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效课堂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反思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4-01
  经过一学期“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对此教学模式有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与各位分享,并恳请指正和交流。
  我认为,其核心应该是“重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其他都是围绕这个目的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本质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它的基本环节主要由“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评→反思归纳”等六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
  教师事先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三维学习目标,并明确展示于“导学案”上,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并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任务地进行预习。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二、自主学习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正确充分地使用“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学案”应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确定疑点和难点,带着问题上课。(2)学校在安排学习时间时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结合教科书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生成整理新问题。(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4) 对“导学案”进行分步完成,并明确完成各部分的时间。(5)自主学习一定要抓落实,不能走过场、完任务。
  三、合作探究
  这个环节是灵活机动的,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取舍,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思想性,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合作探究的方法是对探究的问题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合作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合作小组的人数不易太多,四人一组为好,并要有小组长组织分工探究。
  四、展示交流
  展示内容应是学生在做“导学案”的过程中产生的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课堂要展示的既有学生对学习目标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也有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感悟,还应有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更提倡就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甚至是质疑。自主学习任务展示的时机要跟教学的流程相和谐,要恰如其分的贴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来展示,不能为展示交流而展示交流,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以便及时进行点拨。
  五、达标检测
  学生依照“导学案”的设计进行达标检测,以达到巩固、检测所学内容的目的。达标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教师或小组长现场批阅学生练习,收集反馈信息,当堂矫正补救。本环节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反思归纳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并对合作小组当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任何高效课堂模式都是以这个理念作为支撑的。但是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一定要跟具体的知识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现状等联系起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模式,不能被“模式”所框住。所以我将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为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具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通过设计适度型、比较型、开放型、互逆型、迷惑型、联想型等数学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4-02  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广大数学教师普遍关注和潜心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亚里士多德指出:“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课堂上,教
期刊
【摘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够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7-02  “学生的数学知识差,太难教,学生缺乏兴趣,学生数学的整体成绩难以提高,……”经常听到数学老师这样的感慨,本人从教二十多年也深有同感。由于数学学科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很多学生到了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已是难以入门,没有兴趣,似乎已是“无可救药”。就连在小学里数学拔尖的学生,一到初中就感到初中数学难
【摘要】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两个阶段的认知心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实践的案例研究课堂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5-02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启动环节,是指“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