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人口年龄构造一般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人口结构,我国在2000年已经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口达到了两亿人,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体育养生作为近几年的新名词,也成为了各界研究的对象,其含义是以保养生命。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人物访谈等方法,阐述传统体育养生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给出老年人传统体育养生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 传统体育养生 影响
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对长生不老的研究,以现在的科学理论长生不老是违背自然法则,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延缓衰老、预防疾病与健康长寿是有可以的,这也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目标,传统体育养生也正是从古人追寻健康长寿的道路上逐渐形成的,其精髓是:培补元气;调和气血;意念引导、心神宜静、形神兼养[1]。对促进中老年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作用。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定义
传统体育养生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意念的运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它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2]。
(二)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内容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内容较为丰富,按动作性质主要分为气功和武术两部分。
1.气功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静功和动功。
(1)静功。所谓静功,是以站、坐、卧等外表上静的姿势配合意念活动和各种高速呼吸的方法的一类功夫。特点是外静内动,静中有动。如站桩功、内养功、坐禅等。静功:养生术语。肢体不运动的功法。相对于动功而言。为气功及武术的常用功法。《保生秘要》:“所以《素问》首卷论曰:恬淡无为,敛神内守。盖以静功调养真气。”
(2)动功。所谓动功,是将意念活动,各种调整呼吸的方法与肢体运动(包括自我按摩、拍击)结合起来的一类功夫。特点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调身导引为主。
2.武术
武术作为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格斗技术,也是一项增强体质的方法,在当今社会,武术已经成为许多人强身健体、年延益寿的锻炼方法。把武术运动用于保健养生,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像太极拳这些缓慢节奏的武术运动,更是人们首选的养生项目[3]。
二、老年人身体疾病产生的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免疫功能下降,各个器官功能退化,引起常见的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硬化、肌肉力量下降等,大多数老年人没有事情可做,在心理方面容易情绪化,情绪低落易变,容易引起身体上的疾病。此外,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很容易产生肥胖,再加上缺乏运动,更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
三、传统体育养生对老年人身体上影响作用
周小青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血脂的影响》中研究得知,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呼吸机能、平衡能力以及反应速度,提高中老年人的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崔勇胜在《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中研究得知,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可以对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和调节其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陈秀英等在《六个月“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人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影响》中研究发现,受试者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明显改善,其中,女性受试者的改善程度高于男性,61-70岁受试者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50-60岁受试者。石爱桥等在《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人心理、生理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锻炼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积极改善,焦虑和抑郁水平降低,但无锻炼史的效果不如有锻炼史的明显,易筋经锻炼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肺功能,提高中老年人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张英根《健身气功对中老年心血管实验研究》中结果发现:健身气功锻炼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增加心搏量,降低外周阻力,提高血管顺应性,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李兴海在《太极拳锻炼对男性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长期参加太极拳运动的锻炼组的肺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男性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壁的弹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姚远在《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的研究》中经过16周的太极拳锻炼后,各项肌力指标除屈、伸膝肌群耐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太极拳锻炼能够增强老年人下肢的力量与耐力。朱家新在《太极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相比,具有更强的心理稳定性、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认知能力。
四、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健康备受人们的关注,老年人合理的参加传统体育养生活动,有利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有较好的健身价值,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往,愉悦身心。同时,传统体育养生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多建议老年人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持之以恒,必将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魏刚.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 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2002.
[4] 李军.传统体育养生认知及行为的研究[J].创新教育.
[5] 张喜琴.乾隆养生术对老年人健身功效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6] 程永.练习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
摘 要 人口年龄构造一般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人口结构,我国在2000年已经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口达到了两亿人,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体育养生作为近几年的新名词,也成为了各界研究的对象,其含义是以保养生命。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人物访谈等方法,阐述传统体育养生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给出老年人传统体育养生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 传统体育养生 影响
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对长生不老的研究,以现在的科学理论长生不老是违背自然法则,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延缓衰老、预防疾病与健康长寿是有可以的,这也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目标,传统体育养生也正是从古人追寻健康长寿的道路上逐渐形成的,其精髓是:培补元气;调和气血;意念引导、心神宜静、形神兼养[1]。对促进中老年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作用。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定义
传统体育养生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意念的运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它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2]。
(二)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内容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内容较为丰富,按动作性质主要分为气功和武术两部分。
1.气功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静功和动功。
(1)静功。所谓静功,是以站、坐、卧等外表上静的姿势配合意念活动和各种高速呼吸的方法的一类功夫。特点是外静内动,静中有动。如站桩功、内养功、坐禅等。静功:养生术语。肢体不运动的功法。相对于动功而言。为气功及武术的常用功法。《保生秘要》:“所以《素问》首卷论曰:恬淡无为,敛神内守。盖以静功调养真气。”
(2)动功。所谓动功,是将意念活动,各种调整呼吸的方法与肢体运动(包括自我按摩、拍击)结合起来的一类功夫。特点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调身导引为主。
2.武术
武术作为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格斗技术,也是一项增强体质的方法,在当今社会,武术已经成为许多人强身健体、年延益寿的锻炼方法。把武术运动用于保健养生,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像太极拳这些缓慢节奏的武术运动,更是人们首选的养生项目[3]。
二、老年人身体疾病产生的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免疫功能下降,各个器官功能退化,引起常见的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硬化、肌肉力量下降等,大多数老年人没有事情可做,在心理方面容易情绪化,情绪低落易变,容易引起身体上的疾病。此外,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很容易产生肥胖,再加上缺乏运动,更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
三、传统体育养生对老年人身体上影响作用
周小青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血脂的影响》中研究得知,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呼吸机能、平衡能力以及反应速度,提高中老年人的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崔勇胜在《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中研究得知,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可以对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和调节其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陈秀英等在《六个月“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人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影响》中研究发现,受试者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明显改善,其中,女性受试者的改善程度高于男性,61-70岁受试者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50-60岁受试者。石爱桥等在《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人心理、生理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锻炼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积极改善,焦虑和抑郁水平降低,但无锻炼史的效果不如有锻炼史的明显,易筋经锻炼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肺功能,提高中老年人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张英根《健身气功对中老年心血管实验研究》中结果发现:健身气功锻炼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增加心搏量,降低外周阻力,提高血管顺应性,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李兴海在《太极拳锻炼对男性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长期参加太极拳运动的锻炼组的肺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男性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壁的弹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姚远在《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的研究》中经过16周的太极拳锻炼后,各项肌力指标除屈、伸膝肌群耐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太极拳锻炼能够增强老年人下肢的力量与耐力。朱家新在《太极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相比,具有更强的心理稳定性、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认知能力。
四、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健康备受人们的关注,老年人合理的参加传统体育养生活动,有利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有较好的健身价值,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往,愉悦身心。同时,传统体育养生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多建议老年人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持之以恒,必将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魏刚.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 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2002.
[4] 李军.传统体育养生认知及行为的研究[J].创新教育.
[5] 张喜琴.乾隆养生术对老年人健身功效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6] 程永.练习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