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100例急诊观察病房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急诊观察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观察急诊病房的2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投诉概率以及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分别为2.00%、1.00%,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分别为6.00%、5.0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观察病房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 急诊观察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27-01
  风险管理主要是指识别以及评价临床护理中所潜在或者存在的风险事件与预防方法,进而采取科学管理以及有效措施[1]。急诊病房患者的病情危重,具有工作难度大、工作繁重、病谱广、流动性大以及风险性大等特点,这一病区风险较高,护理人员一旦疏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急诊观察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病房的20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中,有40位女性患者,60位男性患者,年龄在5岁到80岁之间,平均为(45.23±7.56)岁。在观察组中,有45位女性患者,55位男性患者,年龄在6岁到85岁之间,平均为(46.87±8.21)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急诊观察病房的主要护理特点相结合,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含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风险管理:①对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并进行风险管理培训,使其了解风险管理的目的以及作用,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注重对风险的防范,重点分析潜在风险,对工作流程做调整,预防以及避免发生危险事故,对于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改进措施。②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使患者满意度提高。针对护理人员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提高语言沟通能力。规范文明用语,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沟通,对于患者疑问要及时回答,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投诉,提升护理满意度。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科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定期展开培训,并进行基础操作的考核、示范,注重经验的总结[2]。在患者病情危重需要抢救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运用熟练的技术进行抢救,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不安、紧张情绪得以消除,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信任。④重视护理记录的检查管理,熟练掌握书写护理记录的相关要求,使书写护理记录能力得到提高。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经管患者的护理记录做详细检查,质控组长每周进行质控检查,护士长每月检查病历质量并反馈,详细说明护理记录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以适当的指导。⑤针对管理、病房环境以及患者等因素,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使执行核心制度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对于环节质量以及基础质量的风险监控,特别是需要对重点的时段、患者、人员以及环节加强质量监控。及时找出护理安全中的隐患,医院要对病房配置以及环境做进一步改善,进而适应临床护理需要,人力资源要合理配置,排班要合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投诉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发放时要做详细说明,患者本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照组患者中,有86位患者满意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为86.00%;在观察组患者中,有95位患者满意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分别为2.00%、1.00%,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分别为6.00%、5.0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应对能力以及风险意识,加强护理团队的抗风险能力。在风险管理中护士长起着主导作用,具有敏锐观察力以及丰富临床护理经验,能及时发现护理中的问题,与患者以及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并对风险因素做进一步的评估,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3-4]。患者满意度提高,能减少护理纠纷。护理人员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和语言,同患者加强沟通,对于患者合理需求要尽量满足。通过采取健康宣传教育,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检查、用药以及治疗过程中,要如实告知患者存在的风险,使患者做好思想准备,取得患者信任,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是改进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有效管理风险事件的关键就是及时发现并预防。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是急诊病房,在此病区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防范,使护理安全系数得以提高,有助于护理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彩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30):100-102.
  [2]廖春红,唐霞珠,黄北南.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在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3(7):133-135.
  [3]顾志莉,聂明卿.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45(11):1157-1160.
  [4]余江,徐剑铖,王振维.风险管理理论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重庆医学,2010,15(10):1178-1180.
其他文献
在资本国际化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科技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而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和群体性等特点,企业能够采用各种激励手段,达到
文章阐述了惯性式离合器试验台的用途、试验方法以及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原有试验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改进设计方案,并对主要改进设计部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分析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8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护理组28例和人性化护理组30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应用自制海绵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长期卧床患者60例,应用自制海绵垫,海绵垫选择软硬适中的优质海绵,外加一层吸水性强的棉布套,每
随着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行业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发展,要想使得企业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需要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
【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行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肺透明膜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儿予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54例患儿予以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及相关数据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严重外科创伤的方法和效果,分析外科创伤急诊与急救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模式,前瞻性研究战伤急救技术。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抢救的20例心脏大血管外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救治过程的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并分析。结果:14例患者完全康复,在治疗30h后,6例颈总动脉裂伤患者死于DIC。结论:心脏大血管损伤常伴有许多并发症,由于在短时间内继发性损伤的链条被启动,使这种原发损伤常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通信领域,OPC技术满足了现场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要求,把现场的数据转化成统一的、规范的OPC数据,有利于科学集中地管理通信数据。文章在OPC技术的基础上,探究其在通信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