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艺体专业学生是有别于普通本科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英语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艺术体育文化在世界各国中的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国际化语言,已越来越受重视。高校艺体类大学生是未来我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英语是他们把我国的文化艺术和体育竞技加以阐释并传遍整个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各高校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对于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的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收效不大。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结合艺体类学生的特点,切实实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运用真正适合艺体类学生个性的教学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艺体人才。
一、艺体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在中学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完全由老师支配,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对老师依赖性较强。进入大学后,许多新生注意到大学英语课内教学活动以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实践性练习为主,自己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对如何安排、支配这些时间,很多学生甚感茫然。尤其是艺体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和考试上,甚至有些学生为准备艺体专业考试,几乎在高二下半学期至高三近一年半的时间内都不再接触英语,导致英语成绩差,底子薄,语法与词汇尤其薄弱。入学后,专业课程安排密集,专业作业比较费时,相比之下,学习大学英语时,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有一定的跨度,许多学生感到难度加大,压力倍增;另外,艺体生专业课是小班授课,而英语课通常为合班教学,七八十人甚至更多的学生合堂上课,因基础差,不积极参与课内教学活动,势必造成教师在讲台不停地讲,而学生在下面只能被动地听的局面,教学效果自然不佳,继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英语学习就会懈怠,对英语学习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几点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要扭转一些学生“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想法。他们往往因为高中阶段将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上造成了英语的基础薄弱口语能力差等结果,造成了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自信心,不知从何入手,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茫然和无所谓的心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专业艺体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英语教学建议,即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色,因地制宜。趣味英语教学就是其手段之一。兴趣可以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也能使他们在自身的专业中融入英语的学习,做得更好。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就应该在课堂上有所创新和独辟蹊径。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电影及音乐教学、表演教学和综合教学。当然,这些教学手段是指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基础上加以创新,而不是脱离原来的教学模式。
1.电影及音乐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展示教学电影及音乐。在课堂上放映一些积极而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或者歌曲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但要想达到多媒体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中课堂教材(影片、歌曲、专题片、情景小品等等)的选择是重中之重,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进行选材,收集背景资料,明确语言、语法难点和学习要点。应该提前向学生明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自己在课下收集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单词等。
2.表演教学
表演就是将一个班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由学生自行选材,最好是十分钟左右的小情景剧或者小品,可以留点时间来点评,让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课下对英语的关注和兴趣,更能让学生敢于表演,锻炼胆量,培养自信心。
3.综合教学
所谓综合的手段就是指除了运用多媒体和表演教学外的另外一种具有相对集合性的手段。比如说外国节日、民族风情(最好是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知识竞答、英语演讲竞赛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心理学的运用
艺体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基础差,难以提高,心理上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而且近半数学生认为学习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不适合学习英语,自己从主观上就否定了学习外语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成效,有利于解决艺体类学生外语教学领域里教师教学事倍功半的难题。鉴于此,我在艺体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通过个别访谈、团体辅导及问卷调查的方式逐步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对学习的热情,进而培养艺体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探索:结合专业,各个击破
(一)音乐班
学习音乐的学生往往喜欢“动口”,他们思想活跃,反应灵敏,常常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针对学习音乐学生的特点,在上课前几分钟(最好是十分钟以内)我往往会请几个同学唱一些英文歌曲,或者讲一两个简单的英语小笑话。教师应该在上一节课布置一些预习的作业,上课时随机抽查。如果学生没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用英语表演一个节目。这样可以迅速将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都调动起来。讲课文时应该随时和学生进行互动。即使是他们答非所问或者回答不尽如人意也不要批评他们,而应该进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在这种成就感的逐步积累过程之中渐渐树立起对学习英语的信心。
此外,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之中时时融入英语单词和句子。在学校见面尽量也用英语进行沟通。刚开始学生也许会有些害羞,但是两三次后他们便会很积极,甚至主动用英语来交流。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痼疾。
(二)体育班
体育班的同学乐观好动,表现力极强。对一些具有表演性的学习始终保持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本人往往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在课堂上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表演,这样英语课堂就变成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较量、同步进步、互相学习的竞技场。由于是随机组合成一个小组,性格不同的学生在一起不仅可以张扬个性,各自拿出自己的观点,更是在活动之中强化了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精神。由于小品表演的台词,动作,道具几乎全部是同学在课后完成的,这样也更能够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的能力。排练过程中的共同琢磨,对句型、语法的掌握也使得同学们在提升了英语水平的同时学会了包容学习不同的观点。
各个组的小品演完之后,我们都会拿出时间来相互讨论、点评和学习。这其中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发表看法和提出意见。这一系列的磨练使得同学们更有成就感,英语课堂成为他们展示个性和表现特长的舞台,这样他们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不过英语小品的这种教学形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的频率,如果太频繁,不仅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耽误其他课程,也会让学生对这种模式因为太过频繁而失去热情。
(三)美术班
由于美术班的同学和体育班、音乐班的同学相比在表现力上相对较弱。他们大多有内向、安静、沉稳的性格特征。安静沉稳的性格能使他们对学习活动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所以,本人一般采用综合的教学手段,既有学生表演,也有影片、音乐等教学辅助手段,也有知识竞答等。通过巧记英语单词、外国民俗知多少、外国风情体验等游戏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英语课上的这些游戏,他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涉猎到更多的文学、美术、政治、民俗、节日等广泛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结合时代背景、生活大环境欣赏艺术作品。这些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大有裨益。
最后,还应注重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艺体类学生虽生性活泼,但是个性也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感情的沟通,以便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学习的建议者”“语言现象的解释者”和“学习资料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在艺体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则应该更多地扮演一个“语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笔者认为,针对艺体学生的特点,在教师的选择上也要下一定功夫。一般说来,爱好艺术或者体育且这方面知识较丰富的年轻教师更加受到艺体专业学生的欢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络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至于具体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结合该班的具体情况和同学的实际反映出发。不能一味地用一种方法,否则久而久之,就算是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被学生所厌倦。
参考文献
[1]吴晓玲.艺体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新探[J].科技信息,2009(8).
[2]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4(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一、艺体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在中学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完全由老师支配,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对老师依赖性较强。进入大学后,许多新生注意到大学英语课内教学活动以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实践性练习为主,自己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对如何安排、支配这些时间,很多学生甚感茫然。尤其是艺体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和考试上,甚至有些学生为准备艺体专业考试,几乎在高二下半学期至高三近一年半的时间内都不再接触英语,导致英语成绩差,底子薄,语法与词汇尤其薄弱。入学后,专业课程安排密集,专业作业比较费时,相比之下,学习大学英语时,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有一定的跨度,许多学生感到难度加大,压力倍增;另外,艺体生专业课是小班授课,而英语课通常为合班教学,七八十人甚至更多的学生合堂上课,因基础差,不积极参与课内教学活动,势必造成教师在讲台不停地讲,而学生在下面只能被动地听的局面,教学效果自然不佳,继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英语学习就会懈怠,对英语学习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几点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要扭转一些学生“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想法。他们往往因为高中阶段将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上造成了英语的基础薄弱口语能力差等结果,造成了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自信心,不知从何入手,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茫然和无所谓的心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专业艺体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英语教学建议,即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色,因地制宜。趣味英语教学就是其手段之一。兴趣可以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也能使他们在自身的专业中融入英语的学习,做得更好。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就应该在课堂上有所创新和独辟蹊径。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电影及音乐教学、表演教学和综合教学。当然,这些教学手段是指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基础上加以创新,而不是脱离原来的教学模式。
1.电影及音乐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展示教学电影及音乐。在课堂上放映一些积极而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或者歌曲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但要想达到多媒体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中课堂教材(影片、歌曲、专题片、情景小品等等)的选择是重中之重,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进行选材,收集背景资料,明确语言、语法难点和学习要点。应该提前向学生明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自己在课下收集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单词等。
2.表演教学
表演就是将一个班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由学生自行选材,最好是十分钟左右的小情景剧或者小品,可以留点时间来点评,让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课下对英语的关注和兴趣,更能让学生敢于表演,锻炼胆量,培养自信心。
3.综合教学
所谓综合的手段就是指除了运用多媒体和表演教学外的另外一种具有相对集合性的手段。比如说外国节日、民族风情(最好是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知识竞答、英语演讲竞赛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心理学的运用
艺体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基础差,难以提高,心理上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而且近半数学生认为学习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不适合学习英语,自己从主观上就否定了学习外语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成效,有利于解决艺体类学生外语教学领域里教师教学事倍功半的难题。鉴于此,我在艺体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通过个别访谈、团体辅导及问卷调查的方式逐步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对学习的热情,进而培养艺体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探索:结合专业,各个击破
(一)音乐班
学习音乐的学生往往喜欢“动口”,他们思想活跃,反应灵敏,常常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针对学习音乐学生的特点,在上课前几分钟(最好是十分钟以内)我往往会请几个同学唱一些英文歌曲,或者讲一两个简单的英语小笑话。教师应该在上一节课布置一些预习的作业,上课时随机抽查。如果学生没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用英语表演一个节目。这样可以迅速将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都调动起来。讲课文时应该随时和学生进行互动。即使是他们答非所问或者回答不尽如人意也不要批评他们,而应该进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在这种成就感的逐步积累过程之中渐渐树立起对学习英语的信心。
此外,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之中时时融入英语单词和句子。在学校见面尽量也用英语进行沟通。刚开始学生也许会有些害羞,但是两三次后他们便会很积极,甚至主动用英语来交流。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痼疾。
(二)体育班
体育班的同学乐观好动,表现力极强。对一些具有表演性的学习始终保持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本人往往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在课堂上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表演,这样英语课堂就变成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较量、同步进步、互相学习的竞技场。由于是随机组合成一个小组,性格不同的学生在一起不仅可以张扬个性,各自拿出自己的观点,更是在活动之中强化了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精神。由于小品表演的台词,动作,道具几乎全部是同学在课后完成的,这样也更能够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的能力。排练过程中的共同琢磨,对句型、语法的掌握也使得同学们在提升了英语水平的同时学会了包容学习不同的观点。
各个组的小品演完之后,我们都会拿出时间来相互讨论、点评和学习。这其中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发表看法和提出意见。这一系列的磨练使得同学们更有成就感,英语课堂成为他们展示个性和表现特长的舞台,这样他们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不过英语小品的这种教学形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的频率,如果太频繁,不仅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耽误其他课程,也会让学生对这种模式因为太过频繁而失去热情。
(三)美术班
由于美术班的同学和体育班、音乐班的同学相比在表现力上相对较弱。他们大多有内向、安静、沉稳的性格特征。安静沉稳的性格能使他们对学习活动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所以,本人一般采用综合的教学手段,既有学生表演,也有影片、音乐等教学辅助手段,也有知识竞答等。通过巧记英语单词、外国民俗知多少、外国风情体验等游戏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英语课上的这些游戏,他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涉猎到更多的文学、美术、政治、民俗、节日等广泛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结合时代背景、生活大环境欣赏艺术作品。这些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大有裨益。
最后,还应注重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艺体类学生虽生性活泼,但是个性也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感情的沟通,以便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学习的建议者”“语言现象的解释者”和“学习资料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在艺体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则应该更多地扮演一个“语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笔者认为,针对艺体学生的特点,在教师的选择上也要下一定功夫。一般说来,爱好艺术或者体育且这方面知识较丰富的年轻教师更加受到艺体专业学生的欢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络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至于具体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结合该班的具体情况和同学的实际反映出发。不能一味地用一种方法,否则久而久之,就算是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被学生所厌倦。
参考文献
[1]吴晓玲.艺体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新探[J].科技信息,2009(8).
[2]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4(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