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鱼雷穿越时空击沉泰坦尼克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日科学家声称,1945年一艘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穿越时空隧道击沉了1912年起航的泰坦尼克号,为此他们已搜集了证据:另一枚打有日本标记的鱼雷尚未爆炸,静卧在命运乖舛的泰坦尼克号的锅炉房里。
  “泰坦尼克号并非撞到了冰山,而是被31年后的一艘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绕过半个地球将其打人海底。”任职于伦敦一家有名的高级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塞缪尔·莫林斯博士称。
  “我们发现的证据毋庸质疑,这枚未爆炸、印有日本标志的鱼雷只能是二战时期的产物,现在仍‘安卧’在泰坦尼克号里。”
  “鱼雷击穿泰坦尼克号时留下的洞,使我们确信其并非在事件发生后才放置在那里的,这枚鱼雷是一艘日本潜艇上发射的。”
  “然而1912年当泰坦尼克号从英格兰首航驶向纽约时,那艘潜艇尚未问世。”
  “那艘潜艇是1939年才设计的,鱼雷上的标记证明1943年这艘潜艇才下水,其潜在含义有些骇人。“过去世人认为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沉没,我们的发现证明这一切有误。”
  “我们也拿到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过去、现在和将来其实是同时存在的。”
  “这表明有一天我们能在时空中遨游,随心所欲地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甚至可以返回到1912年或1943年,拯救泰坦尼克号。”
  莫林斯和德高望重的日本物理学家杉村春子博士共同撰写了这份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世界物理观点》的报告,轰动全球,这份报告在全世界引发的争论还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许多人对此持有异议、尽管科学家用深水遥控摄像器发现泰坦尼克号里的日本鱼雷,这虽然有趣却证明不了什么。
  他们认为泰坦尼克号厚重船体上出现的洞与鱼雷穿透的尺寸大小吻合可能是个巧合。
  穆林斯和春子反唇相讥:一枚二战时的鱼雷与1912年4月14至15日沉没的泰坦尼克船体上的洞相吻合的几率“几乎为零”。
  “令我们得出结论的证据还不仅于此,”春子称,“断成两截的泰坦尼克号现在还‘躺’在北大西洋底。”
  “我们采用先进的电脑多次模拟,结论都是:无论冰山有多大,泰坦尼克号的航速有多快,航线如何,船撞到冰山后都不可能断裂成两半。”
  “但是根据我们的电脑模拟,一枚鱼雷爆炸的威力加上泰坦尼克号自身的重量对鱼雷爆炸造成破坏时的反作用推力,两者共同发生作用,就足以让泰坦尼克号一分为二。”
  “事实上,泰坦尼克号是被鱼雷击沉的。如果我们能坦诚地对待发现的证据,不存偏见,那么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眼前悬而末决的是,那枚鱼雷到底从哪发射的,它又是如何击中泰坦尼.克号的?”
  “即使门外汉也很容易看出鱼雷穿越了虫孔(指隧道般的黑洞)或时空隧道才造成了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要阻止将来发生类似的灾难,那么了解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至关重要,而且学会控制各种作用力也有益于全人类。”
  物理学家一直就怀疑人类生活在多维空间里,其中有些空间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维系在一起,只是不为人所知罢了。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发现连接各个时空的入口,来回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与地域中。许多相信能在多维空间旅行的专家指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加大速度——就可以跨进未来或返回过去。
  “日本鱼雷身处的地点和时间再合适不过了——否则他们绝不可能在尚未问世的1931年前就打沉了泰坦尼克号。”莫林斯说。
  “毕竟鱼雷是巨大的子弹,速度极快,因此他们达到了速度要求。”
  “我最大的疑问是鱼雷是怎样在北大西洋发射的?”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有关日本是否曾派潜艇人大西洋的问题仍然争论不休。”
  “我们目前知道的事实是,大部分的日本潜艇曾在太平洋出没。”
  去年七月,荷兰的一支记录片拍摄组在剪辑影片时,发现了鱼雷。他们求助于物理学家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在那时,莫林斯和春子知道了泰坦尼克号锅炉房里有日本鱼雷。
其他文献
在各级政府对话剧创作与演出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的话剧舞台上,大型话剧的创作与演出明显增加,好作品比较多.演出活动依然活跃,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原创剧目展
期刊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6例患者,自然
2018年,全国性的话剧艺术活动主要有两项,上半年的“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历时4个半月,来自全国各地20家国有话剧院团、民营剧团和学校剧社的18
期刊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能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善于思考,终身受益无穷,因为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得以疏通,变得清晰灵动,产生新的思维和理念.古今中
本文以地域性教育资源价值为切入点,全面梳理辽剧艺术转化为高等院校文学教育资源的基本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剧艺术文学教育资源转化进行价值分析,进而为高等院校的文学教
2016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话剧部分rn中国的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州戏剧传入中国,才有了现在意义上的话剧,它是从西方戏剧引进来的“舶来
期刊
在执教苏教版第九册《少年王冕》一课时,我们常常对文本第5自然段中“自然景色的描写”的处理存在疑惑.轻描淡写吧,显得对语言文字训练不扎实,因为课文后就有背诵积累这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