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也更能够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它激发了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求知识,对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探究意识;课堂;化学
  探究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究的心理取向,是探究动力的源泉。为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例如,可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通过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探究分子运动时,在一个小烧杯中装入10mL酚酞试液,另一个小烧杯中倒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这两个小烧杯,当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时,可设问如下: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是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使其变红,还是另一个小烧杯中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使其变红?在学生探究心切的情境下,展开对分子运动的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是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主实践,只有把充足实践的机会给他们,才能发挥探究学习方式的优势,培养出高素质的化学人才。如在讲金属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我们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金属样品,认识金属光泽,多数同学都运用了比较法和类比法;认识硬度用敲打法;认识金属的延展性运用观察法,查资料了解金属延展性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铁在多高的温度下可以熔化等。再如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分离氯化钠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这样,实践给了学生聪明才智,实践给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般按这样的流程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实验探究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思维。对任何人类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都有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与他人交流讨论是一个极好的与人接触学习的机会,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借此机会加深对别人的理解并吸取别人所长为我所用,还可以开拓思维、发展自我调控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要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在交流中思考、成长。
  探究案例:化学变化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会改变吗?
  学生1:烧纸、烧蜡烛是常见的化学变化,它们最后只剩下一点灰烬了,所以,化学变化的质量是减少的。
  学生2:不对。二氧化碳溶于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质量是增加的。
  学生3: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可能会发生改变,这要视具体的情况来说。
  学生4: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不会改变,因为化学变化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
  教师:化学变化前后某一物质的质量变化了,还是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化了,应该思考、分析。
  学生5:历史!科学家那儿肯定有答案。
  学生6:……
  在化学探究学习中,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对课题探究来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对学生个体来说,提供给每个学生一个独特的学习、成长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别人的观点与思维方式可以启发自己的思维。交流讨论的组织形式很多,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社会人士之间,这要视具体的探究课题及教学条件来定。
  二、通过探究性习题的设计解答,提高探究活动能力
  选择好的探究性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方面的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避开实验条件,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在大脑里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它不仅能很好的锻炼探究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学会把握探究过程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在实际探究中更快的找到最佳方法的能力。
  例1:某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容器,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例2:SO2与K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请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能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说明SO2确实与KOH溶液发生反应。
  解析:SO2与KOH溶液的发生学生并不太熟悉,但当老师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CO2和NaOH的反应后,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许多同学都提出了可根据反应后压强的变化来设计实验,结果不同的同学分别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并且都能达到题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至关重要,往往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受限,这时教师的适当点拨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将原有的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运用,这种点到即止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我还体会到,化学学习中,不是所有的化学内容都要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来学习,也不是每一次探究学习都要学生通过自主地、独立地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在很多时候只经历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步骤而不是探究的全过程。如针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较差的局面,教师可以直接给出探究问题而不用学生自行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不能对问题作出假设或猜想,教师可向学生讲解自己的假设;如果探究的时间太长,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探究结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终止探究活动等等。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泮水中学563100)
其他文献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本人多年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经验,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体育教学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体育教学对中职院校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体育教学对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影响(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体育教学有对中职院校学生良发心态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教育资源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课程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实施的一项基本任务。从课程的视角来看,凡是具有课程意义,能够作为课程的要素进入课程的教育资源都可称为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五个领域目标,
大学生高等教育是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模式,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渐由管理体制改革向专业学科结构改革的方向调整,高等教育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论文基于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大背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发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迫切要求。在我国高校中,管理类专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管理类人才。然而高校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下,实现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也应有所创新,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的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更快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和人们自由时间的日益充裕,休闲与审美将愈益成为人们的日常理想生存状态与方式。而休闲较之审美,更切入了人的直接生存领域,使审美境界普遍地指向现实生活。  关键词 体育休闲 审美 生命体验  一、前言  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
作为世界流行语音,我国对英语的教育教学从原来的初中教学已经拓展到小学教学当中,而在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使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英语知识,由于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躯干力量的训练仍以发展爆发力和绝对力量为主.重点是腰、背、腹部肌群的力量。从人体结构的角度来看,腰腹是连接上下肢的枢纽。  关键词 篮球 力量训练 方法  一、青少年力量训练的方法  (一)躯干力量  练习一:高翻挺举,以最大重量的60~80%为负荷强度,每组4~8次,练习6~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生活实践几乎都离不开数学,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也都包含着数学美,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我们应该让孩子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