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沪科版教材中实验教学的二次开发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ere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所有基本概念的定义、定律和公式的建立、物理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等都离不开实验。本文就沪科版教材中对实验教学如何进行二次开发,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分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二次开发;实验探究;培养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所有基本概念的定义、定律和公式的建立、物理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等都离不开实验。为此,沪科版教材增大了实验的比重,把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实验真正落到实处,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教材每个实验外,还特别注重沪科版教材中对实验教学进行二次开发。本文就如何利用对实验教材二次开发、培养学生能力从五个方面加以浅析:
  一、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从八年级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做好每一个物理实验。例如我在上第一节《走进神奇》时,“在生活中的神奇”这小节中说到圆珠笔芯的发明,设计了学生实验:探究圆珠笔油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用圆珠笔书写为什么会如此流畅?我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圆珠笔(每桌两支:一支有滚珠,另一支无滚珠,实验前不告诉学生),让学生写“走进神奇”四个字,写完后请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感受,通过这样两组实验对比,让他们直观的领略到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这节课中我还增添了演示实验“冷水煮沸水”,先告诉学生“我要表演一个魔术了”,然后再完成实验,学生一定觉得很神奇,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真现,此时全班学生因为好奇被实验现象深深吸引,学生趣味盎然。
  二、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疑心”,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
  首先我在备课时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设计好每一个实验教学,给学生创设“猜想”的情境,让学生质疑。例如在上“从水之旅谈起”时,我先用实验演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白气遇冷钢勺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先以实验情景作铺垫,再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我在课堂内及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地创造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我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过程。
  三、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或者主动的实验探索,把感知的直观材料在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分析、概括形成概念,获得规律。使学生从“学会”转移到“会学”,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空气有力量”这一节时为了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先演示乒乓球不会落下来实验,再提出几个“神奇的现象”,让学生思考是真是假:瓶子破了不漏水?吸气吸大了气球?水竞然从低处往高处流?皮管的水怎么不会流出来?
  然后让学生用提供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带着极大的疑问,在主动积极的状态进行探究。实验后,先请学生分析看到实验现象的成因,然后教师分析小结,使大气压强的概念呼之欲出,再让学生计算充满我们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通过实验和计算相结合,最后深刻地把大气压强的概念揭示出来。
  四、通过物理实验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阶段复习课上合理设计一些与前面不重复的有趣的综合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复习了旧知识,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授完力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几种力、二力平衡等内容后进行复习时,我安排了小实验“巧找重心”,课上我先让学生用自带的器材做这个实验,然后再演示这个实验的做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出重心的位置?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尝试:如何只用一个手指就能顶起这块木板?通过这个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实验方法,而且使学生复习巩固了受力分析的方法,重力的方向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还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感受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五、通过物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课外教学中,我校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多项有探究性的物理课外活动,例如,我在2007年5月组织了全校的“纸有千千结——旧报纸拉汽车”竞赛活动;2008年度开展了“小发明、小制作”等各种竞赛活动,有学生在通过观察和实验制做出了《声光传播条件演示器》、《空气压缩引“火”仪》等教具获得本市的提名奖;2006年度成立的航模兴趣小组多次在市、省、全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度成立了机器人竞赛小组等。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美妙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拓展教材、多进行二次开发,生成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无限热情、求知欲、好胜心和创造愿望,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课题研究:有效利用沪科版教材在农村中学的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有1辆2015款别克威朗教学用车,出现无法起动的故障现象,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车辆除了起动机不运转以外,在起动的过程中,发动机舱的接线盒内伴有“嗒嗒嗒”的继电器连续吸合声音。另
【摘 要】现如今,“合作学习”走进课堂并不罕见,甚至成为教师教学的主流。但是,要使“合作学习”升华为“合作文化”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合作文化的建设必须基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强化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习惯养成。教师可以从树立“组”的意识,学习“合”的策略,优化“作”的流程,致力“评”的提升四方面入手。合作文化的建设能使一年级学生更有效地沟通、更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一年级;小组合作文化;小班合作  一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已经使得技能大赛成为各职业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故技能大赛可以调动职业教育最优势的教育资源.若能将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巧妙联系.引技能大赛资源促创新创业教育,无疑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  关键字: 技能大赛 创业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归因  (一)培养主体与培养目标的协同性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要,要从墙体、门窗、屋面等方面着手降低能耗,以及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这样就能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老款奥迪B8 A4L轿车,搭载2.0T EA888发动机,行驶里程12万km。近期出现以下现象:1.有时停车久(1~2h以上)就难起动,需要起动机带一会才能起动;2.加速无力
【摘 要】在小学期间,数学一直是一门最主要的学科,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尤其是在新课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但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学科较为抽象,在实际学习中很难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尤为必要。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前言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属于基础学科之一,并且具有极强的抽
一、活顶的清洁及注意事项清理雪和冰时可能会损坏活顶。活顶罩可能会因操作不当而损坏或褪色。切勿使用锋利的物体清理冰雪。
【摘 要】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以实物演示操作、类比法、逆向思维为视角,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期能立足于数学视角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提升  “解决问题”这一概念,最早由全美数学协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这是一项综合性技能,反映的是
一、故障现象有1辆日产凯普斯达ZN1050A5Z轿车,行驶里程16.8万km,车龄9年。客户反映发动机故障灯常亮,加油不畅,空车行驶车速上不去,最高只到70km/h,在自家定点修理厂更换过
【摘 要】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以形制意。大学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这组概念对英汉句子、语篇的不同影响,通过译例讲解、实际练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汉译英翻译技巧。  【关键词】形合;意合;大学英语;汉译英  一、引言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