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旋耕机的使用、调整与维护保养,供参考。
关键词:旋耕机;使用调整;维护保养
1 捷耕机的正确使用
1.1正确选择旋耕机刀轴转速和拖拉机转速 为保证旋耕机在作业中碎土符合农艺要求,旱耕作业前进速度选用2~3 km/h、时,水耕或耙地作业则可选用3~5 km/h、时。对旋耕机刀轴转速而言,一般旱耕或耕作比阻较大的土壤时选用低速挡,其转速为200转/min左右,在水耕、耙地和耕作比阻较小的土壤时选用高速挡,其转速一般为270转/min左右。
1.2旋耕机作业操作 由于拖拉机的液压悬挂装置和动力输出轴的结构有两种形式,旋耕机升降操作也不同。一种是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和动力输出轴是分别传动(如泰山-50、东风-50、上海-50等拖拉机),不管动力输出轴是否转动,旋耕机的升降均不受动力输出轴影响。而另一种拖拉机的液压悬挂机构和动力输出轴是联动的(如丰收-27拖拉机),采用这种机型,只有当动力输出轴转动时才能提升旋耕机。这种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如遇到刀滚陷在泥里,刀轴转不动,因负荷大而使拖拉机熄火,旋耕机就升不起来,这时应将动力输出轴上的万向节拆下,让动力输出轴空转提升旋耕机,刀轴才能脱挡旋转。
2 旋耕机的调整
2.1链条的调整 链条调整应注意链条松边过松而发生爬链现象,过紧则会加重磨损。在进行调节时,注意顶向张紧滑轨的力应在5~10 kg内,以能压动松边链条为宜,若用劲压不动,则表示链条太紧
2.2轴承间隙的调整 其调整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减垫片。凡内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调的轴承,可用增减轴承盖处垫片的方法来调整轴向间隙。采用这种方法调整轴承间隙主要有:1 m旋耕机第一轴、1.25~1.75 m侧边传动旋耕机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圆锥轴承,中间传动旋耕机圆柱齿轮轮轴及刀轴花键轴处的圆锥轴承。检查调整后的轴承间隙,若没有测量仪器和专用工具,可凭经验用手转动轴,应无明显的轴向窜动并转动灵活,如过紧,转动困难,则应增垫片,如过松则应抽去垫片。二是调节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内圈可调的轴承,可采用此法来调整轴向间隙。采用此法调整主要有:1 m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二轴,1.25~1.75 m侧边传动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三轴上圆锥轴承,中间齿轮传动旋耕机齿轮箱的锥齿轮轴(第一轴)圆锥齿轮。调节方法为(以1 m旋耕机为例):先拧紧大锥齿轮端部圆螺母,锁好止推垫片,然后拧紧另一端圆螺母,用手使轴承转动,直到它不能凭惯性力再转动,而后用木榔头敲击轴,使轴承内外圈紧靠,再复查轴承预紧情况,调好后用锁片锁紧圆螺母。
3 常见故障的维修
3.1旋耕机负荷过大 原因是旋耕机入土过深,或土壤粘重、干硬。排除方法:减少耕深或适当重耕,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
3.2旋耕机作业时有金属敲击声 原因:刀片固定螺钉松脱;刀轴两端刀片或罩壳变形;刀轴传动链过松;万向节倾角过大。排除方法:重新紧固螺钉;校正罩壳或更换刀片;调节链条紧度;控制旋耕机提升高度。
3.3旋耕机作业时跳动 原因:一是土壤坚硬,二是刀片、万向节安装不正确。排除方法:一是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二是重新检查,按正确方法安装刀片和万向节夹叉。
3.4旋耕机间断地向后抛出大土块 原因是刀片弯曲变形或断裂、丢失。排除方法:校正或更换刀片,安装丢失的刀片。
3.5耕后地表起伏不平 原因是旋耕机未调平,拖板位置不正确,机组前进速度与刀轴转速配合不当。排除方法:重新调平旋耕机和调整拖板位置;改变拖拉机前进档位或刀轴转速。
3.6万向节或十字轴承飞出 原因:定位销脱落;十字轴承弹性挡圈脱落;十字节折断。排除方法:装上定位销和弹性挡圈;更换新十字节。
3.7齿轮箱有杂音 原因:安装时不慎,有异物落入齿轮箱;锥形齿轮侧向间隙过大;轴承损坏或齿轮牙齿折断。排除方法:取出异物;重新调整间隙;修复或更换轴承和齿轮。
3.8刀轴转不动 原因:齿轮损坏咬死;轴承损坏咬死;锥形齿轮无齿侧间隙;刀轴弯曲变形;刀轴缠草、堵泥严重。排除方法:更换齿轮或轴承;重新调整间隙;校直刀轴;清除缠草、积泥。
3.9齿轮箱漏油 原因:油封损坏,纸垫损坏;齿轮箱有裂缝。排除方法:更换油封和纸垫;焊修箱体。
4 维护保养
旋耕机的保养分为班保养和季度保养
4.1班保养 一般情况下,每班作业后应进行班保养,保养内容包括:检查拧紧连接螺栓;检查插销、开口销等易损件有无缺损,必要时更换;检查传动箱、十字节和轴承是否缺油,必要时立即补充。
4.2季度保养 每个作业季度完成后应进行季度保养;内容包括:彻底清除机具上的泥尘,油污;彻底更换润滑油、润滑脂;检查刀片是否过度磨损,必要时换新;检查机罩、拖板等有无变形,恢复其原形或换新;全面检查机具的外观,补刷油漆,弯刀、花键轴上涂油防锈;长期不使用时,轮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应置于水平地面,不得悬挂在拖拉机上。
关键词:旋耕机;使用调整;维护保养
1 捷耕机的正确使用
1.1正确选择旋耕机刀轴转速和拖拉机转速 为保证旋耕机在作业中碎土符合农艺要求,旱耕作业前进速度选用2~3 km/h、时,水耕或耙地作业则可选用3~5 km/h、时。对旋耕机刀轴转速而言,一般旱耕或耕作比阻较大的土壤时选用低速挡,其转速为200转/min左右,在水耕、耙地和耕作比阻较小的土壤时选用高速挡,其转速一般为270转/min左右。
1.2旋耕机作业操作 由于拖拉机的液压悬挂装置和动力输出轴的结构有两种形式,旋耕机升降操作也不同。一种是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和动力输出轴是分别传动(如泰山-50、东风-50、上海-50等拖拉机),不管动力输出轴是否转动,旋耕机的升降均不受动力输出轴影响。而另一种拖拉机的液压悬挂机构和动力输出轴是联动的(如丰收-27拖拉机),采用这种机型,只有当动力输出轴转动时才能提升旋耕机。这种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如遇到刀滚陷在泥里,刀轴转不动,因负荷大而使拖拉机熄火,旋耕机就升不起来,这时应将动力输出轴上的万向节拆下,让动力输出轴空转提升旋耕机,刀轴才能脱挡旋转。
2 旋耕机的调整
2.1链条的调整 链条调整应注意链条松边过松而发生爬链现象,过紧则会加重磨损。在进行调节时,注意顶向张紧滑轨的力应在5~10 kg内,以能压动松边链条为宜,若用劲压不动,则表示链条太紧
2.2轴承间隙的调整 其调整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减垫片。凡内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调的轴承,可用增减轴承盖处垫片的方法来调整轴向间隙。采用这种方法调整轴承间隙主要有:1 m旋耕机第一轴、1.25~1.75 m侧边传动旋耕机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圆锥轴承,中间传动旋耕机圆柱齿轮轮轴及刀轴花键轴处的圆锥轴承。检查调整后的轴承间隙,若没有测量仪器和专用工具,可凭经验用手转动轴,应无明显的轴向窜动并转动灵活,如过紧,转动困难,则应增垫片,如过松则应抽去垫片。二是调节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内圈可调的轴承,可采用此法来调整轴向间隙。采用此法调整主要有:1 m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二轴,1.25~1.75 m侧边传动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三轴上圆锥轴承,中间齿轮传动旋耕机齿轮箱的锥齿轮轴(第一轴)圆锥齿轮。调节方法为(以1 m旋耕机为例):先拧紧大锥齿轮端部圆螺母,锁好止推垫片,然后拧紧另一端圆螺母,用手使轴承转动,直到它不能凭惯性力再转动,而后用木榔头敲击轴,使轴承内外圈紧靠,再复查轴承预紧情况,调好后用锁片锁紧圆螺母。
3 常见故障的维修
3.1旋耕机负荷过大 原因是旋耕机入土过深,或土壤粘重、干硬。排除方法:减少耕深或适当重耕,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
3.2旋耕机作业时有金属敲击声 原因:刀片固定螺钉松脱;刀轴两端刀片或罩壳变形;刀轴传动链过松;万向节倾角过大。排除方法:重新紧固螺钉;校正罩壳或更换刀片;调节链条紧度;控制旋耕机提升高度。
3.3旋耕机作业时跳动 原因:一是土壤坚硬,二是刀片、万向节安装不正确。排除方法:一是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二是重新检查,按正确方法安装刀片和万向节夹叉。
3.4旋耕机间断地向后抛出大土块 原因是刀片弯曲变形或断裂、丢失。排除方法:校正或更换刀片,安装丢失的刀片。
3.5耕后地表起伏不平 原因是旋耕机未调平,拖板位置不正确,机组前进速度与刀轴转速配合不当。排除方法:重新调平旋耕机和调整拖板位置;改变拖拉机前进档位或刀轴转速。
3.6万向节或十字轴承飞出 原因:定位销脱落;十字轴承弹性挡圈脱落;十字节折断。排除方法:装上定位销和弹性挡圈;更换新十字节。
3.7齿轮箱有杂音 原因:安装时不慎,有异物落入齿轮箱;锥形齿轮侧向间隙过大;轴承损坏或齿轮牙齿折断。排除方法:取出异物;重新调整间隙;修复或更换轴承和齿轮。
3.8刀轴转不动 原因:齿轮损坏咬死;轴承损坏咬死;锥形齿轮无齿侧间隙;刀轴弯曲变形;刀轴缠草、堵泥严重。排除方法:更换齿轮或轴承;重新调整间隙;校直刀轴;清除缠草、积泥。
3.9齿轮箱漏油 原因:油封损坏,纸垫损坏;齿轮箱有裂缝。排除方法:更换油封和纸垫;焊修箱体。
4 维护保养
旋耕机的保养分为班保养和季度保养
4.1班保养 一般情况下,每班作业后应进行班保养,保养内容包括:检查拧紧连接螺栓;检查插销、开口销等易损件有无缺损,必要时更换;检查传动箱、十字节和轴承是否缺油,必要时立即补充。
4.2季度保养 每个作业季度完成后应进行季度保养;内容包括:彻底清除机具上的泥尘,油污;彻底更换润滑油、润滑脂;检查刀片是否过度磨损,必要时换新;检查机罩、拖板等有无变形,恢复其原形或换新;全面检查机具的外观,补刷油漆,弯刀、花键轴上涂油防锈;长期不使用时,轮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应置于水平地面,不得悬挂在拖拉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