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5月生,江苏宜兴人,现任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研究员,江苏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研究中心组组长,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后在《江苏高教》、《江苏社会科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三部,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四项。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爱尔兰诗人)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耕耘与勤劳之后,才能够真正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蓦然回首,源于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不觉已有二十余年,期间颇有一些感悟。
境由心造,神融笔畅。闲暇时常常会动笔随意写写。书写时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要注入情感。此刻,横、竖、撇、捺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跃然纸上的每个字是心灵的律动,是感情的流淌和释放,更是对职业教育的不舍的情怀。我私下认为,我们的学生犹如一幅幅书法作品,每幅作品虽称不上绝妙佳构,但却各有千秋。它们有的奔放遒劲,波涛汹涌;有的饱含激情,浪花四溅;有的气运通达,别有真趣;有的清新端正,淡雅朴素……教师能力的高低、涵养的深浅等诸多要素都将决定着作品的价值。创作,体味并幸福着!这也是职教人割舍不掉的情怀。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我以为事无巨细、事事操心的人不会有突出的成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所作为。就学校管理而言,无为而治要求学校领导者用人性、民主和宽松的政策进行管理,既要依靠管理制度来规范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人文的情怀、人本的思想、人性化的管理内化到人心,使广大师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创业靠有为,治校靠无为。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建立必须是科学的,具有人性化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的管理需要我们这些管理者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师生,让冰冷的条文融化为大家的同识,让菁菁校园充满勃勃生机。
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向探究型、开放型、专家型转变。转变的基础是教师个性的张扬、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管理者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条件,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充满生机,真正体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数的哲理。“无为而治”的教育是我不懈的追求,期待着我们的学生有为而不妄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无为而无所不为。我想这也是无数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吧。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爱尔兰诗人)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耕耘与勤劳之后,才能够真正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蓦然回首,源于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不觉已有二十余年,期间颇有一些感悟。
境由心造,神融笔畅。闲暇时常常会动笔随意写写。书写时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要注入情感。此刻,横、竖、撇、捺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跃然纸上的每个字是心灵的律动,是感情的流淌和释放,更是对职业教育的不舍的情怀。我私下认为,我们的学生犹如一幅幅书法作品,每幅作品虽称不上绝妙佳构,但却各有千秋。它们有的奔放遒劲,波涛汹涌;有的饱含激情,浪花四溅;有的气运通达,别有真趣;有的清新端正,淡雅朴素……教师能力的高低、涵养的深浅等诸多要素都将决定着作品的价值。创作,体味并幸福着!这也是职教人割舍不掉的情怀。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我以为事无巨细、事事操心的人不会有突出的成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所作为。就学校管理而言,无为而治要求学校领导者用人性、民主和宽松的政策进行管理,既要依靠管理制度来规范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人文的情怀、人本的思想、人性化的管理内化到人心,使广大师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创业靠有为,治校靠无为。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建立必须是科学的,具有人性化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的管理需要我们这些管理者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师生,让冰冷的条文融化为大家的同识,让菁菁校园充满勃勃生机。
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向探究型、开放型、专家型转变。转变的基础是教师个性的张扬、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管理者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条件,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充满生机,真正体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数的哲理。“无为而治”的教育是我不懈的追求,期待着我们的学生有为而不妄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无为而无所不为。我想这也是无数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