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兴趣教学点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往学生对政治课枯燥乏味,死记硬背观念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教学过程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科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左脑右脑的协调作用的过程。由于以往教学手段单一。造成学生无意识形成只用左脑现象。左脑具有语言功能,主要负责逻辑性、分析性思维和行为。只用左脑的学习即“有口无心”的学习,也是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的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挥右脑的功能,右脑具有音乐功能,主要负责非逻辑的形象的思维和模拟行为。右脑的功能同直观、全局、整体紧密相连,具有形象认识、空间认识、图形认识、绘画认识功能,只有使左右脑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记忆持续巩固。而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逻辑思维较差,而形象思维活跃,所以在教学中右脑的利用和开发就成为能否提高能力的关键而适应这一要求的兴趣教学是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动力。“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开头既要简洁。又要有新意。幽默趣味的开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顺利完成达标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在社会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为广泛的是广告。而广告以其短小的内容、幽默的语言吸引着中学生。利用精致的广告词开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完成初三教材《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出示投影片。内容是日本一家电影公司为一部专门介绍自杀方法的影片而做的广告词:“喂—你失恋了吗?你破产了吗?那么请自杀吧!本片谨向你提供最佳的自杀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毫无痛苦,是一种美的享受。”
  看了这则广告,学生感兴趣的可能是两件事:一是影片会提供什么办法自杀呢?二是这种低级趣味的广告也能见诸于媒体吗?这时我适时点拨,这种现象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奇怪,你如果想找到广告这样做的真正目的。那么就和我一起在今天学习的内容中建筑答案吧!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在渴求答案的心情驱动下,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
  
  第二、电教溢趣
  
  现代教学手段突飞进的发展为兴趣教学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由于多媒体的特点,集声、形、光、色于—体。适当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兴趣倍增,有利于培养高尚情趣,获取知识,净化心灵。
  在完成初三教材《青年应有社会责任感》一节教学内容时,首先我先放《大中国》的VCD光盘,让所有学生边看电视边随声而歌唱,结束后我提问学生问题,通过图像、歌词。你从中体会到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对祖国的热爱。我接着又问:“歌中唱到‘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那么我们青年对祖国的热爱仅仅用祝福的方式吗?不用言语又用什么呢?”在问与答中,在学生执迷于歌的雄壮、电视画面场景的宏大中,“热爱祖国,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最强音从一颗颗炽热的心中发出,寓学于乐,兴趣盎然。
  
  第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使学生由直接兴趣和短暂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稳定兴趣的桥梁
  
  课堂的兴趣来自外部激发的、不稳定的,也和中学生年龄、心理有关。具有波动性。要使之持续成为个性倾向,就需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要抓住热点,突出能力。在99年4-5月问世的媒体热点是科索沃问题,而做为中学生如何从政治角度认识这一热点问题呢?在学生课下充分组织材料的基础上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题目就是“科索沃遐想”,其中有的同学又自己拟小标题“科索沃离中国有多远?”讲到今天的科索沃会不会是明天的台湾?有理有据,别具匠心。还有的从美国“小鹰号”航母一年高达3100万美元的日常消费、B-2战略轰炸机单架22亿美元的高造价,联想到我军一年仅有几百亿人民币的开支情况,得出我们面临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壮大经济实力。还有的同学从北约军官素质角度对比,美军98%的军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英、德、法军官大学本科比例也高达95%,联系到我国军队官兵文化素质偏低,而得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通过激烈而富有情趣的深讲比赛,丰富了学生知识,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其他文献
例: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6cm上升到20cm(g=10N/kg)。  求:(1)物块全部浸没水中后,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压力;  (2)物块全部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析(1)】  思考方法一: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形状无关,只与液体的密度与深度有关,用公
【摘要】数学教科书的定位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它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需要。因此,数学教科书应当给教师留下创造的空间,使得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社会环境特征、思维活动水平和数学教学条件去创造最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1],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间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逐步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思考 主人    学生是
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害怕做阅读题,考试在阅读上减分也比较多,阅读能力弱。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狠抓教材中阅读材料的语言积累和巩固,打好基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即听力理解
培养学生对图形、表格的分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就如何提高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经出一套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  解决坐标曲线题的方法,可概括为“一识标”、“二明点”、“三析线”三个基本步骤。  1.一识标  坐标曲线,实际上是“横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结果,“标”不同,曲线的含义就不同,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每年中考出题的热点和重点。为此,就初学一元二次方程易错之处剖析如下:  一、易犯概念上的错误:  1、判断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易忽略二次系数a≠0的条件:例①:当m为何值时,方程(m-1) 4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错解:要使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x的最高次幂是2,即有m2 1=2,解得m=±1。因此,当m=±1时,原方程是关于x
【摘 要】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成功,对后面方程的应用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利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利用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来列出方程,本文就关于如何找出等量关系来解应用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谈一谈。  【关键词】方程 应用 等量关系 技巧     在整个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方程的应用问题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贯穿了整个初中阶段,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教学,又是运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因此,一
翻阅教材,所有的精读课文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读是必不可缺少的,富于语文味的课堂,即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读中含情,读中融情,读中诱情,读中有语感,读中有语文味。  不过,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有些一线教师对这一规律的把握有偏差,某些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风很盛”,转向今天的“读风很盛”。这种“读”是不求甚解的读,是所谓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是缺乏欣赏、评价的读。这种“读”同样有害于语文教学
在小学阶段能积累一定的单词量并養成良好的英语单词记忆的习惯和方法,将使学生受益匪浅。而直拼法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能够根据规则拼读单词和记忆单词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单词拼读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培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正因为这样,学生出现错误不可避免。而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是我们急切要解决的课题。   我们在纠错本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纠错。有时一个语言点问题出现了三至四次,仍有学生会发生同样的错误。这说明发生问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能对错误有效认真地思考过。   因此,我们应当把纠错本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在拓展延伸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将所学用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