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才能真正做到积极参与,才有创新的可能,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需要,成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动力。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很少,是他们没有问题吗?不是。为何不问呢?原来,有的是怕问,引来同学的嘲笑,自卑心理作怪;另一类是不愿意问,心想重要的地方反正老师会讲,久而久之,就无问可提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提问意识并培养学生的提问兴趣。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时,师生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我还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分类施教。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草稿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让他在课余时间跟我说。这样学生质疑提问题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提问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疑、敢问、敢说的习惯了。
  二、通过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1. 引导学生从文章题目中质疑。如《戴震难师》中,戴震的什么问题难住了老师?他为什么敢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什么精神?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容易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如《社戏》一文,学生可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就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2. 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看似平淡点质疑。如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段文字语言朴素平淡,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人物情感,学生不易理解。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质疑:“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黑布、黑布、深青布”能否去掉?为什么?“走、探、攀、缩、微倾”这些动词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表现了我什么思想感情?通过质疑,学生真正理解了在朴素平淡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沉真挚的父子之情。
  3.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质疑。阅读《故乡》时,发现课文中写少年的闰土外貌,与中年的闰土简直判若两人。文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对闰土、杨二嫂前后的比较分析,就可提出以下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 引导学生从“矛盾”处质疑。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结尾有这样一句相互矛盾的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针对这一矛盾,我引导学生质疑:“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通过分析得知,根据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惨情景,推测孔乙已活不下去是确定无疑的,此句貌似悖理,实是逻辑的必然。通过质疑,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可以说是点到了要害处。
  以上训练有规律可循,学生避免了质疑的盲目性、随意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了独立钻研课文的兴趣,培养了自学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基本上能有针对性地质疑了。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學语文是小学的学习课程中的一项比较基础课程,但是其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让学生最为排斥的无非就是背诵,对于小学生来讲,背诵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是十分的困难的。所以教师要做到的首先就是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趣味背诵方式的进行让学生学会背诵的方法,最后通过每周一次的背诵的检查来检测每个学生的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的背诵,来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作出分析和评价,并将分析结果报告给相关人(债权人、投资人以及管理者),为相关报表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财
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
摘 要: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中应用较为普遍。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应该在学生需要时讲授,在学生疑惑时讲授,讲授切忌面面俱到,切忌直接灌输,作为语文教师,讲授应该把握好时机,把握好一个度,要能体现“导”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讲授法  新课程依然需要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
期刊
#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从美术的角度看,竹编手工艺渗透着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图案设计等多方面知识。选择学生熟悉的竹编手工艺融入初中美术课程,一方面,能以编织手工艺作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有关方面的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对本地特色手工艺的关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传承民间手工艺。  一、立体构成——为竹编塑造形体  竹编手工艺可以看成是一种线的立体构成,因为它是由竹篾(线状材料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等机构对于会计人员素质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而且会计本身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经济管理活动,其发展高度和运作水平能够影响到社会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