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n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实施课程、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能力,提高心理调控水平的各种条件的总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际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满足教学需要的因素、条件和方法,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普通心理学是综合性质的基础应用性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是弄清楚人的行为,帮助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且对此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课程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对神经细胞活动的微观分析,又涉及心理疾病导致的人生悲剧,因此,普通心理学具有广阔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拓展课程资源的空间,丰富现有的教育内容,从而带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提高,创新能力等也会得到全新的发展,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及做好将来职业准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普通心理学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课程实施、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能力,提高心理调控水平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的总和,核心在于实现课程的价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际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满足教学需要的因素、条件和方法,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资源的特点
  
  1.潜在性
  潜在性是指课程资源不是现实的课程要素和条件。虽然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在本质上都是人类的经验,但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开发利用,才能转换为现实的课程成份和相关条件。
  2.具体性
  具体性是指由于地域、文化传统、学校及师生的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特点。如普通心理学中感觉、知觉、注意等内容,由于个体状态不同,感知觉和注意的对象不同,在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就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而有针对性地引用。
  3.动态生成性
  动态生成性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互动时产生的资源。动态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生机和活力及非常高的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和教师积极有效交流学习过程中,就能产生有意义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
  
  三、普通心理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对教师、学生、教材的开发利用。
  (1)教师对其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作为课程的素材性资源,其知识、道德情操、教学技能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人力条件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对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同样的社会文化信息,相同的文本,面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的课程表现,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指教师对其自身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教师的知识。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由四个部分构成: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实体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开展的。条件性知识是指关于“怎样教”的知识。主要是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学习评价知识等。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程情境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文化知识是一种广义的知识。这种广博的文化知识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素质状况决定了其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的程度和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教师要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以为教育教学服务。
  其次,教师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体现。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隐性的课程资源,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示范形象。因为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通过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规则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和语言技能。如:教学设计能力、语言技能。
  (2)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的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活动服务。
  首先,累积和丰富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经验就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学生的经验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其次,重视学生的差异。根据建构主义。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对某一学习问题就会形成不同理解。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3)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材是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印的教学资料,它是教学的依据和基础,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为加强教材的适应性,教师在教学中都需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进行创造性的使用。
  
  2.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媒体资源。媒体资源是指在报纸、书刊、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中蕴藏的资源。媒体资源是一种非常广阔的资源,各种媒体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取便捷,而我们的生活也和心理学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我们既是在学习心理学,又是在实践检验心理学。
  (2)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文资源包括历史人物、戏曲、民俗、风俗、宗教信仰等各种历史文化。各个地方由于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资源。
其他文献
网络防火墙技术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技术,本文从防火墙部署的位置详细阐述了防火墙的选择标准。并就信息交换加密技术的
摘 要: 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本文根据航海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学生的思想趋势,找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航海类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切入点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海运事业飞速发展,同时带动造船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航海类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航海类高职院是为远洋运输等相关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其学生
做好“90后”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实践中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选树原则、选树各类典型、分工协作做好宣传,需要突出选树合适典型、准确定位典型与精心策划宣传活动.还需要处
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自然会产生言行差异。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这种变化要求外语教学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