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艺术的复兴之路——以《草叶集》为例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艺术在提出之初,就被文学界所质疑。很多人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其进行多方诘难,通俗艺术一度被逼入绝境。精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瓶颈期,在专注所谓的高雅的同时,渐渐地失去了一种对人内心的冲击的感染力。舒斯特曼认为通俗艺术可以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元素融入文学创作之中,对通俗艺术的改良是可以让它走得更远。惠特曼的著名诗集《草叶集》是将通俗艺术和精英艺术融会贯通的典型案例,可借鉴《草叶集》的创作经验,探寻通俗艺术的复兴之路。
其他文献
小说《水浒传》有很多情节,甚至价值取向都让人费解。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小说,我们会豁然开朗。一旦解读了作者施耐庵,分析了创作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小说中一些人物的思想行为的合理性,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都有了存在的根据。施耐庵的人生经历,元朝末年的社会历史条件,都影响了小说人物的思想行为,决定了渗透全书的价值取向。
我国是世界互联网大国,拥有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网民群体.而网络世界中产生的那些有别于传统文字系统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网络语言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媒体视角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论述网络语言的产生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创新性分析网络语言两大逻辑表征,并对新闻媒体如何合理应用网络语言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