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教育;重要性
一、家校联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下,家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二、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沟通的策略
(1)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在与农村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时,一定要讲究一个“诚”字。他们也许会说话不着边际,但我们认真倾听,表示尊重;也许会脏话连篇,我们可以提醒,但不要横加指责;也许会报怨太繁忙,没时间管教孩子,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我们也别慌动气,赖心与家长交流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只要我们始终反映或体现我们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当我们同家长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这些内容的时候,家长会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
(2)与家长交流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俗话说“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我们应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3)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并及时告知家长。是优点就让它白天、晚上不间断的扩大影响,若是缺点就得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要求配合教育,让缺点不间断的受到控制,直至被消灭。
三、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家校联系的多种方式
1.面向全体家长,开好家长会
开家长会是目前较普遍的一种联系方式。利用家长会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学到一些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可以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交谈,具体地了解学校工作和孩子在校的真实的情况。特别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它为家长相互交流教育经验提供了平台,引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甚至还有助于帮助部分家长改掉一些不良习气。
在家长会上,我们有时要列举家长好、坏两方面的行为。对家庭教育进行得好的家长,我不但要在班上大加赞扬,而且会事先和他们沟通,请他们讲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少谈理论,多举实例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的家长对于那些教育理论不甚了解,讲了也是空谈。相反,他们对具体的事例更感兴趣,特别是本班学生家长教育学生的事例,会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一次一名家长进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训时,就请了一个学生家长来讲自己怎么训练孩子整理房间。会后,许多家长认为收获很大。不但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怎样进行训练。从后来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家长都行动起来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在提高。
而对家庭教育进行得不好的家长,也会提出现象,但绝不点名。如:有的家长自己满口脏话,要求孩子不讲脏话能不能做到?有的家长随手乱扔,尽管是附近没有垃圾箱,但是否可以将垃圾带走,扔到垃圾堆里?学生看到家长乱丢又能否做到不乱丢乱扔?并且讲完现象后故意留点时间给家长议论。一般这种时候家长都会对这种行为提出批判。我的目的,就是要让个别家长在群体中受到教育。就象对学生一样,表扬激励是一种教育方式,适度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家长和我们一样都是成人,直接教育,他们未必接受我们的意见。采取这种间接教育的方式我觉得效果还不错。
2.与个别家长联系形式多样
(1)主动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可以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我校每年暑期全体教师班主任及科任都去家访。这一活动深受家长欢迎。我们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向社会宣传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应密切配合的社会舆论。同时,也让家长明白,我们在关心孩子,感动部分不太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家长,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电话联系。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于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这种方式很受欢迎。特别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当要与他们的父母联系时,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有了父母的参与,教育效果便很明显。
(3)家长主动了解情况。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就说明,老师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已有了一定成效。当家长来访时,应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对家长进行了一次文明有礼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申瑞芝.家校合作 培养合格人才[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2年06期
[2]吴方红.中小学家校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丁伯正.试论家校合作[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教育;重要性
一、家校联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下,家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二、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沟通的策略
(1)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在与农村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时,一定要讲究一个“诚”字。他们也许会说话不着边际,但我们认真倾听,表示尊重;也许会脏话连篇,我们可以提醒,但不要横加指责;也许会报怨太繁忙,没时间管教孩子,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我们也别慌动气,赖心与家长交流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只要我们始终反映或体现我们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当我们同家长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这些内容的时候,家长会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
(2)与家长交流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俗话说“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我们应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3)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并及时告知家长。是优点就让它白天、晚上不间断的扩大影响,若是缺点就得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要求配合教育,让缺点不间断的受到控制,直至被消灭。
三、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家校联系的多种方式
1.面向全体家长,开好家长会
开家长会是目前较普遍的一种联系方式。利用家长会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学到一些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可以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交谈,具体地了解学校工作和孩子在校的真实的情况。特别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它为家长相互交流教育经验提供了平台,引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甚至还有助于帮助部分家长改掉一些不良习气。
在家长会上,我们有时要列举家长好、坏两方面的行为。对家庭教育进行得好的家长,我不但要在班上大加赞扬,而且会事先和他们沟通,请他们讲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少谈理论,多举实例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的家长对于那些教育理论不甚了解,讲了也是空谈。相反,他们对具体的事例更感兴趣,特别是本班学生家长教育学生的事例,会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一次一名家长进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训时,就请了一个学生家长来讲自己怎么训练孩子整理房间。会后,许多家长认为收获很大。不但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怎样进行训练。从后来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家长都行动起来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在提高。
而对家庭教育进行得不好的家长,也会提出现象,但绝不点名。如:有的家长自己满口脏话,要求孩子不讲脏话能不能做到?有的家长随手乱扔,尽管是附近没有垃圾箱,但是否可以将垃圾带走,扔到垃圾堆里?学生看到家长乱丢又能否做到不乱丢乱扔?并且讲完现象后故意留点时间给家长议论。一般这种时候家长都会对这种行为提出批判。我的目的,就是要让个别家长在群体中受到教育。就象对学生一样,表扬激励是一种教育方式,适度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家长和我们一样都是成人,直接教育,他们未必接受我们的意见。采取这种间接教育的方式我觉得效果还不错。
2.与个别家长联系形式多样
(1)主动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可以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我校每年暑期全体教师班主任及科任都去家访。这一活动深受家长欢迎。我们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向社会宣传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应密切配合的社会舆论。同时,也让家长明白,我们在关心孩子,感动部分不太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家长,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电话联系。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于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这种方式很受欢迎。特别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当要与他们的父母联系时,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有了父母的参与,教育效果便很明显。
(3)家长主动了解情况。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就说明,老师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已有了一定成效。当家长来访时,应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对家长进行了一次文明有礼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申瑞芝.家校合作 培养合格人才[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2年06期
[2]吴方红.中小学家校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丁伯正.试论家校合作[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