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最近一段时间,张益益老师觉得很奇怪,因为,她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礼物。那天放学之后,她随着大伙一块儿,走过林荫道,走到外面的梧桐树下。那儿,有一个书摊,各种书都有,一本一本整齐地排列着。很多学生和老师在那儿,随意地翻着书。
她笑笑,也站了下来,到处翻翻,她很爱看书。最后,拿起一套《欧·亨利小说集》,问书摊老板,多少钱。对方竖起一根指头,一套一百元。她摩挲了一下书,轻轻放下,走了。
下午,她走进办公室,来到自己办公桌前。她的桌上,放着一套书,竟然是《欧·亨利小说集》。她拿着书,到处问是谁的,竟然没有一个人承认。
二
还有一次,她在校外树荫下,看到一个小摊,卖各种饰件。她走过去,微笑着拿起一个福字饰件。一问,八十元,少一分也不卖。她仍然微笑着摇头,放下。然后,睁大眼睛,左右看着,看饰件的学生很多。她叹口气,悄悄走了出去。
下午,她的办公桌前,就放着这个小饰件。
她感觉到,自己的猜测没有错,是有人特意买给她的。而且,可能悄悄跟在她后面,观察着她。可怎么也想不出,是谁送给了她这个饰件,又为什么要送给她。
三
暗暗地,她留心起来,小心地注意着每一个同事,希望从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可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于是,她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学生。还别说,几天的观察后,一个学生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人,是陈伟。
最近上课时,尤其是语文课,陈伟回答起来,比过去更积极了。
而且,上课时,陈伟总是偷偷望着自己,眼睛一眨不眨,到自己目光望向他时,这小子眼睛忙转向别的地方。
她又猛地想起,那两次,自己看东西时,隐隐约约的,陈伟都好像在场。更何况,他是语文学习委员,可以自由进出自己的办公室。
四
那天,放学后,同事们都走了,张益益却没有立即走,留在办公室里。这时,陈伟走了进来,抱着一沓作业,见了她,脸一红,把作业放在她的办公桌上。
张益益笑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她有句话想问陈伟,陈伟站了下来,脸更红了,鼻尖甚至出了汗。
她笑着问他,最近自己办公桌上放着的东西,是不是他送的。陈伟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低声地承认,他喜欢她,所以,看她想要那两件东西,又没买,就暗暗买下,送给了她。
她听了,也微微地红了脸,望望窗外,风轻轻地吹着,树叶绿绿的,随风荡漾。她回过头,告诉他,自己也喜欢他,但是,更喜欢自己将来的男朋友是个有志向的人。说完,她拉开办公桌,拿出一封信,递给他。
他想拆开,她挡住了,让他回去再拆。
五
回到宿舍,没人的时候,陈伟悄悄打开信,上面一行娟秀的字迹:青春是个很小的容器,它盛着理想,还有学习和友谊;如果放下的东西太多了,理想就会变小。
结尾,她告诉他,自己将来的男朋友,一定得是个北大学子。
他抬起头,外面的天,蓝得如水,干干净净的,如他此时的心。他在心里,悄悄发誓,一定要考上北大。
以后,他学习都很认真。他始终记住了她的话,青春,是一个容器,装下别的东西多了,理想,就会相应地变小了。
他不想自己的理想变小,他更不想让她看不起自己。
他发誓,一定努力,实现她的目标。
六
考上北大的那天,是个清爽的好天。他拉着行李箱告别了她。她送他,笑着和他并肩走着,一直送到门外,分手时,送给他一封信。
信中,她告诉他,谢谢他喜欢自己,这是对自己的肯定。同时,她在信里告诉他,自己早已有了男朋友,也是一个教师,一个学校出来的,目前在贫困地区支教,她很爱自己的男朋友。结尾,仍是一句话,生命是个容器,对一个人来说,友谊和爱情,不能一同装下;既然那样,就让我们装下友谊吧。
其实,他早就知道了,她有男朋友。但是,始终,他都记住她的话,都为她的那个美丽的谎言奋斗着。
他不想让她失望。
他流着泪,慢慢走远了,回过头,对着远处的校门,还有站在校门外的她,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很感激,在那段青春迷茫的时期,遇上她。
(编辑 刘可)
最近一段时间,张益益老师觉得很奇怪,因为,她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礼物。那天放学之后,她随着大伙一块儿,走过林荫道,走到外面的梧桐树下。那儿,有一个书摊,各种书都有,一本一本整齐地排列着。很多学生和老师在那儿,随意地翻着书。
她笑笑,也站了下来,到处翻翻,她很爱看书。最后,拿起一套《欧·亨利小说集》,问书摊老板,多少钱。对方竖起一根指头,一套一百元。她摩挲了一下书,轻轻放下,走了。
下午,她走进办公室,来到自己办公桌前。她的桌上,放着一套书,竟然是《欧·亨利小说集》。她拿着书,到处问是谁的,竟然没有一个人承认。
二
还有一次,她在校外树荫下,看到一个小摊,卖各种饰件。她走过去,微笑着拿起一个福字饰件。一问,八十元,少一分也不卖。她仍然微笑着摇头,放下。然后,睁大眼睛,左右看着,看饰件的学生很多。她叹口气,悄悄走了出去。
下午,她的办公桌前,就放着这个小饰件。
她感觉到,自己的猜测没有错,是有人特意买给她的。而且,可能悄悄跟在她后面,观察着她。可怎么也想不出,是谁送给了她这个饰件,又为什么要送给她。
三
暗暗地,她留心起来,小心地注意着每一个同事,希望从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可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于是,她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学生。还别说,几天的观察后,一个学生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人,是陈伟。
最近上课时,尤其是语文课,陈伟回答起来,比过去更积极了。
而且,上课时,陈伟总是偷偷望着自己,眼睛一眨不眨,到自己目光望向他时,这小子眼睛忙转向别的地方。
她又猛地想起,那两次,自己看东西时,隐隐约约的,陈伟都好像在场。更何况,他是语文学习委员,可以自由进出自己的办公室。
四
那天,放学后,同事们都走了,张益益却没有立即走,留在办公室里。这时,陈伟走了进来,抱着一沓作业,见了她,脸一红,把作业放在她的办公桌上。
张益益笑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她有句话想问陈伟,陈伟站了下来,脸更红了,鼻尖甚至出了汗。
她笑着问他,最近自己办公桌上放着的东西,是不是他送的。陈伟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低声地承认,他喜欢她,所以,看她想要那两件东西,又没买,就暗暗买下,送给了她。
她听了,也微微地红了脸,望望窗外,风轻轻地吹着,树叶绿绿的,随风荡漾。她回过头,告诉他,自己也喜欢他,但是,更喜欢自己将来的男朋友是个有志向的人。说完,她拉开办公桌,拿出一封信,递给他。
他想拆开,她挡住了,让他回去再拆。
五
回到宿舍,没人的时候,陈伟悄悄打开信,上面一行娟秀的字迹:青春是个很小的容器,它盛着理想,还有学习和友谊;如果放下的东西太多了,理想就会变小。
结尾,她告诉他,自己将来的男朋友,一定得是个北大学子。
他抬起头,外面的天,蓝得如水,干干净净的,如他此时的心。他在心里,悄悄发誓,一定要考上北大。
以后,他学习都很认真。他始终记住了她的话,青春,是一个容器,装下别的东西多了,理想,就会相应地变小了。
他不想自己的理想变小,他更不想让她看不起自己。
他发誓,一定努力,实现她的目标。
六
考上北大的那天,是个清爽的好天。他拉着行李箱告别了她。她送他,笑着和他并肩走着,一直送到门外,分手时,送给他一封信。
信中,她告诉他,谢谢他喜欢自己,这是对自己的肯定。同时,她在信里告诉他,自己早已有了男朋友,也是一个教师,一个学校出来的,目前在贫困地区支教,她很爱自己的男朋友。结尾,仍是一句话,生命是个容器,对一个人来说,友谊和爱情,不能一同装下;既然那样,就让我们装下友谊吧。
其实,他早就知道了,她有男朋友。但是,始终,他都记住她的话,都为她的那个美丽的谎言奋斗着。
他不想让她失望。
他流着泪,慢慢走远了,回过头,对着远处的校门,还有站在校门外的她,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很感激,在那段青春迷茫的时期,遇上她。
(编辑 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