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旅游曾是一种病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90年代,一场传染病似乎在法国蔓延开来。自1886年至1909年,数十位男性发现自己在解离性神游状态下漫游欧洲,明明心里没有目的地,却穿越国境乃至跨越大陆,他们最后不可避免地被警方拘留或是关进疯人院。当时的医生将其称为漂泊狂,而这种症状叫“病理性旅游”。
  这种旅行病来得突然,是种全新疯病,但随着漂泊狂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它与其说是一种精神疾病,毋宁说是一种笼统的诊断—一个可以概括偏离社会常规的行为的术语。医生们将患者诊断为漂泊狂的理由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他们离开了家庭、军队,或是失忆了一阵子(也许是头部受伤导致的)。
  这波狂热只持续了23年,导致它终结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边境管制变得更加严格了,而且精神病研究业内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始于一个男人。
  让-阿尔贝·达达出生于1860年,是某家煤气公司里最年轻的员工。8岁时,达达从树上摔下来,得了脑震荡,不时呕吐、偏头痛。12岁时,达达成为煤气公司的学徒,但某天他突然消失了,再次现身却是在附近的小镇上。达达的兄弟找到他时,他正在给一位巡回雨伞推销员打下手,而当兄弟质问他时,他才如大梦初醒般眨了眨眼。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用两轮马车给一个陌生人运雨伞。
  雨伞事件只是达达一生中无数谜题的开端。在他青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无知无觉地漫游,常到无比遥远的地方,以致不得不打零工賺够回家的路费。不神游时,他就在煤气公司兼职。多年间,他时不时就被抓进监狱或疯人院一阵,因此渐渐出名,成了一个“魔怔的偶发游客”。
  达达最惊人的一次漫游始于1881年,他加入驻扎在蒙斯附近的法军,又擅离部队,一路向东,徒步穿越了布拉格、柏林、波兹南和莫斯科。经过普鲁士时,他被狗严重咬伤,进了医院,人们认出他是那个积习难改的神游者。可他行动的时机太糟糕,当时沙皇刚被刺杀,他又是有名的虚无主义者,于是被扔进监狱。三个月后,他和其他囚犯被押到君士坦丁堡,当地的法国领事给了他一些钱,够买一张四等座车票。仿佛时钟发条那样有规律,达达回到了煤气厂。
  终于,1886年,达达发现自己置身于法国波尔多的圣安德烈医院,照料他的是年轻的神经精神病学家菲利普·奥古斯特·蒂西耶。蒂西耶对这位古怪的病人着了迷,诊断对方患有漂泊狂。
  蒂西耶对达达下了诊断后,突然出现了一大堆同样的病例。这些人(都是男性)并非法国政府眼中会对社会产生威胁的流浪汉,他们大多神志清醒、干净整洁、不爱出风头—不是中产阶级,而是贫穷的工人。
  漂泊狂几乎刚出现就销声匿迹了。1909年,在南特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主流精神病学家对神游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它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失调性疾病,而是一种更深层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不仅如此,即将到来的一战使氛围日益紧张,欧洲国家纷纷封锁边境,关停了昔日达达依赖的便利火车线路。短短23年,这一诊断渐渐不再出现,漂泊狂也基本消失了。
其他文献
1904年,被鲁迅誉为“中国济慈”的天才诗人朱湘出生在湖南沅陵。他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磨难,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后来父亲带着他举家迁往安徽居住,可惜十岁那年,父亲也撒手人寰。  年幼的朱湘失去了双亲,这无疑给他心里留下了孤独的烙印。此后,朱湘跟着大哥生活。由于大哥脾气暴躁,又比朱湘年长很多,朱湘一直过着寄人篱下、无人关爱的生活。这个家庭只能保证不让他饿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了。再加上朱湘年少时缺
慈禧最显著的行事风格就是独断专行,生杀予夺常常在一念之间。她对人刻薄寡恩,对“鬼”却充满敬畏之心。  一次,一名太监到玉泉山押水(特供皇宫用水),回来走到西直门外时,天已经黑了。当经过一个特别陡的坡时,太监怕发生意外,于是牢牢攥紧缰绳,大声吆喝,马却一反常态,就是站立不动,不肯前行。车身左右摇晃,险些翻倒。正在太监不知所措,无计可施之时,突然间感到车身前移,慢慢驶入平道,他回过头看,身边并无异常,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怀桑路过寒霜殿时,宫女匆匆来报,“娘娘,碧鸾殿的苏贵人小产了。”她的脸色变了变,立刻赶往碧鸾殿。  苏贵人名叫苏青,是怀桑的表妹。苏青13那年,父母相继病死,怀桑的父亲在京都任镇江将军,怜悯苏青孤苦,便将她过继到自己这里,改了姓氏,叫沈苏青。  苏青到沈家时,沈怀桑15岁,色艺双绝,德才兼备,被皇室当作太子妃的内定人选。  当时的太子便是萧珏,且不论他以后是否能继承大统,单说
公元10年,王莽听了方士的鼓吹,习“黄帝谷仙之术”,耗万金而建八风台,顺风作液汤,又在殿中种植五梁禾,煮鹤髓、瑇瑁、犀玉等二十多种珍稀之物,用煮好的水来浇灌谷物。这种谷物每成一斛,成本就要一金。  公元20年,天下岌岌可危,王莽却听信术士之言,大兴土木,在常安(即长安)修建供奉祖先的九庙,又将城西十余所大型皇家建筑拆除。两年后,九庙才告完工,耗财数百万之巨,累死万余人。  随着王莽各项荒谬的改革,
脱发是一个残忍的现实,明明还是小鲜肉,却被人喊成大叔,十分尴尬。其实,古人也有脱发烦恼,只是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很多人还没活到脱发的年纪就去世了,所以这个烦恼并不普遍。但在很多大诗人的诗词中,吃瓜群众还是能看出来古人脱发问题确实存在。  白居易曾作过一首《嗟发落》:“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一个靠才华吃饭的男子,也会从早到晚感叹自己的头发掉得太多,真的压力好大。他后来想开了,于是又写道:“落尽诚
那一晚,在距离恒山千里之外的福建廿八铺,看着天上的月亮,《笑傲江湖》中恒山三定之首定静师太默默祈祷着。在这个黑沉沉的小镇里,到处都埋伏着敌人,大战在即。她本来就不太善于临敌指挥,何况身后还拖着几十个武功差劲的女弟子。定静师太感到很疲惫。  她萌生了退意,把心事告诉了菩萨,希望以后“青灯礼佛,不动刀剑”。这实在是一个毫不过分的要求:“我想放下刀剑,难道还不可以吗?”  可是一天之后,她死了。  整部
成为药童  东汉时期一个静谧的午后,天气晴好,阳光照进了南阳郡涅阳县(今属河南南阳)一座官僚宅子里。宅子四周偶尔有鸟发出悦耳的叫声,一个小男孩席地而坐,背靠着高大的书架,手里捧着一本发黄的书卷,看得忘乎所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又一寸寸移走,直到天色黯淡,再无光亮。院子里响起阵阵呼喊声,有人叫着男孩的乳名。男孩这才恋恋不合地丢下书卷,站起来跑出书房。  这样的情景是“医圣”张仲景童年时最常见
叶城率领平乱的军队回朝那日,天气很好,初夏的微风里弥漫着草木气息。正德门前是朝廷派来迎接的官员,为首的丞相许致身着庄重的玄色朝服,身形挺拔宛若一竿翠竹,眉目舒展,似是心情极好。  行至城下,叶城翻身下马,卸下头盔行礼道:“劳烦许大人相迎。”  “叶将军客气。”许致伸手接过叶城的头盔,放在身旁侍从的托盘上,“南部流民作乱已久,将军为国平忧,微臣于公于私都应迎接将军凯旋,何来劳烦一说。”  叶城一笑,
1151年的一天,镇江府衙前来了一个年轻人。他一身京城衙门差人的打扮,跟府衙警卫说,他是京城秦太师府里派来送知府迁转命令的差人,要当面将迁转命令交给知府张楠。  府衙警卫见他一副公差模样,又声称携带了中央来的重要文件,不敢怠慢,立即汇报了张楠。张楠很热情地在书房接见了这位年轻人,京城差人也很有礼数,而后,他的眼神扫了一眼站在张楠身旁的衙役,对张楠说:“秦太师另有指示,请让其他人暂时回避一下!”  
有人觉得《红楼梦》里的玉钏儿是典型的“三没女”,没骨气、没原则、没记性。姐姐金钏儿尸骨未寒,她就开始和害死姐姐的宝玉同喝一碗汤了。  玉钏儿的姐姐金钏儿,因为和宝玉调笑失了分寸,被王夫人赶了出去,一时想不开投井了。类似情况还有鲍二家的,和贾琏关系不正当被凤姐发现,回去含羞上吊了。但出事以后,两家死者亲属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鲍二家的吊死,鲍二自己还没说什么,娘家亲戚们倒先闹起来,扬言要到官府去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