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三位一体”德育活动就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搞好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接班人。
关建词:“三位一体”;模式;实施;变化
为不断提高山区学生家长和全体师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我们针对山区实际,在德育活动中实施“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取得可喜成果。
一、“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实施
所谓“三位一体”德育活动就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搞好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接班人。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实施办法:
(一)“谈心”——第一次家长会
开展“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爸爸妈妈向孩子说说心里话”活动,这是第一次家长会的主题。活动提前一周布置,召开家长会,各班级分别进行。家长会上,孩子们在台上说,家长在台下听,家长在台上说,孩子们在台下听。孩子的话童言无忌,一针见血。家长的话实实在在诚心诚意。通过互相谈心,提高家长认识,创设幽雅家庭环境,促进孩子不断提高。活动中自始至终要求每个家庭设一本家长会作业本。第一页学生写“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后面是家长写“向孩子说说心里话”。同时又开展了“周末家庭汇报会”活动。要求每个家庭设一本“周末家庭汇报会纪实”。纪实的整理,三至五年级由学生完成,一至二年级由家长完成。
(二)“谈变”——第二次家长会
这是第二次家长会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前次活动,发现家长、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前一周让学生、家长写好“我和爸爸妈妈都变了”的作业。召开家长会时让孩子说家长的变化,家长说孩子的变化。对家长会作业尤其周末家庭汇报会,各班主任一周一收,进行检查批阅。通过家长会的召开和“周末家庭汇报会纪实”的检查、批阅,看其家长、学生的转变与进步。
(三)“谈人”——第三次家长会
这是第三次家长会的主题。主要是在前二次活动的基础上,共同探讨究竟应该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即:家长怎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家里做个好家长。”学生怎样“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中家做个好孩子。”这是开展活动的最终目的。以达到家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实现以德治校的目的。
(四)“谈教”——第四次家长会
请家教专家为学生家长讲现代家教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走出只看分数不讲怎样教孩子做人,山区的孩子没多大出息的误区,让家长理解教人与教知同重。从而能让家长在活动中积极配合学校,使家庭教育发挥应有作用。
(五)建立“新苗广播站”——将德育活动推向社会
为宣传“三位一体”教育活动,不断把社会、学校、家庭德育教育引向深入。促进村风、校风、家风的不断好转,建立“新苗广播站”。广播站按行政村划分。由本村的三至五年级学生组成,利用各村的广播设施。撰稿、组稿、播稿都由学生完成。每周星期日早晨六点钟,广播组准时广播,广播的内容以“三位一体”德育活动为主,加之科学小知识,道德与法制、乡村新风等。广播组选中谁的稿子就由谁去广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以来,不但使他们受到德育教育,而且使他们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面向社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开播 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六)我与“现代家教”——家校结合谈家教
为使“三位一体”德育活动不断深入、完善、提高、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家长提供现代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榜样,我们在以后的家长会上,开展了“我与现代家教”主题活动。活动共分四个主题:(1)以自身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谈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体会;(2)谈谈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家庭教育如何和学校教育相配合;(4)请你设想一个你认为什么样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对照自己准备做哪些改进。
二、“三位一体”德育活动带来的变化
“三位一体”德育活动代表了山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活动一开始就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管是从学生到家长,还是从校风家风到社会风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现在学生努力学习的多了,厌学的少了,遵守纪律的多了,破坏纪律的少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多了,娇生惯养、挑吃挑穿的少了;好人好事多了,坏人坏事少了。二年级一班学生武姣婵,放学路上拾到一个提包,打开后内有900多元钱和一些药品。900多元钱对一个城市孩子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山村学生来说,那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几乎是她读完小学的全部费用,可想而知它的诱惑力有多大。但这个学生想到的不是这些,只是默默等着丢钱人的到来,丢钱的是位老爷爷,他没有儿女,1000来元是他的全部积蓄,本来想到医院去治病,但舍不得花钱,只花几十元买了点药,这900多元钱对于老爷爷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找到钱的老爷爷真是千恩万谢,第二天给学校送来一封感谢信,这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对我们德育教育的肯定。
(二)家庭育人环境得到了净化
夫妻吵架的少了,酗酒闹事、赌博、打仗的少了。家庭中平等对话的多了,共同学习的多了。两对闹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有一个学生的父亲常常喝醉了酒与妻子打架,并多次把妻子赶出门外,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谈心”活动,孩子的声声泪,刺痛了他的心,面对学生和家长当场表示:“孩子,以前爸爸的做法对不起你,今天我面对全班的学生和家长向你保证,今后决不饮酒。”自第一次家长会至今这位家长再没喝酒。有一个学生的父母离婚已经数月,离婚前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的好言相劝,村、镇有关部门调解都无能为力。孩子更是左右为难,以泪洗面。多亏学校的家长会“谈心”活动,在老教师的指点下学生“请”来了已分离的一对夫妻,“谈心”会上孩子在台上的字字泪,声声情,句句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家长,人们流下了同情和责备的泪水。妈妈泣不成声地说:“孩子你受委屈了,妈妈对不起你。”爸爸说:“孩子,以前都是爸爸不好,男人没有男子汉的风度,与你妈妈斤斤计较。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从今天起,爸爸还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谁能相信一个亲朋好友乃至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在一个小小的“谈心”活动中解决了。
(三)小课堂带动了大社会
所属村违法乱纪的现象少了,社会环境稳定,尊老爱幼、钻研各种技术、比家教比学习蔚然成风,讲公德、拾金不昧、好家长好学生人人称颂。
(四)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通过批阅家长作业、汇报会纪实,教师与家长沟通了心灵,拉近了感情距离,完善了育人思路,促使教师大练基本功,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
总之,“三位一体”德育活动紧密联系学校德育目的,密切联系山村生活实际,把学校德育活动推向社会,学生真正在社会大课堂中茁壮成长。
关建词:“三位一体”;模式;实施;变化
为不断提高山区学生家长和全体师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我们针对山区实际,在德育活动中实施“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取得可喜成果。
一、“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实施
所谓“三位一体”德育活动就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搞好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接班人。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实施办法:
(一)“谈心”——第一次家长会
开展“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爸爸妈妈向孩子说说心里话”活动,这是第一次家长会的主题。活动提前一周布置,召开家长会,各班级分别进行。家长会上,孩子们在台上说,家长在台下听,家长在台上说,孩子们在台下听。孩子的话童言无忌,一针见血。家长的话实实在在诚心诚意。通过互相谈心,提高家长认识,创设幽雅家庭环境,促进孩子不断提高。活动中自始至终要求每个家庭设一本家长会作业本。第一页学生写“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后面是家长写“向孩子说说心里话”。同时又开展了“周末家庭汇报会”活动。要求每个家庭设一本“周末家庭汇报会纪实”。纪实的整理,三至五年级由学生完成,一至二年级由家长完成。
(二)“谈变”——第二次家长会
这是第二次家长会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前次活动,发现家长、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前一周让学生、家长写好“我和爸爸妈妈都变了”的作业。召开家长会时让孩子说家长的变化,家长说孩子的变化。对家长会作业尤其周末家庭汇报会,各班主任一周一收,进行检查批阅。通过家长会的召开和“周末家庭汇报会纪实”的检查、批阅,看其家长、学生的转变与进步。
(三)“谈人”——第三次家长会
这是第三次家长会的主题。主要是在前二次活动的基础上,共同探讨究竟应该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即:家长怎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家里做个好家长。”学生怎样“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中家做个好孩子。”这是开展活动的最终目的。以达到家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实现以德治校的目的。
(四)“谈教”——第四次家长会
请家教专家为学生家长讲现代家教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走出只看分数不讲怎样教孩子做人,山区的孩子没多大出息的误区,让家长理解教人与教知同重。从而能让家长在活动中积极配合学校,使家庭教育发挥应有作用。
(五)建立“新苗广播站”——将德育活动推向社会
为宣传“三位一体”教育活动,不断把社会、学校、家庭德育教育引向深入。促进村风、校风、家风的不断好转,建立“新苗广播站”。广播站按行政村划分。由本村的三至五年级学生组成,利用各村的广播设施。撰稿、组稿、播稿都由学生完成。每周星期日早晨六点钟,广播组准时广播,广播的内容以“三位一体”德育活动为主,加之科学小知识,道德与法制、乡村新风等。广播组选中谁的稿子就由谁去广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以来,不但使他们受到德育教育,而且使他们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面向社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开播 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六)我与“现代家教”——家校结合谈家教
为使“三位一体”德育活动不断深入、完善、提高、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家长提供现代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榜样,我们在以后的家长会上,开展了“我与现代家教”主题活动。活动共分四个主题:(1)以自身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谈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体会;(2)谈谈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家庭教育如何和学校教育相配合;(4)请你设想一个你认为什么样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对照自己准备做哪些改进。
二、“三位一体”德育活动带来的变化
“三位一体”德育活动代表了山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活动一开始就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管是从学生到家长,还是从校风家风到社会风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现在学生努力学习的多了,厌学的少了,遵守纪律的多了,破坏纪律的少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多了,娇生惯养、挑吃挑穿的少了;好人好事多了,坏人坏事少了。二年级一班学生武姣婵,放学路上拾到一个提包,打开后内有900多元钱和一些药品。900多元钱对一个城市孩子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山村学生来说,那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几乎是她读完小学的全部费用,可想而知它的诱惑力有多大。但这个学生想到的不是这些,只是默默等着丢钱人的到来,丢钱的是位老爷爷,他没有儿女,1000来元是他的全部积蓄,本来想到医院去治病,但舍不得花钱,只花几十元买了点药,这900多元钱对于老爷爷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找到钱的老爷爷真是千恩万谢,第二天给学校送来一封感谢信,这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对我们德育教育的肯定。
(二)家庭育人环境得到了净化
夫妻吵架的少了,酗酒闹事、赌博、打仗的少了。家庭中平等对话的多了,共同学习的多了。两对闹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有一个学生的父亲常常喝醉了酒与妻子打架,并多次把妻子赶出门外,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谈心”活动,孩子的声声泪,刺痛了他的心,面对学生和家长当场表示:“孩子,以前爸爸的做法对不起你,今天我面对全班的学生和家长向你保证,今后决不饮酒。”自第一次家长会至今这位家长再没喝酒。有一个学生的父母离婚已经数月,离婚前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的好言相劝,村、镇有关部门调解都无能为力。孩子更是左右为难,以泪洗面。多亏学校的家长会“谈心”活动,在老教师的指点下学生“请”来了已分离的一对夫妻,“谈心”会上孩子在台上的字字泪,声声情,句句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家长,人们流下了同情和责备的泪水。妈妈泣不成声地说:“孩子你受委屈了,妈妈对不起你。”爸爸说:“孩子,以前都是爸爸不好,男人没有男子汉的风度,与你妈妈斤斤计较。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从今天起,爸爸还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谁能相信一个亲朋好友乃至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在一个小小的“谈心”活动中解决了。
(三)小课堂带动了大社会
所属村违法乱纪的现象少了,社会环境稳定,尊老爱幼、钻研各种技术、比家教比学习蔚然成风,讲公德、拾金不昧、好家长好学生人人称颂。
(四)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通过批阅家长作业、汇报会纪实,教师与家长沟通了心灵,拉近了感情距离,完善了育人思路,促使教师大练基本功,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
总之,“三位一体”德育活动紧密联系学校德育目的,密切联系山村生活实际,把学校德育活动推向社会,学生真正在社会大课堂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