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扶持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完善,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在享受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必须要看到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突出,对农业的污染日渐严重,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本文中,笔者就对我国农村的农业污染情况进行研究,对产生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构建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污染;生态农业;环保农村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远古时期我国的先人就开始进行农业种植。进入现代后,尤其是现代化农业种植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环保问题,造成大量的农田受到土壤沙化、板结、化学污染等,对我国农村农业实现可持续种植发展带来了隐患,也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必须在进行农业种植的同时,要重视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对农村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环保大局,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的建设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已成“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
  1.国外的现状
  欧洲和美国等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在进行农业种植的时候都是仿着工业化的模式进行的农业现代化管理,结果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化学物污染、水和土壤资源受到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大规模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
  2.我国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也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的农业种植不合理。因为土地少,很多农村地区过度追求农业的产量以及耕地的数量,造成现有土地被施入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地化学污染及板结,有的地区还大肆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无法实现可持续种植的良好效果,造成农业面源性污染。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受到面源污染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且使用的这些产品多是在国际上不允许使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田平均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化学肥料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里,九成以上都有农药残留,四成以上农药残留超标,在我国农村有一多半的自然水源被污染。
  二、农业污染的本质问题尤需关注
  1.庸俗化的市场经济造成农业污染
  市场经济的庸俗化,一方面使得消费增长,一方面为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而盲目进行土地资源投资,加上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进行地表灌溉,使得农业资源日益短缺,情况恶化,农业生产和环境污染成为恶性循环。
  2.规模化的大型现代种植业造成农业污染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企业都在农村建厂生产。在农村的这些龙头企业一方面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进行蔬菜种植、农田育种、畜牧养殖等现代化农业的生产;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添加剂、保鲜剂等化学原料,造成农田以及农村周边环境出现空气污染、化学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等问题。
  3.从中进行的反思
  反思在过去二十年,我国农村在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农业政策政策中,一方面圆满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经济生产的目标,另一方面,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粮食等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为建设的重心,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为工作目标。最大限度的恢复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建设工作。
  三、新农村建设应突出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
  1.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建设点
  应该在农业科技含量上加大投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进行退耕还林,减少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
  2.环保农村的建设方式
  按照科学发展、循环经济、高效经济的概念进行环保农村的建设,从环境治理、废物利用、生态能源、生态种植和养殖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铺设乡村油路改善道路环境,并对道路两侧进行树木种植;提倡农村修建沼气池,利用沼气这种生态能源进行照明等;建设生态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贯彻科学发展观;成立农村环保志愿队伍,进行环保宣传以及环境治理。
  四、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
  1.利用生态建筑,推行环保农村理念
  随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进行房屋的翻建,这个时候房屋的建设应按照农村的实际,建设生态建筑。房屋建筑的材料尽量选取可回收的建材,而不去采用钢筋、水泥等建材。
  2.利用生态农业,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农村除了进行生态建设达到环保农村的理念外,还可以进行态农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在农村比较普遍的生态农业有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两种。生态种植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轮作制,利用生物自身产生植物生长需要的肥料,实现绿色种植,最终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提高了它的质量;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及天然饵料,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科学发展观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生态进行的治理,利用循环经济、高效经济,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环保理念,严格履行环保职责,使农村真正实现生态化、环保化。
  参考文献:
  [1]覃源.淺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科技视界,2012(16).
  [2]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环境保护,2007(01).
  [3]杨永虎.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政府治理[J].民营科技,2010(09).
其他文献
我生日那天,父亲打来电话,嗓音苍老而低沉。听着父亲关切的话语,我鼻子酸酸的。父亲老了,可他的成就感没有退,他的智慧还在,他对我的关爱一点儿也没有削减,他的关爱就像灿烂的阳光,时时刻刻温暖着我,照耀着我。  在我的感觉中,父亲一辈子特别舒心的日子,就是我们兄弟几个升学或工作顺利的时候。他打过石,铺过路,开过荒,刷过墙,甚至卖过菜……可家中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清淡。虽然如此,在我的学生时代,父亲给我的每一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石阡县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基础和优势,总结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难度大、自主发展能力缺乏、融资渠道狭窄、资金运作困难、产业集中度不高、入驻企业关联度不高、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缺乏、行政管理功能不健全等问题。针对问题和现状,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园区应明确自身定位,强化产业导向,培育园区特色产业,创新园区开发、融资机制,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努力推进生产、生活、服务等紧密联系的产城一体化
虽然我国的经济仍然以平稳发展,稳定增长的趋势不断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未来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危机都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甚至是危害。本文
摘要: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新农村建设上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在于对土地的转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农村土地利用模式的调整来适应当代社会各方面的要求,进而针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化的研究并改革,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城乡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利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通过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不同药物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摘要:美国的新经济发展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长达10余年的经济增长,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的绝对地位,美国在其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有力的解决了在“新经济”诞生之前的严重的贸易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的问题,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相当有借鉴作用的示范。但与此同时,“新经济”在繁荣后也引起了相当严重的经济问题,如信息产业泡沫和近期震撼全球的次贷危机。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些并发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并治疗患有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资料中选取156例,并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
父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沉默的人。  他的寡言和冷漠,让我觉得他并不爱我。  在我的记忆里,最为深刻的印象是我八岁那年。  我的家乡面临群山、背靠河溪。小时候较顽皮的我,经常和邻居朋友一起到山上采摘野果,学了一身爬树的好本领。  一天,婶婶到家里坐,说夏天时山上到处长满杨桃,有青的有黄的,有酸的有甜的,问我要不要跟她一起到山上摘。家教严的父亲,已经把我关在家里一个多月了,一听到山上长满杨桃,我的心刹
期刊
本文通过对2002-2012年的经济数据的研究,对周期性波动非对称性数据,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同时得到结论。 Based on the research
在我国的财政体系中,作为基层财政的县、乡级财政担负着组织财政收入管理以及乡镇自由资金管理的双重职责。县、乡级基层财政的发展对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