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受损的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的调整方案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肝移植受者中相当常见.美国1990年至2000年间移植受者科学登记处(SRTR)的资料(共69 321例非肾器官移植受者)表明,肝移植后3年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平均累积发生率为13.9%,5年时进一步增至18.1%.受者年龄、性别、移植前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肾功能状态以及免疫抑制剂等都是影响肝移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原位肝移植后,采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率,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的1年存活率.这些近期结果的改善,使得进一步提高受者长期存活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慢性肾病(CKD)与受者长期存活率的降低相关,同样也是肝移植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期刊
在器官移植的临床工作中,评估患者免疫状态的主要目的为:(1)在免疫系统对移植物造成损伤之前,及早地预测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2)评价患者的免疫抑制水平,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3)判断免疫抑制药物减量的安全性,以减轻药物的肾毒性及减少感染的发生。
期刊
肝移植作为治疗各种急慢性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同.理论上,肝移植应选择在疾病终末期病情稳定时作为最佳手术时机,然而,对于肝癌患者,可能会在肝移植后发生肿瘤的复发.因此,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并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是肝癌肝移植的重要课题.我们对37例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和术中进行了射频消融(RFA)治疗,以降低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肾移植后并发恶性肿瘤的治疗体会.方法 同顾分析1812例肾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6个月以上患者的资料.1812例中,58例发牛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时的年龄为31~67岁,平均为45岁,诊断时间为移植术后18~220个月,平均为98个月.58例中,4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泌尿系统肿瘤19例,消化系统肿瘤14例,血液系统肿瘤5例,其他6例;6例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但未经病理
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自发性小肠穿孔的报道较少见.自2006年以来我院实施了130余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有2例术后2周内发生自发性单发回肠穿孔,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出现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相关并发症的患者采用西罗莫司(SRL)单药转换治疗的体会.方法 肝移植患者14例,其中因CNI类药物致肾功能受损而行转换治疗者13例,因移植后血糖升高而行转换治疗者1例.转换治疗前,患者采用他克莫司(Tac)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部分患者还加用霉酚酸酯.进行转换治疗后,初次给予SRL 4 mg/d;1周内给予SRL 1~2 mg/d,同时Tac的用量减至
依从性是影响肝或肾移植受者长期预后的因素之一。目前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商品名:普乐可复)均需要每天2次或多次服药。普乐可复缓释剂(商品名:Advagraf),每天只需要服用1次,近期将在国内上市。本文就其在肝、肾移植受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做一综述。
期刊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的出现是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一大里程碑.目前,CNI(尤其是他克莫司)已经成为移植后受者的基础免疫抑制剂.然而,鉴于CNI肾毒性方面的顾虑,有医生提出CNI减量或撤药的免疫抑制(IS)方案.然而,CNI过度减量或停药都会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最新的Symplaony研究结果也对于不同的IS方案对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影响以及合理的CNI血药浓度给出了答案。
期刊
目的 总结心肺联合移植的体会.方法 2006年3月23日对1例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27岁女性患者施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了长期密切监护,采用达利珠单抗进行免疫诱导,以他克莫司(后转换为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并严密监测和控制感染.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严重感染和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09 d痊愈出院.术后1年7个月时,患者自行停用所有免疫
夏穗生教授、于立新教授和夏求明教授联合主编的《器官移植学》(第2版)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为移植医学专著,分总论和各论两篇。总论介绍移植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如保存液创制和低温灌注保存快速运送方法,移植后多种类型的排斥反应机制研究及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功效和研发,移植病理学等。各论介绍肾、肝、胰腺、小肠、心肺等器官的移植,包括单个器官移植和联合移植;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各种移植术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