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体系;通过课程改革这一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学生能力及素质培养的提高。
  关键词: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97-02
  1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趋势之一,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
  高等职业教育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德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2]。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产教结合教学、校企联合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合格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综合考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地位[3]。
  1.1 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术知识,掌握专门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应领域的实际工作。
  (3)素质目标[4]。遵守法制,诚信、具有敬业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创业与就业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1.2 社会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处于国家高等教育的低端;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处于社会工作的底层,是基层的技能型工作人员。高职教育学校是继科学研究型高校和工程设计型高校之后,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技术应用型高校。
  2 课程改革
  2.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科学,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套;对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理解不到位,不能够运用正确的模式或方法实施教学。
  (2)上课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课堂效果反应不佳,知识掌握程度低下,课堂教学一味灌输知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反应;学生课堂积极性差,不能配合老师教学,把上课变成老师的独角戏。
  (3)突出对间接知识教学,忽视对直接经验及知识的领悟。
  2.2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强,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的高级人才数量激增,对基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重中之重,高职课程改革成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成为推动全社会全民族素质提升的关键。
  因此,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3 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之我见
  课程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首先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着重在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间接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知识;该文中主要讨论校企合作教学、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1)校企合作教学[5]。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既体现出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和传统性,更体现出发展中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期教育转型的关键。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实施双师教学是校企合作教学的重点,是校企合作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2)项目化教学[6]。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走向。项目化教学走进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在完成项目任务工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
  (3)任务驱动教学[7]。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套教学新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总体任务与多个子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实际任务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4)第二课堂实践教学[8]。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了课堂教学之外的与学生有关的各项活动,如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社会工作岗位锻炼、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开展的课外学术活动、参与各类赛事、素质拓展等,着重于解决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训练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3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景
  高职课程改革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将进入全面深化的发展阶段,必将更加科学、系統的构建各项课程体系。在深入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出有道德、有纪律、有理想、有正确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4 结语
  该文通过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讨,明确了校企合作教学、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展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景。进一步明确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及课程改革的必然性。用心感受,用心体会;但存善念,永结善缘。
  参考文献
  [1] 胡国利,马三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理念[J].教学研究,2007,1(2):32.
  [2] 王胜利.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高职院校发展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4):84.
  [3] 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10.
  [4] 史慧.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J].辽宁高职学报,2015(4):33-34.
  [5] 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43-144.
  [6] 戴月.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4):38-40.
  [7] 郑开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8):115-117.
  [8] 王晓如,贠大强.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85-88.
其他文献
文章以上海市某逆作法施工深大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围护墙设计、支撑体系以结构梁板为主圆环支撑为辅、下行栈桥、以交通运输为导向的首层平面设计等技术措施,确保了该深大基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综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选择优质的建筑设计方案,开展现代的、强度大、重
摘 要:针对我国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交际语言教学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交际行为下的英汉语言对比教学,体育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体育英语师资建设的培养等方面,研究培养专业知识、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为一个体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以突破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困境,从而提高体育英语特色教学实效。  关键词:交际语言教学 体育英语人才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该文基于分析目前高校化学类实验室管理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具体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大型仪器设备、普通设备、特种压力容器、试剂等智能管理,结合门禁和监控系统的介绍,为实验室未来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