?除扣话题、合文体、重说理等之外,还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标题新颖,紧扣话题,观点明确。或引用,或比喻,或对仗,或比并(用一组并列概念暗示其辩证关系,如“树木·森林·气候”),或表态(直接表明观点)。总之,要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要阐述的观点;不要故作姿态,犹抱琵琶,不知所云,甚至概念不清,语句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