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对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影响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对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1年3月石家庄市中医院30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0例。胃十针组给予“胃十针”针刺治疗,安定组口服地西泮片,联合组给予“胃十针”针刺 口服地西泮片。3组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程度;采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评测患者的平均睡眠潜伏期(mean sleep latency,MSL),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系统监测患者的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NWAK)、睡眠潜伏期(SOL)、快速眼动期(REM),计算N1/N2/N3期占TST的百分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94/100)、安定组为77.0%(77/100)、胃十针组为85.0%(85/1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分段式考核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9)和干预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宣教,干预组实施分段式健康宣教知识考核。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增加,血栓形成发生率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结论动静脉内瘘知识宣教分段式考核
抽动障碍是儿童学龄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复杂,多可因遗传、外感、情志等因素诱发或加重。临床不仅影响患儿的自我认知、学业水平、社会功能,还易造成家长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家庭和睦。因此,临床除应重视本病的治疗外,还应重视该病的预防与调护。伏邪理论是中医重要理论之一,不仅被用于治疗疾病,亦可用于疾病的预防。伏邪具有感时未发、伏而后发的致病特点,抽动障碍的病变过程与其致病特点相似,故本文从伏邪理论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与调护。
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以肺、肝、脾三脏最为显著。脏腑致病主要体现在:肺卫受邪为本病主要诱因;肝风亢动为病机关键;脾虚风痰为病理基础。同时,肺、肝、脾三脏相互生克制约,互为影响,主要表现在:肺脏受邪则木气刑金;脾虚肝亢则土虚木乘。基于对脏腑致病、脏腑生克相关理论的认识,注重辨别脏腑病因病机,从肺、肝、脾三脏辨证论治儿童抽动障碍,脏腑兼顾,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小儿推拿操作技术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因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深受国内外中医从业者青睐。小儿推拿基础特定穴是小儿推拿疗法的核心,但因国内小儿推拿流派众多,对部分特定穴的定位、操作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为满足国内外小儿推拿从业者临床实践需要,课题组在遵循循证指南制定原则的同时,综合考虑小儿推拿流派的多样性,开展国际小儿推拿基础特定穴操作技术规范的研制,以期为后期的小儿推拿循证诊疗指南的制定奠定基础。
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草药市场,具备世界领先的药用植物研发能力。中草药传入德国已有数百年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双方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支持传统医学合作,中德两国草药交流更加频繁,为中草药走进德国带来新的契机。近年来中德两国在中草药研发、贸易等领域均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两国对草药的认识、质量标准评价、使用方式、用药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对中草药在德国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建议从加强中草药临床应用、打通中草药进入德国市场路径、打造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入手,制定中草药在德国的发展策略,为促进中德医药交流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训练结合黄芪建中汤口服足浴对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fatigue,CRF)患者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10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90例C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健康及饮食宣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放松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黄芪建中汤口服足浴。2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Piper疲乏量表(PiperFatigueScore,PFS)评估患
目的评价磁极针对极针刺联合Bobath法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14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Bobath组47例、磁极法组47例和Bobath磁极法组48例。Bobath组给予Bobath法治疗,磁极法组给予磁极针对极针刺法治疗,Bobath磁极法组给予磁极针对极针刺 Bobath法治疗。3组均治疗5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四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
目的评价膜肾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MN)脾肾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62例IMN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激素 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膜肾方。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UN、SCr、胱抑素C(Cys-C)、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1q;收集24h尿液
目的评价虎杖朴蒌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合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8月-2022年3月本院105例MPP合并肺不张痰热壅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虎杖朴蒌方 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19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肺功能测量仪检测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ELIS
目的评价盆骶调筋针法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骨盆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本院86例产后骨盆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肌筋膜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骶调筋针法。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障碍程度,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估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生活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