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现在的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过于溺爱,以致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隔辈亲,祖辈不想孩子重复自己生活的艰辛,不愿意给孩子干活;其次,年轻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成长经历导致他们会不自觉地过分包办家务和管理孩子生活的全部;第三是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手段,导致孩子的独立能力差,没有自主意识。要改变现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是最好的方式,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一、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定义和积极意义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基本生活的能力,包括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幼儿期是幼儿自我服务的敏感期,幼儿在自我服务中能学习和模仿社会活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幼儿通过学习和模仿社会活动能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从简单的生活劳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开始,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可以增强幼儿自信心,对幼儿健康人格形成及以后的学习、生活更是影响深远。
  对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幼儿园通过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和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同时实施是同等重要的。在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班就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讨。
  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在幼儿园的实践教育
  (一)制定目标,家园配合
  幼儿园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广东省幼儿一日生活指引》及幼儿园总体规划制定幼儿三年发展目标,班级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以学期为时间节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同时向家长公布,家长根据孩子在家表现有侧重地实施教育。同时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起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学习穿衣带帽、整理自己的书包、收拾玩具、分派餐具、擦桌子,自己睡觉、自己上厕等。在做好父母沟通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隔辈教育的宣传工作,建议父母与祖父辈多沟通,和幼儿园一起统一教育方法,为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共同努力。家园双方每星期在网上或家园联系手册上反馈孩子的情况(如文字反映、图片展示),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
  (二)利用游戏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游戏,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动方式之一,容易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服务。如平时让孩子学习收拾玩具,我们可以把玩具放在玩具架上,做好图表标识,让每一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通过娃娃家游戏等方式进行。慢慢地,让孩子熟悉哪里是积木的家,哪里是小娃娃的家,在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三) 故事引导法,把故事引进生活
  幼儿故事书、绘本等书籍内容基本都是以幼儿生活为主,我们可以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来选择幼儿读物,让书本来自生活又回到生活。同时,班级老师也可以根据幼儿每阶段的学习情况编写相关的园本课程小故事,真真切切地根据幼儿的情况开展学习。如班上有几个小朋友挑食,根据挑食的危害,我选了《好饿的毛毛虫》绘本,为了让幼儿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选了《自己事情自己做》《做最棒的自己》《起床了,穿衣服》等故事和幼儿一起阅读,通过多种多样贴近生活的故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同伴和成人的行为
  幼儿年龄小,日常接触的人和事物少,任何新鲜、有趣的事情都会使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与模仿冲动,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同伴和成人的生活自理活动。如让幼儿观察妈妈是怎样收拾餐桌和洗碗,观察爸爸怎样收拾整理图书和书柜,观察老师怎样分餐,观察同伴怎样穿衣服和收拾玩具等等,并把过程拍照或制作视频与同伴或家人分享。
  (五)把自理能力培养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中
  幼儿园以生活教育为主,幼儿在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生活常规,这也是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重点,让幼儿一日生活更有意义和实效性。根据一日生活流程和生活内容分类设计设置值日生工作,如分餐、浇花、整理书包鞋柜、收拾图书和玩具等等活动让幼儿轮值。通过不同生活内容的锻炼让幼儿熟悉一日生活流程和相关的工作技巧。除了集体工作,幼儿还可以开展自我服务,如利用午睡前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学习有规律地摆放好自己的鞋子、衣服;放学前检查自己的书包,把书包里的衣服、书籍、玩具分类放好。
  (六)开展有效的奖励,促进幼儿学习动力
  适当的奖励能给幼儿带来动力,根据幼儿实践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每天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整理,或者对于有进步的幼儿,老师可以通过物质的鼓励、精神需求、允许幼儿做他喜欢的事情、激发幼儿的荣誉心等方法奖励,让幼儿感受到自理能力能带给自己愉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维持这一良好行为习惯。
  (七)以大带小、互帮互助
  以大带小,高年龄段的哥哥姐姐带动低年龄段弟弟妹妹,也可以是同年龄段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稍弱的幼儿。如班级老师请高年龄段的哥哥姐姐或者组织并鼓励班级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去帮助弱势的幼儿,如小班开学初期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喂食、整理床铺、折叠衣服、分拆玩具等。让幼儿在这种相互活动中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和得到别人帮助的快乐。老师应对幼儿的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促使每个幼儿都乐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增强幼儿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品格。
  (八)设置生活区,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
  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收拾整理的技能,我在班级设计生活区,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区中体验生活,如体验活动《参观阅览室》,让孩子在阅读区阅读之后自觉收拾图书,学习分类整理,知道看完要放回原处。   在表演区开展实践活动《我会穿衣服》中,利用儿歌以穿衣服的游戏形式引导,“戴好帽子,两手伸伸,衣角拉直,纽扣纽扣拉拉手。”幼儿跟随有趣的儿歌做动作,不仅掌握了穿衣方法,还体验了游戏的乐趣。
  许多孩子如厕后,衣服和裤子都是一团糟的,有的衣服没拉好,里面长外面短。有的里面的裤子露出一大截,外面的一条裤子却还在屁股底下。于是,我设置娃娃区,并利用游戏《比比谁的手儿巧》来组织幼儿学习如何脱裤子和提裤子,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习整理衣服,把内衣掖进裤子里,对能力差的孩子,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教育建议
  (一)转变家长观念,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受伤。另一方面是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和耐性,认为教孩子自理能力的时间可以替他做好了,省事、快捷。其实,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家长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孩子就不会有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对家长进行了“科学育儿”的宣传活动,让家长对从小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付诸实践。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从学做家务开始
  幼儿喜欢模仿,看见爸爸妈妈做家务,孩子也会想学着做,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创造条件给孩子锻炼机会,如让孩子幫忙拿碗筷、分餐具、收拾餐桌和做其它一些简单的家务。另外,家长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要用适合的方法和适当的鼓励,不能用命令式的方法教导孩子。
  (三)家长对孩子做的事以鼓励、肯定为主
  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在自我服务活动中难免出现困难和持续时间不长等问题,这时候家长应给予幼儿适当的肯定和帮助,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以更好地提高孩子操作的操作技能和水平。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能产生积极作用。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搭好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之桥。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论坛.
  [2]马力艳.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幼儿教师网,2017,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教学也逐渐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提高英语学科教学的效果是现代英语学科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应注意问题以及现状的基础上,以粤教版小学一年级《英语口语》第二册教学为例,围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  【關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怎么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已然成为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反复思考并且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始出现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进行改变,必须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达到让学生掌握一定范围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程度的语文素养和一定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教学;小学语文  根据
【摘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也越发重视融入审美理念,若能够保障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那么则十分利于陶冶初中生的性情,使得初中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所以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应大力探索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以确保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成效,实现对于初中生的良好熏陶和教育。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策略  若想保证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那么则应重视明确适合的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心理实验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成绩也会下降。写字教学中,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推动学生前进的步伐,让学生保持写字的兴趣!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教学;激励性评价  低年级学生在写字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争强好胜。每写好一个字,他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而积累语言,加强诵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利用传统节日,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有着“仁义道德”思想,包涵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看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素养;渗透  德育位居“五育”之首,德育就像一列火车的车头,可见德育在“五育”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赋予了新学期别样的开启模式,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学校纷纷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在小学英语线上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突破了小学生学习时间和接受能力的局限,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线上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疫情期间微课在小学英语线上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线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我国对于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相关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规范。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引入师生互动教学法,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在课堂上通过采用相关的师生互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
[摘要]所谓关爱,就是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它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态度。在班级中实施关爱教育,首先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的榜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珍惜拥有,学会感恩;在班级中营造友爱的氛围,学会宽容。培养幼儿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看关爱社会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关爱;榜样;契机教育;感恩;宽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和革新,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但是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呢?这是现阶段班主任需要考虑和分析的。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生活中的引导者和领导者,因此,班主任需要在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以德树人,以心育人,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并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