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ABCG2)、P-糖蛋白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乳腺癌标本76例,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ABCG2、P-糖蛋白的表达及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及波形蛋白的表达.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TGF-β1诱导)组和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和表柔比星处理MCF7细胞获得药物筛选残存细胞(DSC);免疫荧光检测DSC细胞中E-cadherin和波形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SC细胞中ABCG2、P-糖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与化疗前乳腺癌组织比较,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ABCG2和P-糖蛋白,并与波形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1=0.97,P1=0.000;r2=0.83,P2 =0.001);而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3=-0.55,P3 =0.010;r4=-0.43,P4 =0.020).免疫荧光结果亦显示DSC中高表达波形蛋白,而低表达E-cadherin蛋白.RT-PCR显示DSC中高表达ABCG2及P-糖蛋白mRNA,且与波形蛋白的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1=0.99,r2=0.96,P<0.05);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3=-0.99,r4=-0.9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SC中高表达ABCG2及P-糖蛋白,且与波形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1=0.98,r2=0.89,P<0.05);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3=-0.47,r4=-0.33,P<0.05).结论 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ABCG2及P-糖蛋白与EMT相关标志物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经历EMT可能是导致乳腺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患者男,13岁.于2013年4月不慎摔伤后出现右腰痛,伴有肉眼血尿,在外院诊断为"肾挫伤",予卧床、消炎、止血等治疗.此后血尿反复出现,于摔伤后半个月来本院就诊.行CT检查示右肾实质内病灶,类圆形,与周围正常组织有分界,平扫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考虑右肾肿瘤并出血可能性大.行右肾肿瘤根治切除术。
期刊
目的 探讨婴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PMMT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MMTI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结果 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4岁、2d和3个月,均因家长发现肿块就诊,2例位于颈部,1例位于腰部,肿块最大径分别为6.5、5.5、2.8 cm.镜下肿瘤由小卵圆形、短梭形和小多边形的瘤细胞组成,胞质稀少嗜伊红色或呈空泡状,瘤细胞轻度异型性,
今收到贵刊转来的管帅医师关于我们在贵刊2013年第42卷第10期652页刊载的“第4版WHO骨肿瘤分类解读”一文一些问题。感谢读者的关心,现具体答复如下。
为规范免疫组织化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中国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和质量控制进程,由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织化学质控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国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专题研讨会”于2014年5月9至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办,全国近300位代表参会,就相关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我国过去是前列腺腺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腺癌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1].前列腺腺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在决定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就是前列腺腺癌的分化程度,目前评估前列腺腺癌分化程度最常用的方法是Gleason分级系统[2].本文将介绍Gleason分级系统的历史、详细的Gleason分级和Gleason评分的规则,以及该评分系统在前列腺活检、
期刊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学分类(第4版)》[1](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终于出版了,距《WHO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2]的出版已经10年余.在此期间,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领域出现了诸多进展,对一些疾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对另一些疾病的性质、命名等仍存在许多争议.本书的出版期
期刊
Furin是蛋白前体加工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与肿瘤的转化、发展与转移密切相关[1-6].我们分别检测正常宫颈黏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Furin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酶活性,以探讨Furin与宫颈癌变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与标本来源: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黏膜、CIN及宫颈癌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经两名病理
期刊
“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DHL)是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基因亚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以及具有介于DLBCL和BL特点的无法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UNC/DLBCL/ BL).WHO(2008)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DHL放在B-UNC/DLBCL/BL的遗传学章节进行了介绍,因为DHL的发生率
期刊
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的概念GWAS借助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等新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基因组中的上百万个SNP,找出在患者和健康人中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不同的SNP,这些SNP即是和疾病发生相关联的.SNP往往位于某致病基因周围,SNP本身不造成疾病,而是用来决
期刊
目的 :探讨结直肠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 SSA/P )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08至2013年间5209例结直肠内镜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阅片,筛选出353例锯齿状病变纳入此次研究范围;收集和分析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观察SSA/P镜下病理形态特征以及与其他亚型之间的鉴别诊断要点,评价其活检组织的诊断标准。结果353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检出SSA/P 25例(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