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激发引导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就开始着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启发者,要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善于鼓励、肯定、激发与引导,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在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有质量的语文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可以借助游戏、激励评价、契合生活、延伸阅读等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借助游戏激趣,调动阅读兴趣
  (一)导入环节游戏激趣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将要阅读的主题融入游戏的谜底中,让学生猜谜,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片段:导入环节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想不想猜猜看?(想)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生:青蛙。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小青蛙不仅是一个捉虫的能手,还是一位诗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青蛙写诗》。
  导入环节中运用游戏,一下子就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猜谜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大脑,学生积极猜谜,快乐学习,教师也顺利导入新课。
  (二)认字环节游戏激趣
  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小学生都喜欢参与游戏,可以在原本枯燥无味的认字环节,加入游戏的元素,就能激发学生阅读、认字的兴趣,也能提升认字效率。
  片段:识字环节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这些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吗?(会)今天,小青蛙带来了一个一个的生字,它可要来考考你们了。谁愿意接受挑战?师:都想接受挑战呀?这样吧,我们请一列双轨小老师火车来读,读对了,我们跟着一起读,读错了,我们大家一起教教他们。火车火车谁来开?我来开,请五组、六组来开,七组、八组接着开。
  学生参与趣味的“双轨小火车”游戏,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游戏形式也非常游戏,跟着火车读或纠正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快乐参与,高效识字。
  二、肯定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信
  (一)认识符号激励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学生内在的一种情绪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学生有了自信与阅读的欲望,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教师要巧妙预设、引导,培养学生自信心。
  片段:学习标点符号
  师: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有自己特殊的名字的。来看看,(点红,放大逗号)我是谁?(逗号)那我呢?(点红,放大句号)再喊喊我的名字。这个你们肯定不认识了吧?(点红,放大省略号)在大声得喊一喊。师:太能干了,我们把这三个标点符号的名字连起来读一读。
  教师化身标点符号,以一种紧迫式提问的方式,逐步逼近,惟妙惟肖地提问引导,学生感觉到紧张而刺激,全身心投入,与教师高效互动,学习了标点符号,也认识了它们的形状、名字,同时,在激励评价中,培养了学生自信心。
  (二)找寻对象激励评价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循序渐进,分层与分步引导。遵循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身心发展规律,巧妙激励,再配合激励评价,能培养学生阅读信心。
  片段:谁可以当这些标点符号?
  师:谁可以当小逗号?生:小蝌蚪可以当小逗号。
  评价:你找的可真准。
  师:谁可以当小句号?生:水泡泡可以當小句号。
  评价:你真棒,一下子就找出来了。
  生:水珠可以当省略号。
  评价:一个水珠可以当省略号吗?(不行)
  那是有这个串字和没有这个串字,意思可大不一样呢!
  ——一串水珠可以当省略号。
  生:一串水珠可以当省略号。
  你真厉害,这么难的,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是一串水珠可以当省略号,有这个串字和没有这个串字,意思可大不一样呢!(出示串的生字卡片,板贴串)
  在找寻“谁可以当这些标点符号”的过程中,教师以生为本,运用提问的方式,调动了学生阅读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主动与教师对话,教师激励评价,巧妙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形成正确认知,培养了学生自信心。
  三、契合生活实际,引导形象理解
  (一)基于生活理解串字
  知识来源于生活,若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感悟到阅读的价值,也促进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联想想象,创意学习。
  片段:运用生活画面理解串
  微视频呈现生活中关于串的一些画面:古时候,人们将不同的东西,用一根直棍子串联在一起,就是“串”。生活中我们常会看见“串”、香喷喷的(羊肉串),火辣辣的(串串香),甜滋滋的(冰糖葫芦串)。后来,哪怕不用直直的棍子,只要能把东西连在一起,也被叫作串。比如一串钥匙、几串项链、串串葡萄;还有些东西即便它们之间并没有真正连在一起,只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挤挨挨地出现,也叫串。比如说一串词语,一串眼泪,一串笑声。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看,荷叶上的水珠排成了一排,就叫——一串水珠。一串小圆点,整齐地排在一起,就组成了省略号。师:所以说,不能说水珠可以当省略号,一串水珠才可以当省略号呢。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生活画面,引导学生形象理解“串”,认识到阅读在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基于生活形象理解,让学生感悟到阅读的快乐。
  (二)扮演角色分组朗读
  阅读的兴趣可以在反复朗读中培养起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学生能感悟到阅读的快乐,形成良好的语感,也发现《青蛙写诗》这首诗的有趣和奥妙,感悟到其中欢快的节奏、旋律与深刻的主旨。可以基于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角色”,在角色分配中分组朗读,感悟朗读的乐趣。
  片段:扮演角色分组朗读
  师:我们看,小蝌蚪,水泡泡,水珠都到齐了,他们是好朋友,就可以叫——好朋友——们(出示“们”的生字卡片,板贴)。
  组织学生合作读课文。
  师:好朋友们在一起,就可以来合作读课文了。谁来当小青蛙?谁来当小蝌蚪,谁来当水泡泡,谁来当水珠?
  师读课题,一、二组读青蛙,三、四组读小蝌蚪,五、六组读水泡泡,七、八组读水珠,青蛙的诗齐读。
  学生分组朗读,感悟到合作朗读的乐趣,也感悟到扮演角色,体验角色,身临其境般的乐趣。朗读时配合节奏、旋律和音乐,创造性地表现,在头脑中勾勒出了美丽的“青蛙写诗”画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培养语用能力,发展阅读兴趣
  (一)游戏巩固识字,收获阅读成果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的收获。学生若能从阅读中,认识更多汉字,且掌握识字的方法,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学生通过阅读收获到知识与方法,让学生感悟到阅读收获大,激发了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二)朗读写话阅读,发展语用能力
  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止于课堂阅读教学,而应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生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索,在课外时间延伸阅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与阅读素养。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延伸性的任务,跟踪记录学生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延伸阅读,基于阅读发展写话能力,或在学科综合下,引导创造性地表现阅读成果,延伸阅读相关的绘本,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朗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让学生发现阅读的成果与收获,学生感悟到阅读能掌握更多知识,提供了学生阅读的动力,再结合设计的多样性、趣味的亲子朗读、图画表现、课外绘本延伸阅读任务,以任务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阅读,鼓励学生分享表达、创意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时,需要改变死板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语文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所以下文就以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摘要】说理类议论文教学重点在说理的艺术,还在看似甚少的情上。本文以苏洵的《六国论》的课堂教学为引,阐述说理类议论文教学中“情”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悟情来为理的深入理解服务。  【关键词】情;理;寻;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查阅《六国论》的众多教学设计,发现基本将课堂的重心放在文言字词和论证方式上。作为一篇说理精彩的史论,其论证方法堪称
【摘要】古诗教学历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难点,原因是古诗内容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教学模式陈旧,多数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如何让古诗教学更富实 效,更有诗情?破译古诗教学的“密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反复诵读、凸显意象、文化渗透。  【关键词】诵读;意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9月开学后,全国小学
【摘要】诗词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故诗词教学应该围绕形象思维展开。教学中教师应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指导学生吟诵,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置身诗境,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联想;想象;置身诗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获得“思维发
【摘要】肖培东老师“浅浅地教语文”这一理念中的“浅”可以理解为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过程推进及“双性”处理的“浅”,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回归文章的本身,回归语文的本质。“浅”的背后实际是“深”,也就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文章理解之“深”。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浅”和“深”不仅不对立,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浅”教开始导入,紧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深”悟作为重点,理解文章情感,体现了语文教
【摘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念、以导学为犁的开發观念和以理念为纲的实践观念,并致力于构建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观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相当部分的老师犹如雾里看花、水中
【摘要】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传统名篇。小说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的生活图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变化,展现了他们的寡情无义。少年若瑟夫是他们表现的观察者,从孩童的眼光展现了对那个社会的认识。课文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手法的运用、情节的波折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关键词】课堂;个性思维;《我的叔叔于勒》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让学生获得深刻认识。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同类的文章联结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能够获得更加深刻丰富的知识。联结类文的阅读教学,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以及广度,建构了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联结类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本文以关注文本表达,提升口语能力——低年级语文口语训练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语文新课程标准需求为主要依据,从激发学生对口语的兴趣、精心设计口语情境、提供口语教育双向互动、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作效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文教学;激发兴趣;互动形式;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也需要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意义上的阅读感悟。语文教学的实践多可以证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课堂能够进行个性化乃至创新阅读感悟,那语文教学的课堂肯定充满活力。本文作者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语文教学课堂活力进行思考,给人们的启迪意义是比较广泛的。  【关键词】资源优势;课堂活力;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