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成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较低及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多样,但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专业教研室对电子商务的就业岗位及其对应的岗位技能不明确,不是造成万金油式的专业就是实训内容落后于商业现实;其二,技能培养没有针对性、阶梯性,不能让高职层次的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2005年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经过了六年的探索,专业教研室以就业为导向,坚定走“校企合作”道路,与本市网商创业园积极合作,调研本区域电子商务一线技能性人才的岗位技能需求,总结人才的培养经验,创建“电子商务专业三级实训体系”(下简称“三级实训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实训、就业综合技能实训和创业实践,并据此建设了一系列基于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室。
三级实训体系既要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又能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专业素质又能匹配实际就业岗位,在毕业时从对专业性知识一窍不通到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尤其是有地方行业特色的能工巧匠。就业后能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1 职业岗位的定位
根据对本市电子商务岗位调查,得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对应岗位是网络商人”[1]这一结论。网络商人(简称“网商”)就是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者。网商一般任职于两类公司工作。一种是在一些传统的商贸型公司或者生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部;另一种是纯电子商务公司。前者是在公司上下游群体确定的情况下,使用网络营销或者其它营销手段向这些上下游企业推销或者购买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而后者侧重于挖掘对网络营销不熟悉甚至陌生的潜在客户,推销本公司的电子商务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就在网上开店,自主创业。
在前三年的工作期限内,毕业生在本专业一般从事如下岗位:销售总监、策划专员、摄影及美工专员、财务专员、客服及网络营销专员、物流信息化专员。
2 实训体系的构建
针对于上述定位,我们提出“三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1],构建三级实训体系,进行课程改革。“三商”指“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
根据“三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提出三级实训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实训、就业综合实训和创业实践。六个专业实训室是三级实训体系的校内主要载体。分别是: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室、企业信息化实训室、创业工作实训室、电子商务摄影工作室、物流配送工作室和创业实体店铺。其中后四个实训室统称“‘网商’创业实训基地”。该基地各实训室均有企业投资设备及装修,力求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一致。
体系的第一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实训。其主要对应于“三商”中的“商务技能”培养,是根据上述的六个岗位而开设相应的六大课程链。由于课程链相互独立,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以“摄影及美工专员”岗位为例。该岗位工作任务是宝贝的拍摄、处理和放置到网店上的整个过程。教学上划分为网店宝贝拍摄、照片后期处理和网店布局装饰及宝贝照片管理三大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共安排了162课时的教学工作量。这些课程本来主要讲授“三剑客”(其中“Photoshop”替换“Firework”)的使用,但如果是单纯地讲授该三款软件的使用,学生并不能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因此在企业调研后,按照工作流程重构了课程。重构后的特点是让学生掌握上述的实际工作流程,淡化了从前按软件的功能来授课的方式。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对工作流程有宏观的把握,即使忘记了或者不了解具体的某个步骤,也能在参考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在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大的改革:Dreamweaver的学习则从完成一个商业网站的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向在淘宝设计网店、打扮与编辑网店、网站建设美感赏析的教学重点的改变而转变;淡化Flash软件的讲授,转而讲授使用行业通用的阿里妈妈广告栏来制作网店Flash。同时增加淘宝助理、淘宝图片空间的学习,培养海量照片管理能力。在教师选择方面,坚持“专任教师为主”的方式来授课。因此我们送专任教师下企业培训后再授课,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另外还安排了corelDRAW作为专业选修课,应对生产型、设计型企业电子商务部的岗位需求。
体系的第一层实训着重“商务技能”的培养,需要多种实训环境的实训室来支撑。其中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室有45台计算机,基本满足普通的模拟实训需求。企业信息化实训室有45台计算机与两套谈判桌,满足含有部分“商业头脑”类模拟实训的需求。电子商务摄影工作室,有一套摄影辅助设备,三台单反相机,及处理照片后期制作的计算机,针对宝贝拍摄与制作的实训。物流配送工作室是一间、企业无偿提供的货源、快递纸箱及相关的工作单据组成的电子商务企业仓库,该仓库有别于物流专业的自动仓库,主要模拟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实训。但职业教育业界也有人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课程仅有利于过程性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的掌握。在电子商务行业与人沟通、交流、交易等方面的知识仅仅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并不能解决得很好,需要与一些措施结合才能发挥更佳。因此有下述两层体系。
体系的第二层是就业综合实训,就是将单项的工作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训。必修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模块:职业技能认证和就业技能综合实训。
职业技能认证选择的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专员”考证,因为其考核内容综合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店,阿里巴巴中文站,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操作流程,能让学生全面掌握电子商务常用的几类交易网站的操作。考试分为两部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相对简单,而实操考试就是阿里巴巴三个主要网站的模拟操作,与高职教育“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理念不谋而合,这是我们选择这一认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学安排上,在“客服及网络营销专员”课程链先安排了54学时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第三学期安排32学时再进行考前培训,这样让学生有更宽裕的时间进行全面的学习,而不用为了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而学习。
就业技能综合实训是与网商创业园的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开发。得益于行业的特点,只要能上网即能上网。因此,我们将就业技能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最后一个月在本专业创建的“电子商务网商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只需要企业派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即可。就业技术综合实训目标是在具体的行业背景下实现网络营销。目前可供实训的行业是快速消费品业、百货业、打印耗材业。
除了必修课程外,我们还提供“工作室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室制”是以“工作室”代替传统的班级,每个工作小组可跨年级自由组合,以“工作室”形式进行教学和管理,每个“工作室”模拟一个公司,学生团队自行选举出一个学生作销售总监,其它学生模拟公司员工,利用“网商”创业实训基地这一平台进行经营,经营项目来源既有企业提供也可自主创新,而企业提供的商品可先无偿供货,等回收货款再结账。企业教师与专业教师每个月共同对项目的运营进行一次审计与评估,并提供商业建议,但不参与工作室具体的商务活动。
体系的第二层实训着重“商人素质”的培养。除非上述提及的实训室,还需要创业工作室作为工作地点,该室模拟准备IT公司办公大厅的设置,一个50厘米高的小隔间放一台电脑,自带拥有300本书籍的小型图书馆,白天作为授课地点,晚上及假期提供给工作室的学生使用。创业工作室是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场所。
体系的第三层是创业实践。创业教育是一门系统工程,除了积极与市及学校各部门联合沟通外,本专业教师尝试以实践为主的带行业背景创业的教育。除了开设创业理论课程“自主创业实践”、“电商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外,还提供位于校内商业区的半价租金店铺作为创业场所。每年组织学生竞聘上岗,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迄今已经更换了三届主要负责人。创业店铺与工作室的区别在于,创业店铺注重实体营销,运营资金自筹,自负盈亏,并且每个学期能获得两个学分。同时,我们在校外则与网商创业园联系,提供免费大学生个体创业岗位,提供给毕业生创业。
另外,提供政策支持,参加创业大赛,施行创业导师制[2],每学期提供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注重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3]等也是必要的措施。总之,创业实践除了培养“商务技能”之外,更着重培养“商人素质”与“商业头脑”,是“三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综合体现。
3 实训体系的辅助措施
除了课程的整合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外,还必须有一些辅助的支撑措施来确保实训体系的正常运转。
完善实训室使用制度。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企业生产资料租借与使用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申报制度、预约登记制度,绘制《实训工作流程图》,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张贴在实训场所的醒目位置,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商人素质”的熏陶。另外除了配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还安排工作室的成员作实训助理员,这样才能根据制度满足学生自主安排的实训要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打破笔试为主的考试,考核方式灵活多变。如:“电子商务基础”是以开设网店及对应的网店营销方案作评分标准。“数码拍摄与制作”的考核方式就是工作流程“选商品-找模特-拍摄-网店上架”。“阿里巴巴企业课程”则要求学生用英语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向外国商人询盘为主要评分标准。虽然这些考核方式不一定是最科学合理,但却比单纯笔试更能学习到实际的岗位技能。
打造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过去由企业老总来担任,但他们平时只担任宏观管理工作,而不担任具体的工作及微观管理。因此我们改聘企业一线经理,因此他们更熟悉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同时建立完善的下企业制度才能让专任教师安心下企业、用心下企业;相应地也出台措施让企业兼职教师看到来校授课的光明前途,而不是迫于上级下达的命令。
成立电子商务协会。这是起润滑作用的重要机构。教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比单纯的教师授课,效果要更好。因此我们尝试培养一些积极的学生成立校级电子商务协会,由他们负责指导同年级水平较差的同学和低年级,而且工作室之间的沟通活动也是由该协会组织。协会的经费由企业的赞助费支付,这样才能让学生做起来有动力,工作有持续性。下一步工作是建立市级电子商务协会,将交流推向全市。
4 结语
在“三商”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经过了六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建立了三级实训体系,并拥有了六个校内实训室。专业实训室的体系式快速发展是走校企合作道路的双赢产物。课程不再是计算机课程与经管类课程泾渭分明,而是基于岗位技能重构课程。从而有效地让入学对电子商务专业一窃不通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能与时俱进地面对发展一日千里的电子商务行业。
在2011年度,以“工作室制”运作的学生团队在珠海市大三合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淘宝商城“零食语”(http://lingshiyu.tmall.com/),及得一超市独立门户(http://www.zhd1.cn)的年度销售额达到250万元左右;学生自主组织了团购28次,实体店连续三年找出拳头产品,成功盈利。在竞赛方面,本专业组队参加全国“e路通杯”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精英大赛广东省总决赛”也获得了三等奖。可以说,三级实训体系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高度匹配。
但该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本行业的特性是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就业两三年后专业知识就慢慢落后,职业道路出现首个瓶颈。需要通过创建市级的电子商务协会,组织就业后的再培训。这也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克富.用“三商”教育观培养电子商务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53~154.
[2] 何方,等.将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学生专业教育的思考[J].2010(24):78~79.
[3] 匡霞.浅论高职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2010(24).
三级实训体系既要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又能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专业素质又能匹配实际就业岗位,在毕业时从对专业性知识一窍不通到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尤其是有地方行业特色的能工巧匠。就业后能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1 职业岗位的定位
根据对本市电子商务岗位调查,得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对应岗位是网络商人”[1]这一结论。网络商人(简称“网商”)就是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者。网商一般任职于两类公司工作。一种是在一些传统的商贸型公司或者生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部;另一种是纯电子商务公司。前者是在公司上下游群体确定的情况下,使用网络营销或者其它营销手段向这些上下游企业推销或者购买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而后者侧重于挖掘对网络营销不熟悉甚至陌生的潜在客户,推销本公司的电子商务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就在网上开店,自主创业。
在前三年的工作期限内,毕业生在本专业一般从事如下岗位:销售总监、策划专员、摄影及美工专员、财务专员、客服及网络营销专员、物流信息化专员。
2 实训体系的构建
针对于上述定位,我们提出“三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1],构建三级实训体系,进行课程改革。“三商”指“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
根据“三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提出三级实训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实训、就业综合实训和创业实践。六个专业实训室是三级实训体系的校内主要载体。分别是: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室、企业信息化实训室、创业工作实训室、电子商务摄影工作室、物流配送工作室和创业实体店铺。其中后四个实训室统称“‘网商’创业实训基地”。该基地各实训室均有企业投资设备及装修,力求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一致。
体系的第一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实训。其主要对应于“三商”中的“商务技能”培养,是根据上述的六个岗位而开设相应的六大课程链。由于课程链相互独立,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以“摄影及美工专员”岗位为例。该岗位工作任务是宝贝的拍摄、处理和放置到网店上的整个过程。教学上划分为网店宝贝拍摄、照片后期处理和网店布局装饰及宝贝照片管理三大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共安排了162课时的教学工作量。这些课程本来主要讲授“三剑客”(其中“Photoshop”替换“Firework”)的使用,但如果是单纯地讲授该三款软件的使用,学生并不能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因此在企业调研后,按照工作流程重构了课程。重构后的特点是让学生掌握上述的实际工作流程,淡化了从前按软件的功能来授课的方式。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对工作流程有宏观的把握,即使忘记了或者不了解具体的某个步骤,也能在参考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在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大的改革:Dreamweaver的学习则从完成一个商业网站的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向在淘宝设计网店、打扮与编辑网店、网站建设美感赏析的教学重点的改变而转变;淡化Flash软件的讲授,转而讲授使用行业通用的阿里妈妈广告栏来制作网店Flash。同时增加淘宝助理、淘宝图片空间的学习,培养海量照片管理能力。在教师选择方面,坚持“专任教师为主”的方式来授课。因此我们送专任教师下企业培训后再授课,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另外还安排了corelDRAW作为专业选修课,应对生产型、设计型企业电子商务部的岗位需求。
体系的第一层实训着重“商务技能”的培养,需要多种实训环境的实训室来支撑。其中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室有45台计算机,基本满足普通的模拟实训需求。企业信息化实训室有45台计算机与两套谈判桌,满足含有部分“商业头脑”类模拟实训的需求。电子商务摄影工作室,有一套摄影辅助设备,三台单反相机,及处理照片后期制作的计算机,针对宝贝拍摄与制作的实训。物流配送工作室是一间、企业无偿提供的货源、快递纸箱及相关的工作单据组成的电子商务企业仓库,该仓库有别于物流专业的自动仓库,主要模拟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实训。但职业教育业界也有人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课程仅有利于过程性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的掌握。在电子商务行业与人沟通、交流、交易等方面的知识仅仅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并不能解决得很好,需要与一些措施结合才能发挥更佳。因此有下述两层体系。
体系的第二层是就业综合实训,就是将单项的工作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训。必修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模块:职业技能认证和就业技能综合实训。
职业技能认证选择的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专员”考证,因为其考核内容综合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店,阿里巴巴中文站,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操作流程,能让学生全面掌握电子商务常用的几类交易网站的操作。考试分为两部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相对简单,而实操考试就是阿里巴巴三个主要网站的模拟操作,与高职教育“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理念不谋而合,这是我们选择这一认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学安排上,在“客服及网络营销专员”课程链先安排了54学时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第三学期安排32学时再进行考前培训,这样让学生有更宽裕的时间进行全面的学习,而不用为了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而学习。
就业技能综合实训是与网商创业园的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开发。得益于行业的特点,只要能上网即能上网。因此,我们将就业技能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最后一个月在本专业创建的“电子商务网商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只需要企业派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即可。就业技术综合实训目标是在具体的行业背景下实现网络营销。目前可供实训的行业是快速消费品业、百货业、打印耗材业。
除了必修课程外,我们还提供“工作室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室制”是以“工作室”代替传统的班级,每个工作小组可跨年级自由组合,以“工作室”形式进行教学和管理,每个“工作室”模拟一个公司,学生团队自行选举出一个学生作销售总监,其它学生模拟公司员工,利用“网商”创业实训基地这一平台进行经营,经营项目来源既有企业提供也可自主创新,而企业提供的商品可先无偿供货,等回收货款再结账。企业教师与专业教师每个月共同对项目的运营进行一次审计与评估,并提供商业建议,但不参与工作室具体的商务活动。
体系的第二层实训着重“商人素质”的培养。除非上述提及的实训室,还需要创业工作室作为工作地点,该室模拟准备IT公司办公大厅的设置,一个50厘米高的小隔间放一台电脑,自带拥有300本书籍的小型图书馆,白天作为授课地点,晚上及假期提供给工作室的学生使用。创业工作室是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场所。
体系的第三层是创业实践。创业教育是一门系统工程,除了积极与市及学校各部门联合沟通外,本专业教师尝试以实践为主的带行业背景创业的教育。除了开设创业理论课程“自主创业实践”、“电商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外,还提供位于校内商业区的半价租金店铺作为创业场所。每年组织学生竞聘上岗,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迄今已经更换了三届主要负责人。创业店铺与工作室的区别在于,创业店铺注重实体营销,运营资金自筹,自负盈亏,并且每个学期能获得两个学分。同时,我们在校外则与网商创业园联系,提供免费大学生个体创业岗位,提供给毕业生创业。
另外,提供政策支持,参加创业大赛,施行创业导师制[2],每学期提供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注重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3]等也是必要的措施。总之,创业实践除了培养“商务技能”之外,更着重培养“商人素质”与“商业头脑”,是“三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综合体现。
3 实训体系的辅助措施
除了课程的整合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外,还必须有一些辅助的支撑措施来确保实训体系的正常运转。
完善实训室使用制度。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企业生产资料租借与使用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申报制度、预约登记制度,绘制《实训工作流程图》,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张贴在实训场所的醒目位置,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商人素质”的熏陶。另外除了配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还安排工作室的成员作实训助理员,这样才能根据制度满足学生自主安排的实训要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打破笔试为主的考试,考核方式灵活多变。如:“电子商务基础”是以开设网店及对应的网店营销方案作评分标准。“数码拍摄与制作”的考核方式就是工作流程“选商品-找模特-拍摄-网店上架”。“阿里巴巴企业课程”则要求学生用英语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向外国商人询盘为主要评分标准。虽然这些考核方式不一定是最科学合理,但却比单纯笔试更能学习到实际的岗位技能。
打造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过去由企业老总来担任,但他们平时只担任宏观管理工作,而不担任具体的工作及微观管理。因此我们改聘企业一线经理,因此他们更熟悉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同时建立完善的下企业制度才能让专任教师安心下企业、用心下企业;相应地也出台措施让企业兼职教师看到来校授课的光明前途,而不是迫于上级下达的命令。
成立电子商务协会。这是起润滑作用的重要机构。教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比单纯的教师授课,效果要更好。因此我们尝试培养一些积极的学生成立校级电子商务协会,由他们负责指导同年级水平较差的同学和低年级,而且工作室之间的沟通活动也是由该协会组织。协会的经费由企业的赞助费支付,这样才能让学生做起来有动力,工作有持续性。下一步工作是建立市级电子商务协会,将交流推向全市。
4 结语
在“三商”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经过了六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建立了三级实训体系,并拥有了六个校内实训室。专业实训室的体系式快速发展是走校企合作道路的双赢产物。课程不再是计算机课程与经管类课程泾渭分明,而是基于岗位技能重构课程。从而有效地让入学对电子商务专业一窃不通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能与时俱进地面对发展一日千里的电子商务行业。
在2011年度,以“工作室制”运作的学生团队在珠海市大三合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淘宝商城“零食语”(http://lingshiyu.tmall.com/),及得一超市独立门户(http://www.zhd1.cn)的年度销售额达到250万元左右;学生自主组织了团购28次,实体店连续三年找出拳头产品,成功盈利。在竞赛方面,本专业组队参加全国“e路通杯”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精英大赛广东省总决赛”也获得了三等奖。可以说,三级实训体系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高度匹配。
但该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本行业的特性是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就业两三年后专业知识就慢慢落后,职业道路出现首个瓶颈。需要通过创建市级的电子商务协会,组织就业后的再培训。这也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克富.用“三商”教育观培养电子商务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53~154.
[2] 何方,等.将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学生专业教育的思考[J].2010(24):78~79.
[3] 匡霞.浅论高职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