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影响胆道闭锁患儿(biliary atresia,BA)经典Kasai术后早期胆管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组中35例BA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二项分类logistic同归分析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近期胆管炎发生与术后胆汁引流效果、术后辅以激素治疗及术中预留胆支长度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患儿性别、手术日龄、术前总胆红素及肝功能、手术前后辅以熊去氧胆酸和苯巴比妥利胆退黄治疗、术
【机 构】
: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胆道闭锁患儿(biliary atresia,BA)经典Kasai术后早期胆管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组中35例BA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二项分类logistic同归分析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近期胆管炎发生与术后胆汁引流效果、术后辅以激素治疗及术中预留胆支长度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患儿性别、手术日龄、术前总胆红素及肝功能、手术前后辅以熊去氧胆酸和苯巴比妥利胆退黄治疗、术中设置防反流瓣及术后抗感染力度等因素无关.结论 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胆汁引流效果好,辅以激素治疗,同时术中预留胆支长度充分的BA患儿,其术后不易发生早期胆管炎;反之,患儿发生早期胆管炎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激活剂(Smac)在小儿血管瘤消退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未经其他治疗、单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标本31例,结合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血管瘤进行分类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XIAP、Smac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8例增殖期血管瘤XIAP、Srnac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2421.
目的 探讨脂质体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Survivin A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到体外培养的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光镜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变化;用四氮唑盐(MTT)法观察转染后48 h不同浓度Survivin ASODN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
患儿:女,1 d.因生后发现腹部包块1 d于2009年12月19日入院.检查:腹壁浅静脉怒张,右上中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10 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境界不清.腹部彩超:肝内混合性包块.腹部MRI:上腹部肝左叶占位病变,长径9 cm,考虑胚胎类肿瘤或肝母细胞瘤.Hb 109 g/L,CEA1.45 ng/ml,HCG22.75 mIU/ml,HBsAb(+).术前诊断:腹部肿块待查,肝母细胞瘤?
目的 总结18例儿童卵黄囊瘤手术治疗和化疗的临床经验,分析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例儿童卵黄囊瘤的病例资料.男12例,女6例,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和血AFP水平升高,做出临床诊断.原发部位:睾丸10例,卵巢3例,骶尾部4例,腹部1例.结果 11例完全切除及BEP方案化疗;5例未完全切除、化疔;1例完全切除、未化疗;1例未完全切除也未行化疗
目的 初步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测定皮肤胆红素动态变化与黄疸消退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至12月,收治黄疸患儿52例,男19例,女33例,年龄36 d~304 d,平均年龄83 d,包括胆汁淤积5例,胆道闭锁47例,采血测血清胆红素同时测其皮肤胆红素.同期收治非黄疸患儿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26 d~200 d,平均年龄119 d,采血测血清胆红素同时测其皮肤胆红素.其中行Kas
目的 检测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滴度与11种CD4+T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流式微球技术对29例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巨细胞病毒滴度和CD4+T细胞表达的11种细胞因子(IL-12p70、IFN-γ、IL-2、IL-10、IL-8、IL-6、IL4、IL5、IL-1β、TNF-α和TNF-β)进行定量检测,并统计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