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特征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e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中学的物理课程是为基础课程而设置的,它不仅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有别于普通中等学校的物理课程,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职业中学的物理教材是为了适应各专业而编写的,因而有职业中学基础课程的普遍性,但各个专业特点不同,涉及的物理知识点存在差异。据此,职中物理教学内容,在吃透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应结合职中的专业特点、联系学生实际予以灵活变通。
  职业中学的专业与其培养目标有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各科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对于物理教学内容,在教材系统的基础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关系,做到因专业种类选择教材,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例如,对机械、机电一体化、建筑专业,力学内容应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内容予以加深拓宽。
  职业中学学生情况各异,基础参差不齐,任课老师做好深入的摸底工作,吃透班情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认识能力,采取巧妙灵活的办法,增加或删减、压缩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既按教材系统教学,又不呆板划一,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吃得饱,又吃得消。
  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其学习潜力较大,应适当拓宽知识面,多增加实际应用知识,开阔视野,也为今后学习或深造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完牛顿第二定律∑F=ma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以后,可增加公式所表示的瞬时性、矢量性的知识实例,并适当增加有关运动学与力学结合的练习题,巩固其所学内容。而对于部分有升学要求的学生,应在课外再布置一部分选学内容和难度较大的选做题,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按照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采取学一点、会一点的方式,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职业中学的物理课程,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变通教学内容,是比较经常的工作,这是职中物理教学的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物理教学之所在。
  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较差,因而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信心,这是少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大部分学生进校后,只为学点专业知识,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混个毕业文凭,学习上缺乏紧迫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另外,认为职中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技术人才,学习重点是专业技能,因而学生往往忽视对基础课的学习,对物理课的学习就是如此。因此,职中的物理教学,更应努力提高讲授技巧,善于“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以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职业中学的物理教学应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对难度较大的知识,开始可适当降低陡度,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学过程和内容要体现从一点一滴着手,使学生享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从而激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力的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掌握单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并进行练习,而后再将物体系的受力分析,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职中的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学习不得法,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例如教学生预习教材,培养自学能力。教学生听课,使学生能复述、理解和分析。教学生记笔记,并会总结,提高听课效率等,学生学习入了门,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操作与心智活动相结合极为重要的途径。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职中的物理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职业中学物理教学应结合实际,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些规律、现象在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及当前科技领域里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物理的志向。例如,在讲完尖端放电高精度打孔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此方法与车床、镗床、钻床等机械打孔方法相比,其精度是无法比拟的。又如,在讲金属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时,可介绍超导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目前动态及应用,使学生明确超导研究的成功,将会给科学技术带来突破性的变革。给人类生活带来质的飞跃。这样,可使学生憧憬物理学美好的未来,激发学习物理的“志”与“趣”。
  职业中学的学生,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经济建设的一线人才,从而对工人阶级队伍的素质起重要作用。因此,职中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情操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在职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围绕这一目标,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需要。有了良好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反过来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最后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可向学生介绍中外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轶事和忘我工作的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里的差距,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毅力。
  总之,职业中学的物理教学,应从开设专业和学生思维特点出发,灵活变通教学内容并注重学生心理特征,改进物理教学方法,这是教育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勿须言表。在习题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用笔写出来的答案貌似滴水不漏,而拿到实践中检验的结果却是此路不通!现借贵刊一角,对几道热学题的探究结论简介如下,以期跟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题1:能否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原答:因为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100℃,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开水温度。  点评:“开水”不是科学的物理用语!比如:是要想测量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出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网络”。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并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是对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它改变了课堂上始终演绎的语言教学方式。把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更新了教育观念,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容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对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堂
摘要: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主要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体会,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1、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优化创新心理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之一。只有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探索动机,所以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并体验者语文的魅力。就在人们忙于为应试教育而扬鞭奋蹄无暇顾及自己的时候,我独享了语文给予我们的灿美的世界。  语文是什么?刚刚站在讲台上的我只知道是一门学科,一门我必须教好的学科。后来我在每天的教学和咀嚼中懂得了: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回肠荡气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    一、语文概念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上的概念,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思维交流活动,提问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课堂提问即是教学中最经常、最普遍,也是最为关键的教学方式之一,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若不谙熟于课堂提问的艺术,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教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然而,我们注意到课堂上不少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他们虽然肯问,但不善问,缺乏对课堂提问策略、原则的基本把握,不讲究课堂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虽然篇幅小,但是形式活、“出炉”快,显而易见,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练笔随时记录生活、思考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练笔 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自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课文通过对男孩献血时神情、动作、语言等细致描述,生动地刻画了他为救妹妹而愿意牺牲自己的优良品质。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对儿童来说,识字不像看
【摘 要】在全国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初中应试式数学教育开始转变形势,走出课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成为新的主要课程。本文探讨了这一新课程的教学原则问题,以及实践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具体新方法,重申搞好这门新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改 初中数学 实践活动课    自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中小学教学课程和教学形式有了很大改观,各种旨在提高中小学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新课程有所增添,传统的语
“兴趣”是各种创造力的原动力。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也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数学素质优秀的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愿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为了赶进度、抓成绩,有时候不免采取一些急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