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结合南充实际,对党中央的这一政策给南充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为南充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南充;机遇;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南充该如何贯彻党中央政策,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呢?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南充的机遇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南充提供了政策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为南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南充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了南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
国家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目前南充以“卫生、环保、生态、城市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开展了创建省级生态城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活动,活动初见成效。广大市民对所住小区以及城市的绿化面积、配套设施和环境管理的满意度达80.33%,南充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南充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環境和生态不光是政府、企业和投资商的事,更是个庞大的全民工程、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公民的文明行动。南充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为南充实施建设绿色经济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大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南充的挑战
今天,尽管南充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较为明显,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但仍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意识不够强。环境和生态由无数小分子构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教育,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生态创建和绿色创建活动展开的范围小,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力度也不够,仅仅局限于宣传,因此,尚未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滞后,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南充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也没纳入各单位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环保欠账过多,城乡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向上争取,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况,仍在我市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三是近年来,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地区出现了过度开发的现象,导致能源和原材料需求量过大,部分区域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繁重,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持续加大。
三、南充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央和四川省委要求,符合南充实际情况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努力让南充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
(一)重视弘扬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意识教育宣传,实现全市市民共建美丽南充
习近平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创建美丽南充需要协调各单位和部门共同合作,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当前,南充各单位和部门应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培训,并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市民对创建美丽南充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市、县、区各级环保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信息,营造出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管理调控,依法惩处越过“生态红线”的行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按照中央要求,我市可以考虑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各地和各部门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达标的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追究其责任。南充市财政每年应优先设立生态建设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发展
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也是南充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一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是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南充市工业发展仍然存在家庭作坊式企业多、大型企业和集团少;产品加工粗放型多、精深加工少;资源消耗多、创造少等问题。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南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将“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作为“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主攻方向。市委书记宋朝华强调,南充农业发展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基础优势,二是有规模优势,三是有品牌优势,必须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推动传统农业生态化。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无污染、低能耗、节约型的现代服务,大力推进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
(四)治理保护并重,构建美丽和谐家园
我市应严格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原则,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旨,在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下苦功夫,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环境保护目标圆满完成。(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不单单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2017年8月7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开展环境保护督察。 紧接着,南充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市委书记宋朝华强调,打好打赢环保督察保卫战,是当前工作中心中的中心、重点中的重点。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仅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更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四川,建设美丽南充,是千秋大业。我市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以这次中央环保督察为动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南充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华社,2017年10月18日,11;42.
[2]专家学者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论坛网,2017年12月06日08:15.
[3]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南充日报,2017年8月25日,05:42.
作者简介:魏小英(1978—),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NC2017B006)
关键词:生态文明;南充;机遇;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南充该如何贯彻党中央政策,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呢?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南充的机遇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南充提供了政策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为南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南充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了南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
国家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目前南充以“卫生、环保、生态、城市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开展了创建省级生态城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活动,活动初见成效。广大市民对所住小区以及城市的绿化面积、配套设施和环境管理的满意度达80.33%,南充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南充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環境和生态不光是政府、企业和投资商的事,更是个庞大的全民工程、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公民的文明行动。南充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为南充实施建设绿色经济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大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南充的挑战
今天,尽管南充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较为明显,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但仍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意识不够强。环境和生态由无数小分子构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教育,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生态创建和绿色创建活动展开的范围小,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力度也不够,仅仅局限于宣传,因此,尚未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滞后,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南充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也没纳入各单位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环保欠账过多,城乡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向上争取,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况,仍在我市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三是近年来,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地区出现了过度开发的现象,导致能源和原材料需求量过大,部分区域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繁重,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持续加大。
三、南充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央和四川省委要求,符合南充实际情况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努力让南充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
(一)重视弘扬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意识教育宣传,实现全市市民共建美丽南充
习近平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创建美丽南充需要协调各单位和部门共同合作,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当前,南充各单位和部门应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培训,并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市民对创建美丽南充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市、县、区各级环保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信息,营造出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管理调控,依法惩处越过“生态红线”的行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按照中央要求,我市可以考虑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各地和各部门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达标的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追究其责任。南充市财政每年应优先设立生态建设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发展
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也是南充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一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是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南充市工业发展仍然存在家庭作坊式企业多、大型企业和集团少;产品加工粗放型多、精深加工少;资源消耗多、创造少等问题。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南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将“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作为“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主攻方向。市委书记宋朝华强调,南充农业发展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基础优势,二是有规模优势,三是有品牌优势,必须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推动传统农业生态化。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无污染、低能耗、节约型的现代服务,大力推进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
(四)治理保护并重,构建美丽和谐家园
我市应严格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原则,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旨,在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下苦功夫,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环境保护目标圆满完成。(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不单单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2017年8月7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开展环境保护督察。 紧接着,南充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市委书记宋朝华强调,打好打赢环保督察保卫战,是当前工作中心中的中心、重点中的重点。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仅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更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四川,建设美丽南充,是千秋大业。我市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以这次中央环保督察为动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南充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华社,2017年10月18日,11;42.
[2]专家学者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论坛网,2017年12月06日08:15.
[3]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南充日报,2017年8月25日,05:42.
作者简介:魏小英(1978—),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NC2017B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