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病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讀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十分欣赏里面那个种树人。他将小树苗栽进土里之后,就开始模拟老天下雨的样子浇水,有时隔三天浇一回,有时隔五天浇一回。他不想让桃花心木摸到规律,生怕它因此生出“依赖的心”。有时,他甚至不惜让树苗干渴,“狠心”地辜负着它的期待。他的用心十分清楚,那就是,让桃花心木的根学着自己去寻找水源,因为只有这样,它的根才可以扎得深、扎得远,才不至于被狂风、干旱掠走了青绿,才可能长成供人仰视的参天巨木。
  如果我们把种树人唤作“狠心人”的话,那么,在他的反面则站着一个“好心人”。这个“好心人”的心是棉花糖做的。当他看到一只蝴蝶拼死破茧,他不忍了。他想,那么柔弱的一个小生命,怎能扛得住从蛹的小孔中挣扎而出的痛苦,不如帮帮它吧。于是,他找来了剪刀,好心地帮助蝴蝶将孔洞剪大。蝴蝶得了外力相助,很顺畅地就通过了那个“鬼门关”。但是,由于翅膀不曾通过用力挤压而充血,被救助的蝴蝶彻底丧失了飞翔的能力。
  第一个人因深谙植物向水性的特点而智慧地“虐树”,第二个人因深怜蝴蝶的死命挣扎而聪明地“剪蛹”。在太多人心中,智慧即等于聪明;其实,智慧与聪明之间,是永远不可能画等号的。
  在大连海边,我看到了这样一座雕像——孩子初见大海,脸上写满惊异;孩子的母亲则背向大海蹲下,为孩子系着松开的鞋带。应该说,这是一座构思巧妙的雕像,它运用了“婉曲”的手法,描摹出了孩子眼中大海的壮阔奇绝。但是,我却在这个场景中温习了太多母亲“爱的习惯动作”。
  我有个朋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坦然蹲下来为儿子系鞋带。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学着系呢?”她说:“他笨手笨脚的,系一个鞋带需要老半天;我给他系,三秒钟搞定!”我说:“你要为他系一辈子鞋带吗?孩子系一个鞋带需要老半天,那是因为你残忍地剥夺了他自己系鞋带的权利。如果你给他机会,他系好鞋带的时间一定会越来越短,甚至打破你三秒的记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每一次你都贪图方便,强行为孩子代劳——他的笨手笨脚,是你一手打造的啊!”
  据说一个化学教授选择研究生时,一定要亲眼看他点燃、熄灭一次酒精灯;而许多人恰恰就是在这一关上被斩掉的。我想,一个长到十来岁了还“幸福”地被妈妈抢着系鞋带的孩子,他的手,比脚灵活不到哪儿去,点酒精灯时不引起火灾就得念阿弥陀佛了。
  我发现身边热衷“剪蛹”的人可真多啊!他们离那个智慧的种树人实在太远了。“凭什么要我‘虐树’啊?与其‘虐树’,不如自虐!”——他们会这样叫嚣。有个老人,带着他从美国归来的外孙乘地铁。一上车,老头儿就身手不凡地抢了个座位,外孙刚要指责他“没教养”,不想,老头儿居然把抢来的座位让给外孙坐——为晚辈效忠效力,恰是许多老年人引以为豪的嗜好。
  有个母亲也曾是个资深剪蛹人,退休后才恍悟自己全心全意为家庭和社会培养了一个极端自私自利又无德无能的渣滓。面对乞求她拿出“鲜嫩的骨头”供自己啃噬的逆子,她哀嚎:“孩子,你搬出去住吧!”我把这个母亲的泣血哭诉打印了好几份,分送给我的同事。我说:“吃点‘抗慈丸’,别得‘爱之病’。”
  ——让树根朝着水的方向奔跑,是我们对树的大爱,也是我们对树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世界的明天做出的贡献。因为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所以我们不能立志为孩子系一辈子鞋带、抢一辈子座位。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哪棵参天大树是凭靠人力浇灌才长到梦的高度的。模拟着老天的样子让桃花心木三旱两涝,这不叫缺乏爱,这叫善于爱。不要被“畸爱”驱使着去充当那个愚昧的剪蛹人,不要让丧失了飞翔能力的蝴蝶痛苦地把我们称作“凶手”。相信吧,那能够按照正确顺序利落地点燃、熄灭酒精灯的人,一定是那个瞬间就能将鞋带系好的人。
  作者由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写起,赞赏了里面怕桃花心木长成依赖之心那个种树的“狠心人”,紧接着又批评了因深怜蝴蝶的死命挣扎而为之剪蛹的“好心人”——“狠心人”因深谙植物向水性的特点而智慧地“虐树”,结果让其长成了供人仰视的参天巨木;“好心人”不懂破茧而出的磨砺意义,使被救助的蝴蝶丧失了飞翔的能力。对比之下,“狠心”里的智慧,“好心”里的愚昧不言而喻,而作者真正的目的是谈论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揭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爱之病:一个母亲为长到十来岁的孩子抢着系鞋带,这是中国大多母亲“爱的习惯动作”,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慈心,造就了孩子的笨手笨脚,正是这样的溺爱,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自利!父母不要再做这样慈心的“剪蛹人”,而要做那种狠心的“种树人”,智慧地“虐树”,让其自立自主、顽强不息地向上生长,相信总有长成参天巨木的那天。
  【文题延伸】狠心母爱的背后;不做“剪蛹人”;真正的爱……(平子)
其他文献
上世纪30年代,血气方刚、英才早显的文坛俊杰梁实秋与久经沙场、执笔如刀的一代文豪鲁迅交锋论战——其恩仇遗迹至今未消。  后来,梁实秋在一篇为《关于鲁迅》的散文中写道:“在白话文领域,鲁迅的国文功底在当时作家里是出类拔萃的,无人匹敌的,他的作品文字简练而深刻。”言辞间,充满了对鲁迅的敬意,丝毫没有对鲁迅的诋毁。这就是文学家梁实秋的本色。  有一次,某空军高级官员的秘书,代首长向启功要书法作品。启功问
从幽长记忆里泛起来的,是如沙般挽留不住的旧时光。  轻轻推开老屋的门,细小的灰尘在一束微浅的阳光中翻飞着,淡淡的思绪飘向远方。  雨,無声滑落,从天井落入阴暗的房屋,折射出朦胧的光,沟里积起一层薄薄的水。青砖瓦缝里的老苔,一经雨水的滋润显得更苍绿了。老人们总爱围着天井,搬一把木凳,坐在自家门口,不时地与邻居拉拉家常。尚年幼的孩童,这时爱成群结队出来玩耍。于是,四座房屋围成的露天空地里,便传出一阵阵
最近,一条“汽车也有自己的语言”的微信,在朋友圈中引起广泛热议。闪一下大灯,提示前车绿灯已亮;连续闪三次大灯,提醒前车有故障;阶段性亮亮刹车灯,告诉后车请保持车距……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信号”,比直接按喇叭含义丰富,且相对礼貌。  要熟悉种种规范,在文本上阅读远远比不上亲身体验真实。在德国租住房子,房东会亲自带异国的租客去倒垃圾的地方,认真、细致讲解每一个垃圾桶包含的分类范围。这样的引导,显然比“
微黄的暮色下,爷爷坐在轮椅上向着窗户慢慢地抽着烟,散开一圈圈烟晕。阳光照在爷爷沧桑而苍白的脸上,显得他越发无力,他脸上的皱纹如沟壑般深,让人看了不免心疼。  我轻轻地推开房门,爷爷慈祥一笑,“丫头回来啦!推爷爷去河下古镇走走吧。”  微风吹起一湖潋滟,暮色给湖面铺了一层金纱。我推着爷爷的轮椅慢慢地在湖边行走。“你奶奶以前常和我来这儿。”爷爷突然开口,微黄的暮色照在他脸上。  “那时候条件苦啊!”爷
“暖风扑面香满园,青枝拂尘情绵绵。新芽未放花先发,春意不满雨将添。”春天,毕竟是春天,你必会含着希冀绽放。  那抹孱弱的粉红在窗前摇曳着,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她似乎也摇曳进了我的心,在我心田上轻轻流淌。  不禁想起之前对你的不敬。  我愠怒地仇视着你,盯着你丑陋的枝干,轻蔑地笑了一声:“呵,凭什么你光秃秃的还可以站在这里,这么悠哉,你就不该在这!”压抑的心情随着平时最钟爱的你的受伤而爆发,看着地上失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由轻绳或轻杆连接在一起,或直接挤压在一起,称为关联体,它们的运动称为关联运动。相互关联的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般不是都沿绳、杆或接触面运动的,即二者的速度通常不同,但存在某种联系,称为关联速度。要想求解关联速度,就需要找到关联速度间的联系,并正确分解已知速度,下面以由两个物体组成的关联体问题为例,具体说明。  题型一:由绳连接物体的关联速度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光滑定滑轮固
【模拟金题】  镀金的天空,是对彩虹最好的馈赠;绿翡翠般的水流,是对游鱼最好的馈赠;人生画卷,是对真心行善者最好的馈赠;最美的文字,是对爱书人最好的馈赠……这些让灵魂富有而安静的赐予,都是静水流深的生命姿态!  【思路导引】  馈赠,是指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不单指物质财富的赠予,也指精神财富的慨然给予,如:真情、善良、宽容、仁慈等。最好,不单是等级意义上的划分,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交流,如赠人玫
当黎明第一道曙光划破宁静的苍穹,揭开世界的一切时,秒针也就在这时整装待发了,它即将展开自己的人生之旅。它要到达那个向往已久的地方吗?不,它没有自己的目标,它只有唯一的任务:让时针也动起来,让世界永不停息。  如果秒针可以用“小”来形容,那么时针就得算“大”了。每当秒针精疲力竭地跑完60圈时,时针才肯懒洋洋地动一格。那要是没有了秒针,时针岂不是失去了动力?  每天,我都会站在街头,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
读到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姜尼·罗大里的一首小诗:“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大树;要有大树,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果实;要有果实,需要花朵。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  这首轻灵而富有生趣的小诗,让人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觉得眼前有一朵美丽而灵气的花绽开了。一张桌子,本来是单调的,没有生命力的,而做一张桌子需要的是一朵花,这是多么有趣的联想!在孩子们纯净美好的世界里,这是非常自然的联想。 
不会欣赏,即使再美的风景,也会让你觉得不堪入目;懂得欣赏,即使是残破的废墟,也会焕发出美的色彩。  我的奶奶家在一个小山村里,这个小村庄卧在大别山脚下。小时候的我,非常不喜欢这种傍山而居的生活,总是不太情愿来这里,这里不仅通讯不便,而且出行也特别麻烦。  时隔两年,等听惯了城市的喧嚣,呼吸惯了城市的污浊后,我又回到了奶奶家。与以往不同,这次是带着欣赏的眼光而来。我在这里,回归了生活原本的质朴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