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字,快速击穿消费者心防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和服务,多如雨后之春笋,随便一个细分市场,也有巨多对手跟你竞争。所以很多营销人,铆足了劲儿把自身优点吹了个遍。
  但奇怪的是,消费者根本没耐心听你吹,也记不住你那“7大功能、8项优势,9个独特专利”。
  其实这时候可以用USP理论检视一下自己是不是提炼出了独特的销售卖点,营销体力有没有都倾注到这一点上。
  我们从一家在线英语培训平台A外教网来具体看,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专业认证的外教,在网上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学习。
  那么我们怎么样提炼出它的USP呢?优势提取!那A外教网的竞争优势用作USP到底合不合适?
  第一个优势:外教资格专业认证。不适合作为差异点来宣传,因为这是在提升消费者的信任程度,但线上平台的信任感天然的要弱于线下平台。
  第二个优势:随时随地学英语。如果把便捷度当成一个主要的宣传点,受众理解的却是可以去自主学习。
  第三个优势:价格便宜,一节课只要二十几块钱,行业里的白菜价。
  白菜价,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宣传点,把这个USP放到不同的营销环境里淬炼成具体的文案和宣传语,比如放在PC端和移动端的主宣传语,因为是主动搜索的用户,用户认知度相对较高,需求也比较强烈,广告语可以直接清楚直白一点——史上最便宜的1V1英语私教。就是这13个字。
  营销本质上就是自吹自擂,但是一定要避免牛吹得过于分散,提炼出一个独特的USP,围绕它开展自己的营销活动,才能让营销效率更高。不是所有竞争优势都可以用来当宣传点,有些竞争优势只具备体验价值,不具备宣传价值。
其他文献
过去一年,大众化产品的受关注程度逐渐降低,碎片化小长尾产品随时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主流,那些因出境游而被中国市场所认知的产品,通过天猫国际或亚马逊跨境购进入中国市场,打破了传统消费品依靠大规模分销、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营销方式,通过试用体验形成口碑和场景化,进而吸引消费人群。  新兴消费者,个性、自我、特立独行,愿意寻找各种好玩的免费入口,并由此建立消费路径依赖。大众消费品牌则有了日渐老化的趋势,其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