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兼论政府创新政策的调节效应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12—2016年山东省246家高新技术公司的科技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研发合作和企业经济效益等微观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拓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投入对绩效影响的滞后、累积效应以及政府创新政策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投入对绩效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并且当滞后两年和累积两年时效应最为显著;(2)在科技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政府科技研发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均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直接补贴政策更为有效;(3)非竞争性研发合作能正向调节企业研发活动投入与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政府创新政策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可持续成长的重要障碍,这也是理论界和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张鲁秀等撰写的《网络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式融资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对网络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揭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主要问题在于作为资金需求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向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资金披露与融资相关的信息的过程中存
期刊
文庙称名的发展变化,总体上体现出由孔子的弟子后裔祭师拜祖的"家庙",向代表中国文化的"国庙"的转变.不论从道统传承、精神内涵,还是从文化认知、学术表达等角度看,"文庙"的称谓才是最恰当、最准确的.作为孔子与儒家思想的物化表征,文庙与儒学发展史相始终,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一门学术意义上的"文庙学",并且成为思想研究、历史研究的"资源富集地带".当前最应集中力量研究的首推释奠礼,以便对各地开展的祭祀活动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