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经皮锁定接骨板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中男89例,女35例;左侧53例,右侧71例;年龄21~81岁,平均(48.62±8.93)岁;摔伤94例,车祸伤30例。微创组66例,男4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72±9.23)岁;29例合并腓骨(或外踝)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5例,B型12例,C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9 d;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技术结合MIPPO治疗。常规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08±9.66)岁;26例合并腓骨(或外踝)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1例,B型10例,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3 d;采用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7.34±1.42)cm,常规组(21.82±2.35)cm,微创组较常规组切口小;微创组手术时间(44.48±10.00)min,常规组(59.42±11.84)min,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2个月。微创组65例在术后15~20周骨折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予补肾续骨中药口服后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伤口处表皮感染、皮肤裂开及骨外露;常规组4例出现伤口裂开、感染,致钢板外露,3例出现骨不连并再次手术,其余骨折均愈合良好。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现象。按照Johner-Wruhs功能评定标准,微创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结合了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骨科的优点,既保护了软组织,将手术程序简化,创伤降到最小,又能获得较坚强的内固定,保证踝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具有软组织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符合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75例肱骨
目的研究MRI多征象分析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图像,由我院两名影像科医生根据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数学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当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广大数学教
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备受关注,多数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低灌注、白质病变等有关。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脑内出血。按照Berger影像分型将其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和脑实质内血肿(Parenchyma
"我对中国戏曲体系死不放手."阿甲先生为此矢志不渝,一生不懈探索,成为他那一个时代的戏曲文化先驱、中国戏曲表导演理论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目的:探讨肩胛肌筋膜炎患者颈椎曲度改变与软组织张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肩胛肌筋膜炎患者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22~40岁,平均27.77岁。常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自有文字到现在只不过五六千年,人类在很早以前已有口头语言,而无书面语。直至人类创造了文字,才打破了口头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典型农作物玉米和谷子生育期内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的粮食安全生产和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