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CT和螺旋CT的诊断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2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学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疾病检查方法之一,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肠梗阻疾病诊断可以采用CT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传统的钡灌肠检查、腹部平片检查难以准确发现腹腔间隙、肠系膜等病理变化以及肠壁供血异常、肠壁增厚等情况。而CT和螺旋CT检查方法可以得到明确的结果,在判断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发病位置以及绞窄情况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肠梗阻的临床病因诊断


  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较多,例如肠扭转、肠套叠、慢性结肠憩室炎、腹部疝、粪块、大胆石、寄生虫、血管性病变、肿瘤以及肠粘连等。其中比较常见的病因是肠粘连。若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时,CT与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发生位置以及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袭情况等。在诊断中,采取增强扫描也非常重要,需要寻找器官浸润、周围肠管、淋巴结重大以及肝转移等其他肿瘤征象。若是胆石引起的肠梗阻,CT和螺旋CT影像表现比较特殊,主要包括胆囊或胆道存在少量气体,下腹部有钙化胆石,肠袢积液或积气扩张等。

肠梗阻的CT基本征象


  CT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肠根阻患者肠管扩张,管径明显增大,在其中可以发现气液平面,或是全部充满液体,导致肠壁变薄。肠梗阻患者的肠腔由于不断积攒液体、气体,导致宽度增加,梗阻的位置越低、梗阻时间越长,肠腔扩张就会越明显。在梗阻位置下方,会出现萎陷,或仅仅留有少量粪便。当肠管萎陷后,特别是在系膜肠管位置,可能会由于肠管扩张挤压,导致发生位置改变。如果在较低的位置发生肠梗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后,患者上段空肠位置不会扩张。在肠管远端发生的肠梗阻,更容易发生塌陷,相比近端肠梗阻,会有明显的直径差异。因此,CT检查可以为肠梗阻提供诊断依据。

肠梗阻的螺旋CT表现


  1.闭袢性肠梗阻的螺旋CT表现。很多闭袢性肠梗阻患者,是由于肠袢沿着系膜长轴发生旋转,进而导致肠扭转发病;或是在纤维束粘连肠管两端的情况下,发生收缩聚拢,引起闭袢。这时,肠扭转会发生于结肠、小肠等位置。螺旋CT在扫描经过闭袢位置时,可见两个肠环扩张,随着扫描靠近闭袢根部,相邻肠环的距离也逐渐缩小;在扫描层和闭袢平行时,会发现U形肠袢;扫描层面经过闭袢根部,可见变形肠管,肠扭转会有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在闭袢性肠梗阻患者的螺旋CT影像检查中,当肠袢肠系膜血管聚拢,肠系膜血管束到闭袢根部表现为放射状,或出现旋涡状,同时有以软组织为中心、小血管在周围伸展扩张的肠系膜动脉密度影。
  2.绞窄性肠梗阻的螺旋CT表现。绞窄性肠梗阻肠壁发生血运障碍,螺旋CT影像除了会出现肠梗阻基本征象外,也会有其他表现,如肠壁表现为对称增厚的环形,厚度约为0.5~1cm,并且有节段状特点;肠壁出现分层状态,黏膜下层表现为水肿增厚;在空肠部位,肠管环装皱襞扩张表现将会消失。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会出现弱化特征或不明显强化特征。在延迟扫描中,肠壁正常强化表现消失,肠壁病变位置出现强化特征,随着时间的延长,肠壁强化程度逐渐正常。患者肠扭转表现与鸟嘴相似,梗阻位置发生肠壁水肿增厚,肠系膜出现水肿、充血等。肠系膜影像不清晰,表现为密度增高;CT检测值达到-35~-55Hu时,会表现为云雾状征象。

肠梗阻的CT定位诊断


  在肠梗阻的CT定位诊断中,医生可以根据肠管扩张萎缩的移行区域、扩张肠袢的形态特征等诊断。当扩张肠袢在上腹部发生,并且数量不多时,肠梗阻是在空肠位置,螺旋CT检查能发现扩张空肠环形皱襞。当全腹都分布有扩张回肠肠袢,同时气液平面较多,结肠内有少量气体或没有气体,没有扩张及液平,则肠梗阻是在回肠远端位置。结肠梗阻患者,会有梗阻近端扩张的表现,同时存在气液平面,扩张结肠可见半月皱襞、结肠袋等。而小肠通常不会发生扩张,或只发生轻度扩张。此外,動力性肠梗阻,在螺旋CT影像方面通常是小肠大肠弥漫性充气扩张,在结肠位置比较明显,一般可以发现气液平面,并且胃内存在大量气体。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可以采用CT与螺旋CT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分析不同梗阻类型、不同梗阻位置的情况,准确掌握影像学特征,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其他文献
《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另类”哪吒收获共鸣,打破成见的“不认命”催人奋进。影片虽取材于神话,却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哪吒身上“孤独的熊孩子”身影更是引发了教育反思。专家点评,期待更多好作品进入孩子的“屏幕”世界,让新生代爱上老英雄。哪吒霸屏暑期档  7月26日,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映,成功引爆暑期档。上映当日票房超2亿元,上映10日票房破20亿元。  专家分析,产生上述效应的原因主要有
中老年人作为轻微肋骨骨折高发群体,其免疫力、身体机能往往比较有限,必须在骨折发生后结合实际情况迅速调整心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从基本常识入手寻找科学、专业的护理方法,缩短康复时间,尽快恢复健康。下面讲述轻微肋骨骨折后的5种处理方法。  基本处理原则及流程  针对轻微肋骨骨折,医护人员必须尽快对患者做全方位观察、判断、诊治、急救,确保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避免处理不当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的状况发生。轻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催化剂。幼儿教育要以游戏化教学为主,适时引导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但是如何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前很多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此作出针对性的分析与探索,提出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策略。  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培养,特别是幼儿学习能力、生活认知以及价值观方面。幼儿园要持续推进课程游戏化,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全球信息化大背景下,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一部分中职学校女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对此,学校方面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对中职女生责任意识、公共意识、道德信念等思想观念的教学。  关注中职女生情感问题的重要性  笔者从某中职院校的四个年级中随机抽取600名女生,利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对网络的迷恋程度、上网的主要目的等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统
结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之间。结肠癌与遗传、结肠腺瘤、慢性炎症以及高脂饮食习惯有关。由于结肠癌发病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缓慢,一般患者只有在中晚期时,症状才会明显,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治疗时,医生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术后调养,帮助患者提高治病信心,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术后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人们在跑步、打篮球等体育运动中都可能会发生骨折。一般来说,骨折后,患者的骨折部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但是你知道骨折后出现肿胀应该怎么做吗?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骨折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骨折?骨折是指人的骨骼因受到外力的冲击,无法承受住这种强烈的冲击进而出现断裂、破裂的情况,而且这种断裂是属于连续性的。多数情况下,骨折的部位都是四肢,在车祸等受到全身性
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患者多为中年妇女,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此病主要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种。  急性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一般为产后、手术后以及流产后受到病菌感染,或者是因为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或邻近器官疾病蔓延导致。急性盆腔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热、畏寒、下腹剧痛及压痛等。慢性盆腔炎一般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比较严重的慢
夏季,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增多,给幼儿园和家长造成了较大的困扰,也给幼儿在汛期上学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防汛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对于保护幼儿在汛期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要加强防汛管理工作,努力将防汛工作做到最好,以此保障每一位幼儿的在校安全。  教師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让幼儿学会有序应对洪水险情,能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幼儿教师也要重视防汛管理工作,积极引入新的防
家长不仅需要承担工作的重任,还要做好为人父母的工作——真心为孩子筹划,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中,与教师一同完成对孩子的家校共育。因此,家长需要从职业角色向家庭角色转换,并协调好家庭角色的执行方式。  部分家长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奋斗中,反而忽略了对家庭管理和孩子教育的责任,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缺少家长的关注和关爱,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主动了解父母职业角色向家庭角色转
合作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人多山倒,力众海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可见合作的价值之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不尽人意。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分析学前幼儿合作能力缺乏的原因,探究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前幼儿合作能力缺乏的原因  当下,许多学前幼儿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