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削、锅”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理解“信、削、朝、冷清”等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现露西对爸爸的思念。
  3.对比阅读两封信,感受妈妈和露西对爸爸的理解和关爱,仿照第二封信的内容,尝试以爸爸的口吻给露西和妈妈写一封回信,体会家人之间美好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汉字“信”,出示“信”的古字形,理解“信”就是人说的话。相机组词:书信、口信、信息。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给他人写信的经历?为什么要写信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对信的认识。
  2. 有一个叫露西的小朋友也写了一封信,这是一封怎样的信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板书课题:一封信)
  (设计意图:紧扣课题导入,先出示“信”的古字形,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字义,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知。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信的认识,促使其在阅读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
  二、理解字词读通信
  1.露西给谁写信?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露西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
  2.指名学生用“因为……所以……”说清楚原因。相机教学“今”,出示图文资料理解“今”的意思:上半部分口向下,中间有铃形。古人用铃响声表示“现在,此时”。因此“今”就是现在、此时的意思。“今天”就是现在这一天的意思。拓展理解词语“今年”“古今”。
  3.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露西一共给爸爸写了几次信?在信中露西分别写了什么呢?
  4. 检查课文朗读。
  (1)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相机教学生字词。
  ①指导学生辨别多音字“朝”的读音,理解“朝(cháo)”就是“向”的意思。学习“朝(zhāo)”的读音并组词:朝阳、朝霞。
  ②结合图片理解“削”的意思,根据字义记忆字形,正确书写。组词:削苹果、削铅笔。
  ③联系生活,结合图片认识“锅”,组词:火锅、铁锅。根据意思记忆偏旁。
  ④结合实物认识“圆珠笔”:因笔尖是圆形的小钢珠而得名,小钢珠和笔杆内的墨水管相连,转动的时候带上墨水完成书写。
  教学生字“圆”,出示“圆”的古字形,它是一个形声字,里面的“員”是它的意思,表示俯视鼎,看到鼎口是圆形的。所以这个“圆”表示圆形。指导学生和“公园”的“园”区分。“圆”是全包围结构,里面的部分要写得紧凑。
  教学生字“笔”:古时候毛笔笔杆都是由竹子制成,因此“笔”是竹字头。
  (2) 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相机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刮胡子”,联系“削”来记忆:由立刀旁组成的汉字大部分都与尖锐的器具及使用这些器具的动作有关。拓展:割、刺、剑。
  ②教学生字“修”。“修”是形声字,“彡”表示它的意思,古时候指的是用来装饰的羽毛,所以它的本义是“装饰,使一件物品变得完美”,在文中指将物品恢复完好。
  ③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冷清”的意思。出示填空:爸爸不在家,没人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  一、遇见最美的桃花  就在大林寺,白居易意外地遇见了最美的桃花。此诗第一句“芳菲尽”与第二句“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在写景纪实中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跳跃,由低落叹春,突变成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同时,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强烈、特别的感受。而第三句“无觅处”与第四句“此中来”,由一个“转”字自然衔接。“春光”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撒着脚
小学生学习英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规范地书写26个英文字母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应用Flash软件,制作了“规范地书写26个英文字母”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实际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该课件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制作思路    将每一个英文字母大、小写的写法制成一个具有动画效果的影片剪辑元件,共26个元件(本文仅以制作字母“A a”的影片剪辑元件为例进行介绍),最后将这26个元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们对学生情操、人格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开辟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形成,优化教学效果。    巧用电教媒体,诱发情感体验
摘要 校本教研是以校内教学实践为内容,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教研活动。通过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英语教学部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证研究,论述校本教研对发展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程的作用。  关键词 校本教研;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3-0020-02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即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将“教、学、评”三者统整起来,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活动的设计思路,将传统的“目标→活动→评价”三段式结构变革为“目标→评价→活动”,先设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设置评价任务,清晰界定学习的结果表现,最后围绕评价任务设计对应的学习活动。二是交互性原则,即教与学实现多层面、多层次的交流互动。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传递”,将教与学的
指法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占重要位置,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良好习惯的养成、意志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其本身的枯燥,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学生是机械练习,学习时熟悉,转眼就忘记,再次练习又从头学起,不能真正形成技能;再之信息技术课程往往从三年级开设,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如何能让他们将这些枯燥的知识、机械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学生乐学、会学并形成技能是摆在教师面
《纽约市》是《新编英语阅读》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课文A。文章介绍了美国纽约市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有特色的一些建筑。这样能使读者对这个举世闻名的大都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介绍一个城市,尤其是外国的城市,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来讲这堂课会更形象生动,更能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纽约市,这个很多人都梦想着的地方。同时,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是这样设计讲
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课该怎么上?董军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声音》给了我很大启示。《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精读课文,“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想象中感受语言的生动,在多读、美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是董军老师执教本课的主要抓手。  一、尊重——个性化的阅读  体验  三年级学生学习经验不足、学习方法缺乏体系。他们对学习内容有好奇也有疑惑。该单元提出“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老师蹲下来,师生就平等了吗?”这句话使我陷入沉思。“师生平等”四个字看似浅显易懂,实则雾里看花。教师和学生如站在天平的两端,物欲杂念一多,天平就会摇摆不定。教师怎样看待学生,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关键。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如何做才能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权利,让每朵花都绽开笑靥呢?  今天,我收到了一张来自学生的告白:“李老师,我讨厌你!”此话犹如一把利刃深深扎进我的心里。几个学生看见我手里拿的纸
随着我国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校中的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充实,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议程。近年来出现的这方面的管理软件,推动了这方面工作的发展,但它们作为市场运作的产物,过于强调技术的超前和自成一体,致使软件的开放性、操作简便性和性价比,往往不能适应实际需要。本文提出并实现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以Visual Basic 6.0为编程平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