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在线教学的“跨疫情”转型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课程教学运行造成了冲击,也加速了在线教学方式的变革。疫情前,高职课程在线教学属于“助力型”,教学目标依附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模仿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教学评价呈现分离状态;疫情期间,高职课程在线教学呈“承担型”教学形态,在线教学完成所有教学目标,在线教学呈现完整教学内容;后疫情时代,高职课程在线教学表现为“融入式”教学形态,线上线下教学目标呈现递进关系,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实现逻辑贯通,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形成依存关系,线上线下教学评价体现协同互补。
  [关键词]高职课程;在线教学;跨疫情;转型
  [作者简介]王石(1979- ),男,安徽六安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
其他文献
《千字文》编次在维持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有序高效运行,以及保障其公平与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科考前日,贡院出示以《千字文》编次的“席舍图”,科考时,考生按前日“席舍图”上的字号,找到对应号舍。清代则是考生以试卷上的《千字文》编号为基,以座号便览为导,找到相应的号舍。明清时期的号舍又皆以《千字文》编次。清代科考前后的试卷,也以《千字文》的字号编次。考前以试卷上《千字文》字号为导向,寻找所属号舍。考后戳印弥封《千字文》字号,以防“预先关会之弊”。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各科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其内涵、理念、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指向基本相通。积极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共效应,是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四重教学限制。因此,建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从主体育人的共识、
[摘要]课程是落实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基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产教协同合作育人的途径,为实现产教融合课程创新、增强课程教学实践性与职业性提供了保障。文章在分析信息化时代产教融合课程创新现实需求及产教融合课程创新实施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创新的六大路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创新  [作者简介]汤晓(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