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安全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是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的边界被打破,非传统安全领域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议题的中心地位.国家行为体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和无节制扩充安全议题,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国内政治的保守化和国际交往的封闭趋向,最终反而不利于实现安全目标,从而掉入“泛安全化陷阱”.当前,国际上少数国家表面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扰国际合作,实则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多边主义秩序规则、国际合作、大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党的十八大以来,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北京 1007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是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的边界被打破,非传统安全领域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议题的中心地位.国家行为体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和无节制扩充安全议题,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国内政治的保守化和国际交往的封闭趋向,最终反而不利于实现安全目标,从而掉入“泛安全化陷阱”.当前,国际上少数国家表面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扰国际合作,实则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多边主义秩序规则、国际合作、大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同时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和较大的发展压力.中国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理性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审慎塑造安全议程,防止落入“泛安全化陷阱”.同时,中国在国际上应坚决反对滥用安全概念的行为,在新兴全球性议题上高举合作旗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安全治理机制改革和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广泛共识和作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跨境数据流动是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在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东盟从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保护入手,着眼于提升东盟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制定并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构建始于新加坡对数据保护规制的探索,基于东盟个人数据保护框架,在东盟数字一体化总体框架下制定数字管理框架,并以“东盟示范合同条款”和“东盟跨境数据流动认证”两大关键手段促进机制落实.该机制具有灵活性、包容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东盟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降低谈判成本与合规成本,获得更多全球竞争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由于公序良俗的含义比较抽象,故以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为视角,探讨公序良俗原则在上述法律关系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二百多份法院的相关判决进行研究,法院认为,未登记结婚全部返还彩礼,婚内出轨与他人同居、生育子女,婚内出轨赠与他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或子女生病期间离婚,未婚怀孕、生育等等违反公序良俗.而未登记结婚部分返还彩礼,同居多年形成事实婚姻不返还彩礼,未登记结婚之大额赠与的返还等等不违反公序良俗.另外,在“分手费协议”和“婚姻保证书”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案件中,
刑期折抵是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对维护被告人身自由权具有积极意义,法律规定适用刑期折抵须存在“先行羁押”这一前提,先行羁押是可以折抵刑罚的各种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统称.基于对“先行羁押”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判定能否折抵刑期时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这就导致司法实践中刑期折抵的适用实际变成了法定适用和酌定适用并存的局面,酌定适用所带来的折抵范围的过度扩张不符合立法本意和刑期折抵制度的内在价值,引发诸多矛盾与困惑.依法合理定义“先行羁押”的首要原则应当是于法有据,在界定方法上则依诉讼程序关联性和案件
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其实验室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普通院校的同类专业.在梳理公安类交通管理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本专业课程实验需求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内容.研究认为公安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实验内容与要求不同于普通院校同类专业,应当有所取舍;在实验室建设路径上,应当兼顾现实与长远、自有与联合、个性与共享、规范与安全等基本原则,确保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一样,在公安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海上跨界安全风险”概念,分析本地区海上跨界安全风险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粤港澳地区海上跨界安全风险防控中存在的机制障碍,立足大数据环境,从执法层面探讨海上跨界安全风险联合防控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包括建立粤港澳海上跨界安全风险协同防控基金制度、数据标准化机制、第三方介入机制和海上跨界安全风险防控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陆海统筹机制等.
日本岸田文雄内阁的诞生,是执政的自民党为应对大选而“临阵换帅”的结果.执政联盟利用广大选民对新内阁的“政策期待”,加之国内疫情趋缓、在野党势力孱弱以及选举对策缜密,从而赢得了大选.大选后岸田内阁的执政基础虽暂且趋稳,但在权力交接、路线调整及国政选举等层面上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其政治稳定性不容乐观,实现长期执政的难度较大.随着岸田内阁施政渐次展开,其在防控疫情、强化日美同盟与推进印太战略上将保持较强的政策延续性,而在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家安全保障上将实施政策调整.岸田内阁提出构筑“建设性且稳定的中日关系”并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