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文论为文学理论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本文结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分析了如何拯救艺术,使艺术回到自己的本源,成为本真的艺术。
  关键词:存在艺术异化拯救
  海德格尔的哲学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在这部作品中他分析了“存在”这一哲学命题。在他后期的诗论和艺术文论方面也涉及到“存在”这一哲学命题。只有深刻的理解了“存在”才能认识到艺术异化的本质,从而去拯救艺术。
  一、存在——面向事情的本身
  进入到二十世纪,西方进入了人性日益走向分裂的时代。因此,西方精神文化面临着崩溃的危机。为了挽救这一危机,现象学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方法。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二十世纪初的精神文化危机实际是知识的基础性危机,为了消除这一危机,必须需要一种“回到事情本身”的哲学思维态度和方法。存在主义是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揭示的是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存在的真理。存在主义被应用到文学评论中,就产生了存在主义文论。存在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他早期的“此在基础的本体论”就直接受现象学的影响。但是到了后来,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与其老师胡塞尔的思想发生了分歧,其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回到事情的本身。胡塞尔以“纯粹的先验自我”回到实事本身。海德格尔认为“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这种虚无缥缈的理想无法真正的回到实事本身。在他看来,这种超时空的“纯粹先验自我”并不存在。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谈到了“事情的本身”。他认为:回到事情的本身应当是其“存在”。从“让人从显现的东西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事物要从它本身显现的特征来认识它,而不是通过其它的途径来认识它。其实“本身所显现的”就是指事物的本身的“存在”。“存在”就是表现事情本身本质的东西,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回到事情本身。另外,海德格尔把“存在”同“此在”相联系。他认为:对存在的思考就是对“本质意义之在”的思考。只有把握了“本质意义之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
  二、遗忘——艺术的现代异化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真”是艺术与自己的本源(意义发生的原初事件)相一致。但是现代艺术已经变了。于是海德格尔问“艺术仍然是对我们历史性生存至关重要的真理发生的基本而必然的方式吗?或者艺术不再拥有这些特征?这里还有一个为什么不再拥有的问题”。他意识到艺术早已异化,艺术与自己的本源相脱节,不再是原初的“真”。艺术的异化与工业技术革命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统治地位确立并且成为真正的“上帝”。这样艺术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地位,它逐渐沦为技术的奴隶。艺术不再是意义发生的原初事件,成了非本真的艺术。
  艺术的衰落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冲击,技术切断了艺术与自身本源的关联,使艺术“遗忘”了自身的本源,造成了艺术的异化。当艺术失去了与自身本源的关系时,便误以技术为自己的本源。海德格尔称之为“遗忘的存在”,也就是艺术“遗忘”了自己之所以被称为艺术的本源。在这个存在被遗忘的时代里,是否有人坚持艺术的本源?其实还是有人坚持艺术的本源的,那就是诗人。众所周知,在现代的社会里真正诗人已经很少了。所以在这个缺乏“存在”的时代里,诗人要担起重建人们对“存在”的记忆的重任,恢复艺术与存在的原初关联。所以海德格尔认为诗性的艺术是拯救现代世界的希望。
  三、拯救——诗意性的救赎
  海德格尔将世界划分为“技术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技术的世界”是在摧毁大地(自然)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技术就是要征服自然,对自然无限的掠夺和占有,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后将大地(自然)毁灭。殊不知,技术在毁灭大地(自然)的同时,也在毁灭着人类自己。技术的意志从本质上讲是征服自然的意志。艺术的世界关注大地(自然),它不追求实际利润,不会以自己的意志征服自然,艺术世界力求与大地(自然)和谐发展。人可以脱离技术而生存,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如果以技术作为人类栖居的方式,人类无疑是在为自己挖掘坟墓。
  海德格尔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功业卓著,但他却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卓著的功业,这是无可非议的。马克思也说过“劳动创造财富”。卓著的功业不是人栖居大地的本质,不是人生存的根本,人生存的根本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的栖居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
  海德格尔的拯救是对“存在者”的拯救,栖居在大地上的人的拯救。存在者要以诗意的栖居对抗技术的栖居,使人们回到艺术的世界,从而拯救艺术。在技术的栖居中,神已经失去了主宰万物的地位,人们崇拜的是技术,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万物和谐发展已不再成为可能,技术要征服万物,成为世界的新主宰者。人能掌握技术,由此可见,人就主宰了世界。其实不然,人的本质不应该是自然万物的征服者,财富的无限占有者。人的本质是诗意的栖居大地,诗意的生活。人只有从技术栖居中挣脱出来,才能诗意的栖居大地,从而走进艺术的世界,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其他文献
传播性病罪属于行为犯,由于行为犯的特殊性以及传播性病罪本身的复杂性,传播性病罪的停止形态的准确界定在刑法理论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全面分析了传播性病罪的既遂、预备
为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健康状况,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于2008年1~12月对3145例体检者的血糖、血脂进行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145例,男1839例,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也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进行了扩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本专科毕业生走向市场,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正确指导高校大学生从新的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现代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
【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水在胸腔积液中的占比差异。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9年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13例主诉症状为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胸腔积液中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水的占比差異,进一步分析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与癌性胸水胸腔积液流行病学分布情况。结果:本组113例胸腔积液患者中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所占比例为55.75%显著高于癌性胸水胸腔积液的32.74%,差异具有统计
匆匆盖好笔帽,随着人流涌出考场,明明这条路这么拥挤狭窄,我只能承受来自身边人的挤压,险些喘不过气来,却依然不愿落于人后。这确是我的人生,也许不止我一人的人生。  是风筝被西风裹缠,松不开手脚,更无力飞翔;也是白盏下的皮影戏,任人摆布,却无力回天。我的人生,大概也是这样。三线小城的普通高中,班上一个成绩中上的平凡女生。念该念的书,上该上的课,在父母老师的殷殷期盼下汲汲钻营那毫无乐趣的数学。为每一次考
期刊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功能障碍的暂时性替代措施,在肺移植手术的围麻醉期间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CMO在肺移植麻醉前、麻醉手术期间及麻醉手术后的相关研究
摘要:成人教育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有其独特的现实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对于现代高等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理念的特征  “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型管理理念,它具有如下特征:  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配合和改进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4月(观察组患者83例)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配合改进的效果,与2015年5月 ~2016年4月(对照组患者83例)
《天涯》自1996年改版以来倍受期刊市场的关注,本文从办刊理念、杂志定位和主编风格论述《天涯》改版的成功,给当下竞争激烈的期刊提供经验和启示。 “End of the World” 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