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桂枝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桂枝附子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盐酸替扎尼定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VAS、ODI评分上均有改善,治疗2周后,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而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周后总有效率为76.67%,低于对照组的86.67%,3个月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治疗有效,可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短期疗效不显著,但长期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芒柄花素、高丽槐素3个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A)-0.1%乙酸(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刺桐碱、芒柄花素、高丽槐素进样量分别在2.52~41.28μg·mL-1 (r=0.9996)、4.57~27.92μg·mL-1 (r=0.9995)和1.63~23.26μg·mL-1 (r=0
目的:观察黄芪超微粉对环磷酰胺免疫失衡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周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饮片组(HQY,10 g/kg)、黄芪超微粉高剂量组(HQFH,10 g/kg)、黄芪超微粉中剂量组(HQFM,2g/kg)、黄芪超微粉低剂量组(HQFL,0.4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各药物治疗组小鼠采用80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免疫失衡模型,连续注射4天,然后每周强化1次,共强化2次,各药物治疗组小鼠于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当日开始灌胃给药,所有小鼠于末次强化
目的:研究地黄饮片至标准汤剂的物质传递,阐释饮片—标准汤剂物质变化规律及分布.方法:建立地黄饮片—标准汤剂UPLC特征图谱,并根据质谱分析进行化合物推断;利用新公式-K值分析化合物传递过程中的规律.结果: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对9个特征峰进行结构推断,确定了7个特征峰: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洋地黄叶苷B(峰1)、6-O-E-阿魏酰基筋骨草醇(峰7)、地黄苷/异地黄苷(峰8),苯乙醇苷类成分焦地黄苯乙醇苷A1/A2(峰2),毛蕊花糖苷(峰3),异毛蕊花糖苷(峰4),焦地黄苯乙醇苷B1/B2(峰
目的:分析研究黄精种子油脂的脂肪酸组分.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黄精种子的油脂,甲酯化后用气质联用法分析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3种黄精种子平均粗脂肪相对含量分别为:多花黄精6.76%、滇黄精5.75%、黄精1.59%.经GC-MS分析,从多花黄精种子中提取的脂肪酸中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以亚油酸含量最多,占总含量的51.56%;黄精种子脂肪酸中鉴定出7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相对含量为47.02%;滇黄精种子脂肪酸中鉴定出5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共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62.53%.结论:黄
目的:优选以喷雾干燥方式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β-CD与丹皮酚的用量比、β-CD与水的用量比、包合时间、喷雾干燥进出风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丹皮酚-β-CD的包合工艺.对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湿稳定性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优选的包合工艺为:取丹皮酚结晶置于研钵中,加适量95%乙醇溶解,β-CD与丹皮酚的用量比为10∶1、β-CD与水的用量比为1∶6、包合时
目的:制备刺五加标准汤剂,研究其质量标准,为刺五加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制备16批不同产地刺五加标准汤剂.计算其出膏率;以紫丁香苷作为含量测定指标,计算转移率;建立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6批刺五加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5.74%;紫丁香苷平均含量为4.41%,紫丁香苷平均转移率为42.25%;16批刺五加标准汤剂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确认了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原儿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