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4日的上海已经进入雨季,外面的空气湿漉漉的,上海大剧院里却热闹非凡,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这里落下帷幕。这是李冰冰第一次以评委身份参加电影节,她也是金爵奖7位评审团成员中唯一的一位中国演员。
电影节期间,李冰冰已经答应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约访,但那9天里,她实在太忙,每天都要看两三部影片。“当评委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可以把多年来对电影的感悟和想法融入到评审的过程中。我把它当成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李冰冰告诉记者。
电影节过后,已回到北京的记者如约来到位于朝外大街丰联广场的李冰冰工作室。屋子的墙上挂满了华谊兄弟公司旗下艺人的照片,玻璃窗外是车水马龙的朝外大街。
李冰冰能攀升到国内演艺界的巅峰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她不够独一无二,甚至不够艳丽和抢眼,就是一个从小地方出来的女孩,看似很容易被解读,被把握、模仿和归类,这些都不属于巨星气质的范畴。但她又是孑然独立的——她从来都不是下一个谁,只是自己。
家中的“大救星”
在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冰冰总是会被拿来和其他一线女星比较。似乎“比赛”、“较量”这样的词汇一直围绕着这个脸上写着“好强”两字的女演员。李冰冰的确争强好胜,她毫不隐藏这一点。“那是一种血脉里的东西,”她说,“我妈妈就是一个特别追求完美的人,她很努力,包括生活、工作都很积极上进,所以血脉里的东西遗传给了我,我天生就有这种努力的心。”
李冰冰197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对李冰冰和小她两岁的妹妹李雪要求很严,要她们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五常是个很传统、闭塞的小镇,直到我读初中,镇上还没有公共汽车。我的父母都是只读过小学的工人。”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在酒厂工作的父亲抱回一台电视机,这在当时是一件稀罕之物。在电视里,李冰冰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有时间就跑到电视机前跟着里边的人边歌边舞。
1989年,李冰冰考入鸡西师范学校,这是一所中专,李冰冰学的是音乐专业。毕业后,李冰冰被分配到五常当了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教学生涯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她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晚会上碰到了东北著名演员高强,他发现了李冰冰的潜质,建议她去考上海戏剧学院。凭借出众的相貌和出色的表演,李冰冰顺利通过考试,可那时恰逢母亲做手术,前后花掉了3万元,李家变得一贫如洗。李冰冰想要放弃去上戏,父亲急了:“一定要去,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上大学。”李冰冰没拗过坚定的父亲,成为了上戏93级表演班的一员。
李冰冰在努力学习表演的同时,也试着接拍广告,补贴家用。1997年临近毕业时,李冰冰和一家化妆品公司签了一个广告大单,酬劳是26万元。“拿到钱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打电话,让他猜女儿赚了多少钱。一开始他猜1000元,最后猜到1万元。等我把实情告诉他后,老人家硬是半天说不出话来。”妈妈的药费、李冰冰的学费、在浙江大学读书的妹妹的学费,都有了着落,姑姑说她是家中的“大救星”。
她就像负重行军的士兵
从上戏毕业后的10年里,李冰冰走过常人无法想象的冗长阶梯,最终实现了一个演员的风光无限。
大学毕业前,李冰冰已经开始接拍影视剧,但更多是给老戏骨们当配角,直到2000年《少年包青天》热播,她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一位伶俐且具有正义感的女侠,受到业界及观众的一致好评。2004年,她凭借电影《天下无贼》中扮演艳贼小叶而跨入一线影星的行列。
《云水谣》是让李冰冰真正翻身的一部电影。她在影片中饰演战地护士王金娣,演绎了一份朴素、热烈而感人的爱。在选角的时候,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曾心中打鼓:“李冰冰演过艳贼,能演好女战士吗?”李冰冰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一到西藏拍戏,李冰冰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发烧、呕吐,头部还受了伤,但仍在坚持拍。“那时候真的是感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唯一的念头就是同生共死。”凭借这部电影,李冰冰荣登200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影后和2008年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两个宝座。
2009年,李冰冰凭借在电影《风声》中出演的译电组组长一角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11年上映的电影《辛亥革命》对她而言则有另一番意义。她在片中演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很多人担心李冰冰会成为“花瓶”,她底气十足地说:“我绝不当‘花瓶’。”片中黄花岗起义失败,林觉民等革命党人被枪决,尸体被推进河里,徐宗汉冒着大雨跑到泥泞的河滩前去打捞。拍戏时,气温接近零摄氏度,非常寒冷,李冰冰还要淋着雨,在雨中嚎啕大哭。饰演尸体的演员一个个人高马大,拖起来极为费力,李冰冰每走一步,膝盖都会深深陷到泥里,然后拔出来,再走。
每个人身上都有天赋,有人才华外露,有人禀赋潜藏,李冰冰俨然属于后者,她通过10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天赋的开发。曾有人评论说,对李冰冰这样资质并不算高的女星来说,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今天的成就,注定要挨过无数的辛酸。她像负重行军的士兵一样,拼了命地、无比艰难地试图摆脱“花瓶”的命运。她还像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型学生,毅力可敬。“拼命三娘”的称号让人既敬又怜。连《风声》的导演高群书都说:“她太执著,活得太累。希望她放松心态,多玩,多喝酒,快乐是最重要的。”
现在,华表、百花、金马这3座奖杯足以让李冰冰坐稳“实力派”的交椅。对她的关注甚至已经延展到了大洋彼岸,2011年,由她担纲主演的《雪花秘扇》在美国上映,她应邀录制了4档脱口秀节目,美国畅销杂志《人物》还发表了题为《你为什么应该认识李冰冰》的报道。
对国内观众而言,现在也许是重新认识李冰冰的时候了。
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等
环球人物杂志:你是一个从小地方出来走向大舞台的人,是什么支撑你一步步走过来的?
李冰冰:我没有强调一定要给自己什么人生信条,只是认准一个方向,脚踏实地地去做,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情。碰到具体的事情时,我觉得,第一,要看是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二,是不是有意义的事情;第三,值不值得去做。
电影节期间,李冰冰已经答应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约访,但那9天里,她实在太忙,每天都要看两三部影片。“当评委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可以把多年来对电影的感悟和想法融入到评审的过程中。我把它当成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李冰冰告诉记者。
电影节过后,已回到北京的记者如约来到位于朝外大街丰联广场的李冰冰工作室。屋子的墙上挂满了华谊兄弟公司旗下艺人的照片,玻璃窗外是车水马龙的朝外大街。
李冰冰能攀升到国内演艺界的巅峰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她不够独一无二,甚至不够艳丽和抢眼,就是一个从小地方出来的女孩,看似很容易被解读,被把握、模仿和归类,这些都不属于巨星气质的范畴。但她又是孑然独立的——她从来都不是下一个谁,只是自己。
家中的“大救星”
在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冰冰总是会被拿来和其他一线女星比较。似乎“比赛”、“较量”这样的词汇一直围绕着这个脸上写着“好强”两字的女演员。李冰冰的确争强好胜,她毫不隐藏这一点。“那是一种血脉里的东西,”她说,“我妈妈就是一个特别追求完美的人,她很努力,包括生活、工作都很积极上进,所以血脉里的东西遗传给了我,我天生就有这种努力的心。”
李冰冰197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对李冰冰和小她两岁的妹妹李雪要求很严,要她们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五常是个很传统、闭塞的小镇,直到我读初中,镇上还没有公共汽车。我的父母都是只读过小学的工人。”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在酒厂工作的父亲抱回一台电视机,这在当时是一件稀罕之物。在电视里,李冰冰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有时间就跑到电视机前跟着里边的人边歌边舞。
1989年,李冰冰考入鸡西师范学校,这是一所中专,李冰冰学的是音乐专业。毕业后,李冰冰被分配到五常当了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教学生涯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她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晚会上碰到了东北著名演员高强,他发现了李冰冰的潜质,建议她去考上海戏剧学院。凭借出众的相貌和出色的表演,李冰冰顺利通过考试,可那时恰逢母亲做手术,前后花掉了3万元,李家变得一贫如洗。李冰冰想要放弃去上戏,父亲急了:“一定要去,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上大学。”李冰冰没拗过坚定的父亲,成为了上戏93级表演班的一员。
李冰冰在努力学习表演的同时,也试着接拍广告,补贴家用。1997年临近毕业时,李冰冰和一家化妆品公司签了一个广告大单,酬劳是26万元。“拿到钱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打电话,让他猜女儿赚了多少钱。一开始他猜1000元,最后猜到1万元。等我把实情告诉他后,老人家硬是半天说不出话来。”妈妈的药费、李冰冰的学费、在浙江大学读书的妹妹的学费,都有了着落,姑姑说她是家中的“大救星”。
她就像负重行军的士兵
从上戏毕业后的10年里,李冰冰走过常人无法想象的冗长阶梯,最终实现了一个演员的风光无限。
大学毕业前,李冰冰已经开始接拍影视剧,但更多是给老戏骨们当配角,直到2000年《少年包青天》热播,她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一位伶俐且具有正义感的女侠,受到业界及观众的一致好评。2004年,她凭借电影《天下无贼》中扮演艳贼小叶而跨入一线影星的行列。
《云水谣》是让李冰冰真正翻身的一部电影。她在影片中饰演战地护士王金娣,演绎了一份朴素、热烈而感人的爱。在选角的时候,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曾心中打鼓:“李冰冰演过艳贼,能演好女战士吗?”李冰冰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一到西藏拍戏,李冰冰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发烧、呕吐,头部还受了伤,但仍在坚持拍。“那时候真的是感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唯一的念头就是同生共死。”凭借这部电影,李冰冰荣登200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影后和2008年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两个宝座。
2009年,李冰冰凭借在电影《风声》中出演的译电组组长一角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11年上映的电影《辛亥革命》对她而言则有另一番意义。她在片中演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很多人担心李冰冰会成为“花瓶”,她底气十足地说:“我绝不当‘花瓶’。”片中黄花岗起义失败,林觉民等革命党人被枪决,尸体被推进河里,徐宗汉冒着大雨跑到泥泞的河滩前去打捞。拍戏时,气温接近零摄氏度,非常寒冷,李冰冰还要淋着雨,在雨中嚎啕大哭。饰演尸体的演员一个个人高马大,拖起来极为费力,李冰冰每走一步,膝盖都会深深陷到泥里,然后拔出来,再走。
每个人身上都有天赋,有人才华外露,有人禀赋潜藏,李冰冰俨然属于后者,她通过10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天赋的开发。曾有人评论说,对李冰冰这样资质并不算高的女星来说,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今天的成就,注定要挨过无数的辛酸。她像负重行军的士兵一样,拼了命地、无比艰难地试图摆脱“花瓶”的命运。她还像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型学生,毅力可敬。“拼命三娘”的称号让人既敬又怜。连《风声》的导演高群书都说:“她太执著,活得太累。希望她放松心态,多玩,多喝酒,快乐是最重要的。”
现在,华表、百花、金马这3座奖杯足以让李冰冰坐稳“实力派”的交椅。对她的关注甚至已经延展到了大洋彼岸,2011年,由她担纲主演的《雪花秘扇》在美国上映,她应邀录制了4档脱口秀节目,美国畅销杂志《人物》还发表了题为《你为什么应该认识李冰冰》的报道。
对国内观众而言,现在也许是重新认识李冰冰的时候了。
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等
环球人物杂志:你是一个从小地方出来走向大舞台的人,是什么支撑你一步步走过来的?
李冰冰:我没有强调一定要给自己什么人生信条,只是认准一个方向,脚踏实地地去做,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情。碰到具体的事情时,我觉得,第一,要看是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二,是不是有意义的事情;第三,值不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