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4年8月中下旬,徐州市持续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分析水稻中后期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制定抗灾夺丰收的措施,以指导水稻中后期管理。
关键词 水稻;阴雨天气;抗灾;丰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075-01
2014年8月7日“立秋”以后,徐州大部分地区以多云转阴天气为主,最高气温由原来的35 ℃左右降低28 ℃以下,夜间最低气温在19 ℃左右,进入9月以后,徐州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天气,气温持续下降。针对这种天气情况,徐州市铜山区植保专家贺广州认为,徐州市水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此时遇到连阴雨天气,会引起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迁飞,还会引起穗颈瘟、稻曲病等穗部病害,造成下部枝梗退化穗子较小,群体郁蔽,茎秆软弱,后期易出现倒伏。同时,还会造成抽穗不整齐,影响结实或灌浆不饱满。因此,生产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夺取水稻中后期的丰收。
1 及时预测,防治后期病虫害
(1)防治稻曲病。柱头外露率高的杂交稻,孕穗肥施用较多导致植株生长旺盛的田块要重点防治。生产上常要抓好2个关键时期,一是在破口5~7 d病菌初侵染高峰期;二是在破口始穗期。可以选用井·蜡芽、三唑醇、苯甲丙环唑等杀菌剂。
(2)防治穗颈瘟。2014年7月徐州地区普遍出现干旱天气时间较长,田块搁田时间将近1个月,群体长势一般,前期叶瘟发生率较低,病菌较少[1]。但是进入8月底以后,雷阵雨天气较多,由于前期搁田,根系发达,植株长势旺盛,田间群体较大,抽穗期又恰逢连续阴雨天气,十分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因此各植保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抓住雨隙及时用药,特别是那些低洼、田间群体密度较大的田块要重点防治。一般用三环·异稻、春雷霉素、三唑醇等药品防治2次,第1次在破口期,即稻田有少量稻穗伸出剑叶叶鞘时;第2次在齐穗期,即全田80%稻穗伸出剑叶叶鞘时[2]。
(3)防治纹枯病。由于前期的天气情况,纹枯病发生较轻,但对于低洼田块、田间群体密度较大的田块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要避免长期深灌[3]。同时,合理施用氮肥,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主要进行药剂防治,具体措施如下:用3%、5%井冈霉素水剂2 250~3 000 mL/hm2、1 500~2 250 mL/hm2,对水1 125 L/hm2喷雾,或用30%纹枯利800~1 000倍液喷雾,或用B908(生防菌株)喷雾或用百抗(生防菌株)喷雾。
(4)其他虫害防治。破口期重点做好螟虫的防治,防止白穗的出现。2014年水稻生产前期,由于天气的情况,大部分的田块缺水较为严重,导致螟虫发生较为严重,有的农户在7月20日之前已经施药6~7次,但效果一般,使用的药品主要為三唑磷成分的药品,部分农户使用“一干到底”[4],稻田的螟虫危害得到控制。由于前期的螟虫基数较大,后期更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台风来袭,容易造成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空降”,更要加强预防和防治,可以选用的药品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在施药期间要注意避开开花时段,在10:00前或16:00后喷药,以免对水稻授粉产生影响。对水要充足,喷雾要均匀、细致,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 科学灌溉,抓好后期水浆管理
水稻长穗期是全生育期需水高峰期,尤其在抽穗前2~14 d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要求水分供应要充足,以免颖花分化受到影响[5-6]。烤田后复水要求浅水勤灌,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上”的间隙灌溉方法。烤田后的科学灌溉既大大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了根系活力,利于养分的吸收运转。2014年遇连续阴雨天气,但田间不能积水过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夜灌日排”,晚上灌溉水温较高的河水,以水增温,白天排掉,控制田间湿度,调节小气候。抽穗结实期要求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收割前5 d左右排水落干。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
3 因地制宜,巧施穗粒肥
水稻籽粒产量绝大部分来自上部3张功能叶的光合产物,适当巧施穗粒肥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千粒重,弥补连续阴雨造成颖花退化对产量的影响。增施粒肥可以补足穗肥,一般在抽穗前2~3 d追施尿素37.5 kg/hm2。为防止水稻贪青晚熟,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土壤肥力较高、生长过旺、叶色浓的田块不宜施粒肥。为防抽穗后植株早衰,在晴天傍晚,用水稻专用叶面肥“增百斤”喷施。
4 参考文献
[1] 高凤松.水稻的后期管理[J].农村科学实验,2008(8):8.
[2] 康龙.水稻生长后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23.
[3] 李雪娟,汤剑平,庄静.近年水稻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和节肥增效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4(4):26-27.
[4] 谢保忠,陈蔚,王万福,等.杂交稻制种节水节肥高产稳产关键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9(5):1058-1060.
[5] 刘建军,沈俊峰,王小玲.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J].作物研究,2010(2):73-75.
[6] 王金城,朱延红,王鑫.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种业,2007(5):71-72.
关键词 水稻;阴雨天气;抗灾;丰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075-01
2014年8月7日“立秋”以后,徐州大部分地区以多云转阴天气为主,最高气温由原来的35 ℃左右降低28 ℃以下,夜间最低气温在19 ℃左右,进入9月以后,徐州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天气,气温持续下降。针对这种天气情况,徐州市铜山区植保专家贺广州认为,徐州市水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此时遇到连阴雨天气,会引起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迁飞,还会引起穗颈瘟、稻曲病等穗部病害,造成下部枝梗退化穗子较小,群体郁蔽,茎秆软弱,后期易出现倒伏。同时,还会造成抽穗不整齐,影响结实或灌浆不饱满。因此,生产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夺取水稻中后期的丰收。
1 及时预测,防治后期病虫害
(1)防治稻曲病。柱头外露率高的杂交稻,孕穗肥施用较多导致植株生长旺盛的田块要重点防治。生产上常要抓好2个关键时期,一是在破口5~7 d病菌初侵染高峰期;二是在破口始穗期。可以选用井·蜡芽、三唑醇、苯甲丙环唑等杀菌剂。
(2)防治穗颈瘟。2014年7月徐州地区普遍出现干旱天气时间较长,田块搁田时间将近1个月,群体长势一般,前期叶瘟发生率较低,病菌较少[1]。但是进入8月底以后,雷阵雨天气较多,由于前期搁田,根系发达,植株长势旺盛,田间群体较大,抽穗期又恰逢连续阴雨天气,十分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因此各植保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抓住雨隙及时用药,特别是那些低洼、田间群体密度较大的田块要重点防治。一般用三环·异稻、春雷霉素、三唑醇等药品防治2次,第1次在破口期,即稻田有少量稻穗伸出剑叶叶鞘时;第2次在齐穗期,即全田80%稻穗伸出剑叶叶鞘时[2]。
(3)防治纹枯病。由于前期的天气情况,纹枯病发生较轻,但对于低洼田块、田间群体密度较大的田块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要避免长期深灌[3]。同时,合理施用氮肥,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主要进行药剂防治,具体措施如下:用3%、5%井冈霉素水剂2 250~3 000 mL/hm2、1 500~2 250 mL/hm2,对水1 125 L/hm2喷雾,或用30%纹枯利800~1 000倍液喷雾,或用B908(生防菌株)喷雾或用百抗(生防菌株)喷雾。
(4)其他虫害防治。破口期重点做好螟虫的防治,防止白穗的出现。2014年水稻生产前期,由于天气的情况,大部分的田块缺水较为严重,导致螟虫发生较为严重,有的农户在7月20日之前已经施药6~7次,但效果一般,使用的药品主要為三唑磷成分的药品,部分农户使用“一干到底”[4],稻田的螟虫危害得到控制。由于前期的螟虫基数较大,后期更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台风来袭,容易造成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空降”,更要加强预防和防治,可以选用的药品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在施药期间要注意避开开花时段,在10:00前或16:00后喷药,以免对水稻授粉产生影响。对水要充足,喷雾要均匀、细致,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 科学灌溉,抓好后期水浆管理
水稻长穗期是全生育期需水高峰期,尤其在抽穗前2~14 d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要求水分供应要充足,以免颖花分化受到影响[5-6]。烤田后复水要求浅水勤灌,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上”的间隙灌溉方法。烤田后的科学灌溉既大大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了根系活力,利于养分的吸收运转。2014年遇连续阴雨天气,但田间不能积水过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夜灌日排”,晚上灌溉水温较高的河水,以水增温,白天排掉,控制田间湿度,调节小气候。抽穗结实期要求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收割前5 d左右排水落干。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
3 因地制宜,巧施穗粒肥
水稻籽粒产量绝大部分来自上部3张功能叶的光合产物,适当巧施穗粒肥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千粒重,弥补连续阴雨造成颖花退化对产量的影响。增施粒肥可以补足穗肥,一般在抽穗前2~3 d追施尿素37.5 kg/hm2。为防止水稻贪青晚熟,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土壤肥力较高、生长过旺、叶色浓的田块不宜施粒肥。为防抽穗后植株早衰,在晴天傍晚,用水稻专用叶面肥“增百斤”喷施。
4 参考文献
[1] 高凤松.水稻的后期管理[J].农村科学实验,2008(8):8.
[2] 康龙.水稻生长后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23.
[3] 李雪娟,汤剑平,庄静.近年水稻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和节肥增效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4(4):26-27.
[4] 谢保忠,陈蔚,王万福,等.杂交稻制种节水节肥高产稳产关键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9(5):1058-1060.
[5] 刘建军,沈俊峰,王小玲.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J].作物研究,2010(2):73-75.
[6] 王金城,朱延红,王鑫.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种业,2007(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