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北京海淀区知春里小学教学楼的走廊里参观,有一个童话般的小房子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什么?走近它才发现,原来是学生饮水处。学校将原本“面孔”生硬的饮水设备,放在了一个童话般的袖珍“家”中,又在墙上挂上了“家”的主题装饰,让一处简简单单的接水的地方,成为孩子们眼中温馨的“家”。教育的爱心,体现在不经意的每一个细节中。 (编辑 孙金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海淀区知春里小学教学楼的走廊里参观,有一个童话般的小房子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什么?走近它才发现,原来是学生饮水处。学校将原本“面孔”生硬的饮水设备,放在了一个童话般的袖珍“家”中,又在墙上挂上了“家”的主题装饰,让一处简简单单的接水的地方,成为孩子们眼中温馨的“家”。教育的爱心,体现在不经意的每一个细节中。
(编辑 孙金鑫)
其他文献
课程关注评价的发展功能,要求作业的评判应具有激励性。为此,我校近年来在作业评改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自评 已往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教师进行评判,现在由学生对自己的一部分作业进行评判,让他们找到了当“小老师”的感觉,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当然,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评能力还比较差,教师要注意培养他 们的自评能力。低年级应以口头自评为主,中高年级可以开展书面自评。 二
为了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哪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中小学校如何在转变理念的同时将目标落地为扎扎实实的实践?2018年4月上旬,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安徽省民办教育协会等单位共同协办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峰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来自国内多个省市的专家和校长们,从新时期教育面临
“学生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学生研究”意义之二 季 苹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被看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式。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基本、更加客观的方式,这就是学生研究。可以说,缺乏学生研究的自我反思是主观的,缺乏学生研究的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是纸上谈兵。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责任感,是基本功,是学科
“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这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全国“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成果展示暨交流会”上提出,并得到与会者高度认同的一个观点。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呼唤德育重新回归教育的中心,强化“德育第一”的地位,无疑成为这次德育会议最响亮、也最鼓舞人心的一个声音。 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德育的真正问题在哪里?德育在实践层面如何实现一体化实施?围绕这些回归原点的
[编者按]自2010年1期起,本刊“读书平台”栏目拟从多角度为您提供推荐书目:既有经典著作,也有出版社的新书推介;既有名家的举荐,也有一线校长、教师的力推;既有写给校长的,也有分享给教师的。此外,我们还可在这里交流读书方法、品味读书心得。 欢迎爱读书的朋友将您认为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推荐对请附推荐理由,文字以简练、深入浅出为上。 推荐读物:《跟孔子学当老师》 周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要我国当前教育督导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的。从组织机构和职能变迁的视角出发,可将其4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教育督导职能的恢复与重构,教育督导职能的独立与增强,教育督导职能的完善与法律地位提升,教育督导职能的巩固与拓展,教育督导职能与法律地位的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已建成相对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督导;视导室;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务院
摘要勾画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要在回望中发现,在前瞻中创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为我们勾画了未来理想教育的美好形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中,孕育并深蕴着宝贵的美学精神,我们可以从中国美学中去寻找、开发与构建未来学校的美学形态及其美学特征。未来学校应是一种具有“天下一家”的境界格局,充满着道德生长的意义,“情本体”的、以儿童为主体的学校形态。 关键词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理想国
摘要校长可以通过讲故事传递信息、达成分享、建立信任、密切关系、激发情绪、形成合力,用故事打破单向度的沟通、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柔和地、平等地开展领导工作。通过把握讲故事的关键、确保故事具有吸引力、恰当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等途径,有助于校长增强故事表达力。校长应从讲述生活故事、教育故事、领导故事开始,培养故事意识、故事思维,努力形成故事领导力。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故事领导力;故事领导;教育故事;故
拍摄主题:学校模型 拍摄地点:北京汇文中学 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生命记忆。每一次校园建筑的物理变迁,又让无数记忆的载体随之流失。如何“留住”过去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如何让今日的校园风貌“永存”,让人们从建筑演变中咀嚼历史?北京汇文中学始建于1871年,校址最初设在崇文门内船板胡同。1960年,因建设北京火车站,学校迁至现址崇文区培新街6号。为了留住百余年间的风雨记忆,学校特地在校
摘要在2019年4月12~13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合研讨会”上,与会者就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集团化办学如何实现体制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教育集团的发展需要适度空间,需要自身进行路径规划,还需要区域层面给予相应支持。在推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需要聚焦教育教学品质提升和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通过对集团运转进行督导评估,助推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发展。面向未来,集团化