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也日趋提升。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就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集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建工程;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以达到维护公众利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的目的。
1、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率的因素
1.1自然条件产生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大多处于露天环境下,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受到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其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其施工就会受到季节变化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在雨季施工的话,那么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2施工流动性大产生的影响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施工设备等会因为建筑物所在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不间断进行,导致了施工设备和人员出现了流动性较大的现象。
1.3施工复杂性较高产生的影响
建筑产品的多样化是导致其施工工序复杂多变的主要因素。建筑物结构、功能、装饰等各方面要求的不同,是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虽然大多数建筑工程都会选择相同的施工方式,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功能要求的不同,下部桩基的施工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必须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适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建立
2.1告知制度的建立
建筑工程从施工开始直至最终的竣工结算,施工单位必须对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将施工企业、监理等相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
2.2集体监督机制的建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集体监督机制的建立,则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效率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3质量监督模式的建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同時严格的按照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要求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的各个环节,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工程质量监督常见的问题
3.1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无法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难度的增加,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3.2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工程的地基、主体、装饰等相关内容。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质量监督部门不仅要定期的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同时还应加大对施工工序、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虽然这种质量监督方式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这一监督方式过于具体,导致工程建筑规模与质量监督力量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而这对于质量监督工作效率的提升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3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较晚,因此截至目前还没有建立适合建筑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而监督管理约束机制的缺失,不仅增加了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几率,同时对正常建筑市场秩序的建立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效率提升的策略
4.1监管人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集合了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各方面的特点,其工作的内容较之其他工作也相对复杂而艰巨。由于我国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与执法力度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频繁出现。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降低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几率,必须加大质量监督人员质量意识培训的力度,定期的进行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培养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政府监督执法力度的加强
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为建筑工程市场行为的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3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
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建立的基础。因此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4.4工程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效率的提升
随着工程质量社会保障能力的持续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发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积极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相关经验,不仅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另外,随着建筑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与保险制度的日趋完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人本提升,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质量意识以及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峰.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No.35404:178-179..10.13616/j.cnki.gcjsysj.2017.02.175
[2]钟锡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No.45809:206-207..
关键词:房建工程;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以达到维护公众利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的目的。
1、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率的因素
1.1自然条件产生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大多处于露天环境下,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受到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其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其施工就会受到季节变化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在雨季施工的话,那么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2施工流动性大产生的影响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施工设备等会因为建筑物所在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不间断进行,导致了施工设备和人员出现了流动性较大的现象。
1.3施工复杂性较高产生的影响
建筑产品的多样化是导致其施工工序复杂多变的主要因素。建筑物结构、功能、装饰等各方面要求的不同,是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虽然大多数建筑工程都会选择相同的施工方式,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功能要求的不同,下部桩基的施工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必须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适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建立
2.1告知制度的建立
建筑工程从施工开始直至最终的竣工结算,施工单位必须对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将施工企业、监理等相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
2.2集体监督机制的建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集体监督机制的建立,则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效率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3质量监督模式的建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同時严格的按照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要求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的各个环节,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工程质量监督常见的问题
3.1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无法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难度的增加,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3.2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工程的地基、主体、装饰等相关内容。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质量监督部门不仅要定期的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同时还应加大对施工工序、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虽然这种质量监督方式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这一监督方式过于具体,导致工程建筑规模与质量监督力量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而这对于质量监督工作效率的提升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3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较晚,因此截至目前还没有建立适合建筑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而监督管理约束机制的缺失,不仅增加了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几率,同时对正常建筑市场秩序的建立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效率提升的策略
4.1监管人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集合了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各方面的特点,其工作的内容较之其他工作也相对复杂而艰巨。由于我国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与执法力度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频繁出现。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降低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几率,必须加大质量监督人员质量意识培训的力度,定期的进行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培养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政府监督执法力度的加强
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为建筑工程市场行为的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3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
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建立的基础。因此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4.4工程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效率的提升
随着工程质量社会保障能力的持续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发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积极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相关经验,不仅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另外,随着建筑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与保险制度的日趋完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人本提升,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质量意识以及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峰.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No.35404:178-179..10.13616/j.cnki.gcjsysj.2017.02.175
[2]钟锡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No.45809: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