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叙文的信息过于零散,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思维导图关注中央图像和主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记叙文的篇章结构,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本文以人教版Come and eat here (1) 为例,探析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记叙文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记叙文;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周志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一、概述
  记叙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中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据笔者观察,现今高中记叙文阅读教学一般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回答预设的问答题、选择题等练习。此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认知和把握,深入地获取和处理文本信息。研究表明,把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对篇章内容进行形象化加工和深层次的理解。目前我国有一些将思维导图和英语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但是单独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见。笔者以人教版Come and eat here (1)为例,探析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为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使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图形技术,通过运用一些可视化的方式如颜色、图片等充分利用人脑的潜力来帮助处理信息,加强记忆和改善放射性思维(Buzan, 1993)。思维导图将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最重要、最具有概括力的主题放在中央,然后由主题发散的主干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每个分支上插入图形或关键词;相对更不重要的话题就再用分支形式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每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三、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体。记叙文通常有六要素构成:时间、地點、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一般由开头、展开和结尾三部分组成。记叙文的开头通常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内容。记叙文的展开通常以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空间变换为行文线索。记叙文的结尾通常是依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样一个顺序来结尾。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Tony Buzan(1993)指出,思维导图关注中央图像和主干关键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并且有效记忆,使学习者的发散思维可视化,反思思维过程。而记叙文的信息过于零散,不利于学生抓住关键知识点和文章的关键词。并且在描述和记述某一件事时,记叙文的人物、地点、时间和情节发展这四条线索往往是并存的。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大问题。笔者以人教版Come and eat here (1) 为例,探析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
  1.文本解读。Come and eat here (1) 是一篇围绕“健康饮食”展开的记叙文,主要讲述王鹏和雍慧经营风格迥异的饭店,相互竞争的故事。该故事是围绕着两家餐馆的不同之处以及王鹏的情感变化而展开叙述。故事的起因是王鹏原来生意很好的餐馆现在变得空荡荡的,于是他尾随老李来到了雍慧的餐馆并且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他发现两个餐馆各有优缺点,基于此,他还采取策略赢回顾客。此篇文章有两条线索:情节发展和王鹏的情感变化。这两条线索融合交错,互相推进。
  2.教学课例。
  步骤一:导入。笔者呈现两组食物图片:第一组是barbecued mutton kebabs, roast pork, stir-fried vegetables, fried rice, cola以及ice cream,第二组是rice, vegetables, fruit以及water。接着让学生讨论只食用两组食物的优缺点。这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文章中的单词障碍,引入教学话题。
  步骤二:预测。笔者请学生结合标题和插图,预测文章内容,为理清文章脉络,绘制思维导图做好铺垫。
  步骤三:略读。笔者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回答以下问题: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what are the restaurants in this story? 从而绘制出本文思维导图的中央主题:Wang Peng, Yong Hui, Wang Peng’s restaurant, Yong Hui’s restaurant.
  步骤四:寻读。笔者要求学生细读文章,完善思维导图中的信息。由于笔者所教授的班级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没有经过专业的思维导图训练,很难独立绘制出本文的思维导图。因此,笔者提供了部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脉络和抓住关键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
  步骤五:复述。笔者请学生根据上述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内容。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对文章进行了一次整体回顾,加深了对文章的记忆。
  步骤六:讨论。学生讨论Who will win the competition? Why?这一问题,为后面的讨论What makes a healthy diet?的开展做好铺垫,强化“健康饮食”的观念,也为下一篇阅读文章埋下伏笔。
  步骤七:作业布置。笔者要求学生课后绘制本文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把课堂中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延伸到课后,更好地体现思维导图的总结性与归纳性。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课堂上完成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绘制出独具特色的思维导图。
  五、总结与反思
  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利用思维导图组织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语篇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提高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然而思维导图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应积极做好思维导图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整合运用。并非所有的语篇教学都适宜采用思维导图辅助,对思维导图的过分依赖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Tony Buzan.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王鸣凤.思维导图在英语记叙文语篇教学申的具体实施与应用[J].黑龙江省教育学院,2015(6):22-23.
  [3]徐义云.英语记叙文写作方法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8): 204-207.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导图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受到人们高度认可,就目前而言,各个领域都对其有一定的应用,在教学方面尤是如此。英语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在近年来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设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各项教学设计的分析,可以认识到思维导图类型的教学设计收效甚好,在词汇教学和写作教学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设计  【作者简介】王文艳,大方县实验高中。
【摘要】随着当前全球化特征的不断凸显,还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让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开始面临了新的要求和任務,那么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尽管在目前信息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开始从辅助教学,逐渐转变为引领教学了,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对信息化环境下,
【摘要】在2017版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高中生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看、写。其中“看”指的就是理解多模态语篇的能力。本文旨在以新伦敦小组提出的“设计”理念为基础,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模式,寻求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和水平。  【关键词】多模态识读;设计;高中;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吴丹,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有机整合,为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优化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促使高效英语课堂的达成。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谈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深度融合。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不仅需要有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