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致密化不全(NCCM)是一种以是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的心肌病,患者在临床上以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发生猝死.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现有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导致NCCM发生的重要原因,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表达出现异常,干扰了心脏的正常发育.此外,NOTCH通路、TBX20/PRDM16/TGF-β3通路等信号通路的异常参与了NCCM的发生、发展.近年来,随着对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不断深入,表观遗传学已成为NCCM机制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旨在对NCCM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深刻理解NCCM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反应性充血指数测定,根据血压下降率分为勺型组(10%≤夜间血压下降率<20%)53例,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96例,超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20%)16例,反勺型组(夜间血压≥白昼血压)55例.分析血压变异性与反应性充血指数的关系.结果 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及反勺型组平均收缩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