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色,基于特殊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上的不足,生活语文教学的实践可以化难为易,激发学生语文认知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新时期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學质量的实效性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生活语文;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提高特殊教育生活语文教学的实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生活认知能力,既要注重兴趣的提升,又要注重语文教学成效的改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作为一种发展方向,教师务必要树立人本意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积极评价,促进生活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实物操作促进学生的形象感知
  特殊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仅仅进行抽象化的语文知识讲解,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从生活实物出发,进行语文要素的融合,可以给特殊学生直观化,形象化的语文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比如在认识生活里的笔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钢笔,铅笔,圆珠笔,自动笔等钢笔类型摆在学生面前,学生两两一组,一位同学提问:这是什么笔?另一位同学回答,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帮助提醒,从笔迹,颜色等方面引导学生辨认。实物在生活中几乎俯拾即是,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实物的准备,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能够在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多方面和学生发生互动的实物给学生,激发学生感知生活的兴趣。
  二、情境演示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
  生活语文教学要注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模仿,为特殊学生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创造一个逼真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在欢乐的交流和表演中,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组织开展一个“过家家”游戏,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提供一些道具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舞台和服装的自主设计,整个过程中,学生会被环境促使着自动展开对话,如“该吃饭了,我去做饭”,“今天天气不好,不晒被子了”,“今天我洗碗”等等,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化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手段,丰富学生的生活化语汇,同时使语文知识寓教于乐。
  三、多媒体强化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依托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是提升生活语文教学趣味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可以借助于声音,图画,视频等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十分有助于特殊学生对生活知识和常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生认识汉字“碗”时,就可以通过PPT展示几种常见的碗,塑料的,玻璃的,瓷的,等等等等,一边展示一边引领学生模仿音频中“碗”的发音进行跟读,通过一遍一遍的练习,学生不但知道了“碗”的含义,而且初步认识了“碗”这个汉字的发音和形状。为了加强语句练习,教师可以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个小朋友在喝水,一张是一个小朋友在吃饭,让学生辨认出哪一张图片和碗有关,并让学生跟读“他在用碗吃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剪辑一些片段让学生配音,看看谁配的最有趣,最感人,最生动,就把“配音小能手”的称号送给学生,借此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四、课外实践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如果教师只是在班级教室里进行生活语文的教学工作,长此以往,会限制学生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感触,于是教师可以适时带领学生去室外,去公园,去田野,感受大自然美丽的风光,陶冶孩子们的心灵,提升生活语文教学的视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一些重要节日到来之际带领学生去超市观看员工包粽子,去面包店观看员工做月饼,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和学生一起观看升国旗活动,回来之后让学生表达活动感想和感悟,并引导学生拿起笔来进行简单的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同时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课外实践要循序渐进,注意时间和路线的合理安排,关注安全和秩序,保障语文学习魅力的展现。
  五、家校共育使生活语文教学更加全面
  家庭是特殊学生的生活重心,提升生活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通过家访,微信,送教上门等家校沟通方式,引导家长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活动和游戏,一方面巩固课堂所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学校教授完餐具之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家长在家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记忆餐具类型,和孩子展开对话: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勺子?木头的还是不锈钢的?在一遍一遍的问答练习中,提升特殊学生的生活驾驭能力。教师要经常和家长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动态,并对问题进行指导,通过耐心帮扶,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信赖,促进家庭生活教育的高效发展。
  六、个性化差异引导中彰显教育公平
  特殊学生在语文基础,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较为明显,这促使生活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阅历,语言天赋,一方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按照学习能力不同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他们设计不同的语文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学习动力,一方面要注意互帮互助氛围的营造,通过优等生带动后进生,中等生之间互相激励和鼓励,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达到共同进步和成长的目的。提升生活语文教学的实效,教师务必要在备课阶段多花一些时间,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图片,微课,视频,让学生在生活语文课堂上有更多选择,彰显新时代特殊教育人本理念。
  总之,教师要从实物展示,情境营造,多媒体演示,课外实践等方面推进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注重差异化引导和个性化帮扶,为特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创造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淼.浅谈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9,{4}(11):178-179.
  [2]贾良峰.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17,{4}(09):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革新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字体设计课程越来越重视,所以需要教师重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以此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字体设计课程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相应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创新其教学方法,并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而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字体设计是中等职业学
摘要: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较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合理设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
摘要:文章阐述了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继而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启发式教学、一题多解、类比等三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在教学中如何具体实践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  关键词:创新思维 启发式教学 一题多解 类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属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音乐课程标准也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有了明确的规定。让合唱走入音乐课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凝聚班级集体力,调动起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互相协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感教育;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音乐蕴含着创作者的丰富
摘要:在个别化康复的教学中,幼儿的构音习得规律一般是音位诱导、音位习得、音位对比和音位强化的过程,在音位习得中我们会惯用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强化练习,但是在这个习得的规律中,孩子在运用到连续语音中时,却表现的不是很理想,总会把已习得的音说错,降低了目标音位在连续语音中的正确率。我通过一例个别化康复训练中《小刺猬分果果》的故事,对/g/在连续语音中运用的教学案例,进一步探究如何更加有效的基于故事提
摘要:多媒体对于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宽写作的思路;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画面营造,让学生运用贴切的词汇和多样的修辞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写作的思想性。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中年级作文训练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中年级;作
摘要:现阶段,在课堂上如何提问,问多深的问题,问多少问题才能有利于加快课堂进度是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在用叙述式讲解的口吻去向学生讲解学生会经常走神,或者不知道教师讲解的到底是重点还是基础所以教师就无法将课堂提问的最大作用发挥到课堂之中因此在以下本人将对课堂提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做出正确的意见以及指导,以供教师能够合理的去使用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度”的把握  中图分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师道尊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然就不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但是“师道尊严”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人格尊严,扼杀了他们鲜活的个性。因此,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要转变观念,主动蹲下身子,享受“动”起来的快乐,努力做学生的朋友。只有当学生把你当作朋友时,他才会敞开心扉。这样,你就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能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对症
摘要:议题式教学指的是以一个现象、一个热点或者一种观点为主要讨论内容,通过语言辩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和思考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议题式教学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议题式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性,自主性,社会性,是核心素养的三大内涵。新时代下初中道德与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关键词:利用 信息技术 优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开放式、综合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